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求《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的評價和故事。

時間 2021-06-14 06:08:05

1樓:團長的**

就《三國演義》裡的劉備而言,作品重在寫他寬仁愛民,深得人心。《三國演義》第1回,寫劉關張桃園結義,其誓詞便赫然標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八個大字。這既是他們的政治目標,又是他們高高舉起的一面道德旗幟。

從此,寬仁愛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劉備區別於其他政治集團領袖的顯著標志。他第一次擔任官職———安喜縣尉,便「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督郵索賄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紛紛為之苦告(第2回)。

此後他任平原相,已被譽為「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太史慈語,見第11回)。陶謙臨終,以徐州相讓,劉備固辭,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

』」(第12回)曹操擒殺呂布,離開徐州時,「百姓焚香遮道,請留劉使君為牧」(第20回)。這表明他佔據徐州的時間雖然不長,卻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嚴重挫折,不得不到荊州投奔劉表,受命屯駐新野時,他仍以安民為務,因此「軍民皆喜,政治一新」(第34回)。

新野百姓欣然謳歌道:「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第35回) 其次,作品竭力渲染了劉備的敬賢愛士,知人善任。

其中,他對徐庶、諸葛亮、龐統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書記載,寫得十分生動感人;尤其是對他與諸葛亮的魚水關係的描寫,更是具有典範意義。 對於劉備的梟雄色彩,《三國演義》有意加以淡化,或者不寫,或者來個移花接木。 總之,寬仁愛民和敬賢愛士這兩大品格的充分表現,使《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擺脫了以往三國題材通俗文藝中劉備形象的草莽氣息,成了古代文學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範型。

如此安排,自然是為了有利於突出劉備的「明君」形象,但也存在兩個明顯的弊病:其一,強此弱彼,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人物形象的豐富性。其二,過分淡化劉備的梟雄色彩,無形中降低了劉備作為劉蜀集團領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使這位歷盡艱辛的開國明君少了幾分英雄之氣,卻多了幾分平庸之感。

2樓:一滴水的海洋

個人認為:劉備是一個隨機應變的好演員,是一個具有婦人之仁的英雄。

3樓:季果業書君

劉備是個仁義之人,但許多都建立在為自己的聲望朝想,這點他還是比較成功的。。但假的也不少,他摔孩子的事情,前面已經介紹他雙手垂膝,那麼老長還可能是『摔』嗎?就是讓阿斗滾一圈。

他死的時候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這破話,就是古代君主的一種計策,現在看來多狡猾~~~~

求《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的評價和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師從東漢大儒盧植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依附他,這是他性格的優點。

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這是他性格中遠遠勝於曹操的地方。曹氏父子佔據北方大部,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上、軍事上都佔有明顯的優勢。但曹操行事殘暴,時常就屠城,劉備行事多與曹操相反:

曹操急暴,劉備寬仁;曹操狡詐,劉備忠厚;曹操篡漢,劉備扶漢,因此,劉備深得人心。劉備入蜀後,實行拉攏當地豪門士族的政策,發還他們的田地和房屋,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因而深得民心。

5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代表著仁義,占人和!

呂布死後趙雲、關羽、張飛當屬絕世猛將!這些人都甘心為劉備而死,這說明劉備這個人他很注重人心。劉備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在逃亡,也就是說他一直沒有自己的根據地,但是他有一群對他死忠的兄弟和部下,對他不離不棄!

諸葛亮絕世牛人,心高氣傲不也被劉三備感動的一沓糊塗了嗎?如果劉備在現代絕對能拿個奧斯卡小金人!有很多他的故事代表詞語:

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白帝城託孤、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6樓:匿名使用者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對劉備說,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三國演義劉備人物特點

7樓:包映菱

曹操:陰險,多疑,奸詐,不過有大志大略,軍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創出自己的事業,是實幹家,在《三國演義》中是奸雄,在歷史上是英雄!

司馬炎:雖說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不過貌似他沒什麼能耐,在三國中純屬龍套角色……(如果這是作業,那你們的老師太沒水準了,居然還要分析這個龍套……)

劉備:《三國演義》推崇的人物,仁義善良,禮賢下士,有君子之風,不過婦人之仁,感情用事,在三個霸主中算能打,曹操稱他為天下英雄,不過事實上沒有什麼特別本領,軍事上十分窩囊,早期渾渾噩噩沒有闖出什麼名堂,最後也是敗亡于軍事上。

關羽:忠勇義的化身,武力不是最高但是卻號稱「武聖」,砍無名小將是他的專長,自視甚高,他的結局告訴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張飛:勇猛卻莽撞、粗暴,但是偶爾細心就會讓人刮目相看,對義兄向來一條心,未能出戰彝陵實在是遺憾……

諸葛亮:智慧的化身,魯迅的評價是「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諸葛亮卻是擁有非人的智慧,幾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後期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令人肅然起敬。

龐統:雖與諸葛齊名,境遇卻十分淒涼,不是得不到劉備重視,而是得不到作者重視……在諸葛亮的光輝下,龐統悲慘地淪為華麗的龍套……

趙雲:三國中一流的武將,長阪坡一戰成名,漢水一戰獲得「一身是膽」的美譽,老了仍然力斬五將,武力勿庸置疑。至於品德,自追隨劉備後一直肝腦塗地,出生入死,而且為人剛正耿直,劉備有這種人追隨真是三生有幸……

孫權:明主,在他治下的江東,人才濟濟,最後更是越來越強盛。曹操對這位後輩的評價是「生子當如孫仲謀」,個人認為十分對。

周瑜:《三國演義》中他心胸狹窄,嫉恨賢能,其實歷史上的周瑜雄姿英發,是不亞於諸葛亮的人才……也許周瑜最恨的不是諸葛亮,是羅貫中才對……

8樓:快樂的鵬哥

禮賢下士,心懷天下,隱忍,堅強,可能還有點虛偽與做作(後面這句幾乎是所有人對他的評價)

9樓:陽光

仁義的劉備,忠義的關羽,魯莽的張飛,無所不能的孔明,忠厚的魯肅,忌刻的周瑜,奸詐的曹操,有勇無謀的呂布,英勇的趙子龍,智慧足備的姜維......

10樓:

臉皮厚。忍受不到各種麻煩。

如何看待《三國演義》中的劉備?

11樓:匿名使用者

演義抄試圖把劉備描寫成仁義之君,但是就像諸葛亮「多智而近妖」,演義中的劉備仁義而近偽。其實正史中的劉備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真正的劉備,善於識人,善於拉攏人心,有城府,有抱負,所以在最落魄的時候依然有人誓死追隨;劉備確實是仁義之君,這在正史中也有很多體現;劉備大半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卻從未消沉,可見劉備的堅韌不拔超乎常人。

從一個織蓆販履之徒成為一方霸主,可見劉備的能力也很強;但是劉備作為封建帝王,缺點是不可避免的,一意孤行起兵伐吳就是一個例子。 總的來說,劉備起於微末,志向遠大、性格堅韌不拔、仁義、魅力超凡、城府極深、但並非完人。 下面古人對劉備的評價,比較具有代表性:

曹操:「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

」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張輔:

「劉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巨集而有大略。」

三國演義人物評價,三國演義的人物評價

我來為你介紹關羽。關羽從曹營過五關斬六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忠義人士,誓死效忠劉皇叔。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十分傲慢!關羽看不起陸遜嫌他太年輕,於是不在去管荊州,一心攻佔樊城。可是東吳整用他的傲慢之心,奪去了荊州。最後關羽只能是被殺。我覺得孫劉聯盟其實還是有救的,因為孫權向關羽提親,關羽雖然可以不答應...

三國演義正確評價曹操,三國演義曹操的評價

他是一個身處於亂世的梟雄。他胸懷大志,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求賢若渴,為才是用。雖然他疑心過重,但他不失為一位梟雄。奸,智,將,帥,勇,才 三國演義曹操的評價 對三國演義裡的曹操評價 好的 憑著他的卓越的政治 軍事才能,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削平了北方的割據勢力,結束了漢末以來長期的軍閥...

三國演義人物評價,三國演義人物評價800字

最愛 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 諸葛亮 諸葛亮足智多謀,是劉備的軍師,曹軍把蜀軍擊敗後,有準備攻打吳國,所以蜀國和吳國聯盟。吳國有一個非常傑出的青年都督周瑜,他有勇有謀,但他心胸狹窄,有嫉妒心。一天,周瑜請諸葛亮來商議軍事。以公事為藉口,委託諸葛亮十天造好十萬只箭。諸葛亮不但答應了,還立下軍令狀,如若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