鄭伯克段於鄢古今字異體字句式註釋

時間 2021-08-11 17:46:13

1樓:洛花秋葉冷

通假字1.莊公寤生。寤,通「牾」,倒著。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詞,別的,另外的。

3.謂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通「三」。

5.姜氏欲之,焉闢害。闢,通「避」。

6.姜氏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7.不義不暱,厚將崩。暱,通「暱」,親近。

8.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帥,通「率」,率領。

9.無庸,將自及。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於城穎。寘,通「置」,安置,這裡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闕地及泉。闕,通「掘」,挖。

13.永錫爾類。錫,通「賜」。

異義詞1.都城過百雉。古義:城邑的城牆,兩個詞。今義: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古義:把……當作。今義:認為。

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貳以之為己邑。省略句

2.制,巖邑也。判斷句

3.鄭武公娶於申。狀語後置句

4.亟請於武公。狀語後置句

5.有獻於公。狀語後置句

6.姜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7.敢問何謂也?賓語前置句

1.驚姜氏。驚,使動用法,使……受驚。

2.愛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動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詞作動詞,合乎規定。

4.多行不義必自斃。義,名詞作動詞,符合道義。

5.無生民心。生,使動用法,使……產生。

6.有獻於公。獻,動詞作名詞,恭敬地送給。

7.公賜之食。食,動詞作名詞,吃東西。

8.隧而相見。隧,名詞作動詞,挖隧道。

2樓:楚楚惟安

莊公寤生。寤,通「牾」,倒著。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詞,別的,另外的。

3.謂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通「三」。

5.姜氏欲之,焉闢害。闢,通「避」。

6.姜氏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7.不義不暱,厚將崩。暱,通「暱」,親近。

8.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帥,通「率」,率領。

9.無庸,將自及。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於城穎。寘,通「置」,安置,這裡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闕地及泉。闕,通「掘」,挖。

13.永錫爾類。錫,通「賜」。

這是通假字。

鄭伯克段於鄢,一文中的特殊句式

3樓:貴族吐司

省略句:為之請制 亟請於武公

判斷句:制,巖邑也

賓語前置:姜氏何厭之有

狀語後置:亟請於武公

舉例說明什麼是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繁簡字

4樓:阿離

一、通假字

通假:古漢語中,有時候表示某種意義本有專用字,但古人卻用其他字代替。通,通用。假,借。

被借用的字稱為通假字,與其相對的、本來該寫的專用字稱為本字。本字,是指本來該用的字,而不要理解成表示本義的字。

比如,古代本有「早」字,但古人偏寫成同音字「蚤」。

「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扁鵲傳》

二、古今字

一個字在其初制時,意思單一,但隨著社會發展,兼有的義項多起來,一身多用,這時必須創造新字,以分擔部分工作。

如: 莫——暮「莫」字形為日落草中,初義是傍晚,但後來它又被借用來記寫否定副詞,這一後起義反而成了「莫」字的常用義,傍晚的初義就不明顯了。便新造「暮」來分擔義項。

三、異體字

漢字由不同的人創造,產生於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因此就形成了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不同的寫法讀音和意義相同。

比如:「群群、杯杯桮、脈脈衇䘑」。

四、繁簡字

繁簡字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中,筆畫多的叫繁體字,筆劃少的叫簡體字。繁簡字只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繁簡字也是異體字。

歷史上各個時期,都是繁簡併存,不少字都有它的繁體和簡體。

擴充套件資料:

通假字的類別

1、同音通假

即聲母和韻部完全相同;能——耐(同為泥母之部韻)

「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 ——《素問·五常政大論》

本句中「能」,通「耐」。二字古音相同,「能」為通假字,「耐」為本字。

2、音近通假,包括三種情況:

聲母相同,韻部相近(又叫雙聲通假),韻部相同,聲母相近(又叫疊韻通假),聲母、韻部均相近 。

要——約(要:為影母宵韻;約:影母藥韻)「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幫忙找出《鄭伯克段於鄢》的古今字,詞類活用!!

5樓:鄭莊公

詞類活用:

〔隧而相見〕挖個地道,在那裡見面。隧,隧道,這裡用作動詞,指挖隧道。

古今字:

〔闕〕同「掘」。

《鄭伯克段於鄢》一文中「君何患焉」一句裡「焉」字如何解釋?

6樓:橘說娛樂

「焉」字在這裡是語助詞,無實際意義。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嗎。

語助詞 yǔzhùcí

[an auxiliary word that indicates mood] 語言中表示語氣的助詞,位於句中停頓之處或句尾。

《鄭伯克段於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鄭莊公設計並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姜,其弟驕縱,於是欲奪國君之位,莊公便以此討伐共叔段。

莊公怨其母偏心,將母親遷於穎地。後來自己也後悔了,又有穎考叔規勸,母子又重歸於好。

7樓:洪範周

作兼詞,你何必耽心那件事呢?"焉"指代那件事(帶肉回去給母親),又兼作為疑問語氣詞以結尾。

8樓:被澆醒的憤怒小花

焉,應該為兼語詞!一方面表示句末感嘆,一方面代這件事!

《左傳 鄭伯克段於鄢》的藝術特色

鄭伯克段於鄢記敘了發生在公元前722年5月,鄭莊公在鄢打敗其弟共叔段的歷史事件。意思是說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莊公的弟弟 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鬥,所以用 克 字 稱莊公為 鄭伯 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 趕走共叔段是出於鄭莊公的本意,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是史官下筆有為難之處。表現人物所...

鄭伯克段於鄢劇本八百字。急求

鄭伯克段於鄢 劇本版 人物 鄭武公 鄭莊公和公叔段的父親 姜氏 鄭武公之妻,鄭莊公和公叔段的生母 鄭莊公 鄭武公和姜氏的長子,公叔段的長兄 公叔段 鄭武公和姜氏的小兒子,鄭莊公之弟 祭仲 鄭國大夫 公子呂 鄭國大夫 穎考叔 鄭國大夫 僕人 侍女甲 侍女乙 侍女丙 侍女丁 侍從甲 侍從乙 侍從丙 侍從...

《鄭伯克段於鄢》中的賓語前置句有哪些

賓語前置 1.姜氏何厭之有?2.敢問何謂也?3.君何患焉?4.其是之謂乎 賓語前置 1 姜氏何厭之有?意思 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2 敢問何謂也?意思 請問您這是什麼意思?鄭伯克段於鄢 是春秋時期史學家左丘明創作的一篇散文。擴充套件資料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 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