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桃花源記》中的“悉如外人”
河北大學 謝質彬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典範之作,歷來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文章有一段關於桃花源景象的描述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文中的“悉如外人”究竟應如何理解,可謂眾說紛紜。據沈蘅仲《知困錄———中學文言文備課札記》(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所說,主要有以下4種說法:
一、從秦到東晉已600年,桃源中人的衣著不會跟外邊人一樣。可能原文有誤,“悉如外人”當為“悉異外人”或“有異外人”。
二、“悉如外人”乃是“如另外一個世界的人”。
三、“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時人。
四、“外人”即桃源以外的人。
現行中學課本採用第四種說法,將“外人”理解為“外面的人”。有的教師認為這樣理解不合情理。其理由與上述第一種說法相同,即認為桃花源裡的人,自“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外面隔絕了將近600年之久,他們的耕作方式和穿著打扮,不可能同外面的人全都一樣,而應該是差別很大。
因此,“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能理解為“外面的人”,而應理解為“外國人”。
這可以算作第五種說法。
這種說法,不僅教師中有,在某些今譯今注本中,也時有所見。例如辛正《新編古代名家散文選》(江蘇古籍出版社2023年)注:“外人:外地人,外國人。”
我們認為,“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只能作“外面的人”解,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別的解釋都是不正確的。在陶淵明所處的東晉時代,“外人”只作“外面的人”解,不作“外國人”解。《漢語大詞典》“外人”的第三個義項即為“外面的人”。
第二個義項是:“古代指本諸侯國以外的人……近世指外國人。”可見作“外國人”解,是後起義。
用後代才產生的意義去解釋古代的詞語,是閱讀和註釋文言文的大忌。
在《桃花源記》裡,“外人”共出現3次。其他兩次的“外人”作“外面的人”解,是毫無疑義的,此句中的“外人”當然也不能例外。此句的“其中”指桃花源中,那麼與之對應的“外人”,只能是指桃花源外的人。
人們之所以對此產生疑問,認為這樣理解不合情理,而將“外人”理解為“外國人”,或“另外一個世界的人”,或“桃源外的秦時人”,甚至懷疑此句原文有誤,其根源在於對此句的句法結構和“悉”字的用法缺乏正確的瞭解。
先談結構。此句的主語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謂語。伊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陶淵明集》將此句譯為“往來耕種的男男**穿衣著鞋和外面的人一樣”,便是將這句話的句法結構弄錯了———將“往來種作”看成“男女”的定語,而將“男女衣著”當成“悉如外人”單一的主語了。
上引一、三兩種說法也是隻將“男女衣著”當成主語。
再說“悉”字。“悉”同本篇“鹹來問訊”的“鹹”一樣,是個表統括的範圍副詞,相當於“皆”或“都”。中華書局《實用大字典》:
“悉,皆也。”在“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一句裡,“悉”字所統括的———亦即它的語義指向,是“往來種作”和“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等於說“皆如外人”。
意思是說,“往來種作”和“男女衣著”這兩方面的情況,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中國青年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初中文言文精解》(合訂本)將此句譯為:“那裡面的人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樣。”這樣翻譯,顯然與作者的原意不合。
此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其中往來種作如外人”,另一層意思是“其中男女衣著如外人”———這便是作者的原意。將這兩層意思用一句話來表達,便成了“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由此可見,只有將兩件事情合在一起說的時候,這個“悉”字才用得著。它的作用,僅僅是表示統括,只能理解為“都”,不能理解為“完全”。“悉如外人”,不能理解為“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樣”。
人們正是由於將此句理解為“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樣”,才對此句的合理性產生懷疑的;人們之所以認為“外人”不應釋為“外面的人”,而應另作他解,也是以這種理解為前提的。
根據此句的結構和“悉”字的用法,我們認為此句可以譯為:“這裡面,(人們)往來耕種(和)男女穿著,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認為原文中的“男女衣著”,是從服制方面說的,不是指具體的穿著打扮。要是指具體的穿著打扮,不僅同外面的人不一樣,即使是桃源中人,也是各不相同的。作者在《桃花源詩》中說: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制”與“法”是同義詞互用,“衣裳無新制”,等於“衣裳猶古法”。“衣”指上衣;“裳”指下裳,即下裙。
上衣下裳,便是古代服制的主要標誌之一。古代無論男女,都是上面穿衣,下面著裳的。所謂“衣裳無新制”,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在服制上沒有什麼改變。
這對我們理解“男女衣著”句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作者之所以要說“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明代著名文評家袁巨集道在《桃花源記》的評語中說:
“開朗”一段(指“豁然開朗”以下至“並怡然自樂”),是說蕭野氣象,即在人間,故曰“悉如外人”。(詳見明代劉士《古今文致·桃花源記》,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2023年)
由此可見,“悉如外人”是作者的點睛之筆。作者是藉此點明桃花源並非仙境,而在人間。只有將桃花源定位於人間,內外兩個社會才具有可比性,才能體現作品厭惡亂世,嚮往安樂社會的主題思想。
而所謂“人間”,當然不是指“外國”或“另外一個世界”,而是指桃花源外的現實社會。
參考資料:
2樓:手機使用者
本文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的( )
桃花源記 劇本 50,桃花源記劇本
漁人在林中走著,忽然忘記了回去的方向,繼續尋找,逐漸出現了桃林,出於好奇,有繼續前行,漸漸的,小洞出現,漁人鑽進去,慢慢摸索,終於看到了桃園,眼前美麗不已,桃源人和平種作,就這樣這其中度了幾日,出去時,其中人希望漁人不把桃園告訴外人,但當漁人出去時,處處做標記,家都不渡,直接去見了太守,但當他們回去...
桃花源記課後問題和答案,桃花源記課後習題含答案
閃焮 二 作者在這篇文章裡寄託了嚮往和平安定 幸福美滿的生活的社會理想。這種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 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但它又帶有原始共耕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三 1 在括號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稱詞。村中人 見漁人,乃大驚,問 漁人 所從來。漁人...
桃花源記預習題問題
每個題目我都分原文和譯文回答了,你自己看要用哪個吧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 ji 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沿著溪案前行,走著走著就不知道自己走了有多久多遠 2.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桃 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