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中為了說明有所待與無所待的區別,用水和舟做比喻的句

時間 2021-05-11 00:24:28

1樓:百小度

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翻譯: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

簡析:這裡「焉」作「於此」解釋,是介賓短語後置。

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搶榆枋 一作:槍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翻譯: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裡。

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這隻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

《齊諧》這本書,是記載一些怪異事情的書。書上記載:「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

」像野馬奔騰一樣的遊氣,飄飄揚揚的塵埃,活動著的生物都因為風吹而運動。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就是它本來的顏色嗎?它的遼闊高遠也是沒有盡頭的嗎?

鵬往下看的時候,看見的應該也是這個樣子。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麼它就沒有負載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窪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當作是一艘船,放一個杯子在上面就會被粘住,這是水淺而船卻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風不夠強大的話,那麼負載一個巨大的翅膀也就沒有力量了。

因此,鵬在九萬里的高空飛行,風就在它的身下了,憑藉著風力,揹負著青天毫無阻擋,然後才開始朝南飛。

蟬和小斑鳩譏笑鵬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飛九萬里到南海去呢?

」到近郊去的人,只帶當天吃的三餐糧食,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時間舂米準備乾糧;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積三個月的糧食。蟬和小斑鳩這兩隻小蟲、鳥又知道什麼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

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短命。楚國的南方有一種大樹叫做靈龜,它把五百年當作一個春季,五百年當作一個秋季。上古時代有一種樹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當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作一個秋季,這就是長壽。

可是活了七百來歲的彭祖如今還因長壽而特別聞名,眾人都想與他相比,豈不可悲!

商湯問棘,談的也是這件事。湯問棘說:「上下四方有極限嗎?

」棘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在草木不生的極遠的北方,有個大海,就是天池。

裡面有條魚,它的身子有幾千裡寬,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一隻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邊的雲;藉著旋風盤旋而上九萬里,超越雲層,揹負青天,然後向南飛翔,將要飛到南海去。

小澤裡的麻雀譏笑鵬說:『它要飛到**去呢?我一跳就飛起來,不過數丈高就落下來,在蓬蒿叢中盤旋,這也是極好的飛行了。

而它還要飛到**去呢?』」這是大和小的分別。

所以,那些才智慧勝任一官的職守,行為能夠庇護一鄉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個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夠取得全國信任的,他們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說的那隻小鳥一樣。而宋榮子對這種人加以嘲笑。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讚他,他並不因此就特別奮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

他認定了對自己和對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榮辱的界限,就覺得不過如此罷了。他對待人世間的一切,都沒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還是有未達到的境界。

列子乘風而行,飄然自得,駕輕就熟。十五天以後返回;他對於求福的事,沒有拼命去追求。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藉的。

倘若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藉什麼呢?所以說: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2樓:匿名使用者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譯:水積蓄得不夠深厚,那麼它也無力承擔浮起大船。傾倒一杯水在田坳之上,就算是把芥草當成小船放在上面,一杯水早已和泥巴膠著成一團,是因為水淺了而船大了。

世間萬物皆有所待 什麼意思

3樓:很多很多

萬物皆有所待 ,在《逍遙遊》中,莊子以傳說中鯤鵬為例子。鯤鵬由鯤化鵬能扶搖直上晴天的偉大神奇,但是鯤鵬仍然部首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要藉助六月大風才能飛上藍天,遊動的霧氣是靠生物以息相吹,證明萬物都要有所依靠,即是萬物皆有所待,不得自由自在。

【出處】這句話源自莊子·《逍遙遊》中: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註釋】有所待:有所憑藉。待,憑藉、依憑。莊子的「有待」與「無待」是哲學範疇,指的是事物有否條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風飛行,也仍然不得不憑藉他物。

4樓:南巷如也

1、意思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不自由的,都有其依據的規律。

有所待是指有所憑藉。待,憑藉、依靠。莊子的「有待」與「無待」是哲學範疇,指的是事物有否條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風飛行,也仍然不得不憑藉他物。

萬物皆有所待 ,在《逍遙遊》中,莊子以傳說中鯤鵬為例子。鯤鵬由鯤化鵬能扶搖直上晴天的偉大神奇,但是鯤鵬仍然部首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要藉助六月大風才能飛上藍天,遊動的霧氣是靠生物以息相吹,證明萬物都要有所依靠,即是萬物皆有所待,不得自由自在。

2、出處:莊子《逍遙遊》

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5樓:海明威聽海

世間萬物皆有所待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不自由的。

註釋:有所待:有所憑藉。待,憑藉、依靠。莊子的「有待」與「無待」是哲學範疇,指的是事物有否條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風飛行,也仍然不得不憑藉他物。

出處:莊子·《逍遙遊》

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參考資料

6樓:匿名使用者

生命有開始同時也會有結束.在有生之年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是什麼意思?

7樓:夢裡心落

意思: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知:通「智」,智慧。

出自:《逍遙遊》先秦·莊周

節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翻譯: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

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短命。楚國的南方有一種大樹叫做靈龜,它把五百年當作一個春季,五百年當作一個秋季。

上古時代有一種樹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當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作一個秋季,這就是長壽。可是活了七百來歲的彭祖如今還因長壽而特別聞名,眾人都想與他相比,豈不可悲!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他不屑與腐敗社會為伍,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於是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裡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裡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遊》。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遊」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在莊子的眼裡,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8樓:___圈子

出自於《莊子講記》第一篇《逍遙遊》

意思為:小智不了

解大智,壽命短的不瞭解壽命長的。

從文中看,「大知」指鵬鳥,「小知」指蜩、學鳩、斥鴳。

作者以誇張的筆法描繪了鵬鳥碩大無比的形體,搏擊風浪的勇氣,追求理想的高遠境界,表現了鵬鳥力圖擺脫束縛、追求「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崇高志向。

而蜩、學鳩、斥鴳之流,向上飛高不過榆枋,只能「控於地」「翱翔蓬蒿之間」,它們非但不能理解鵬鳥的志,反而對鵬鳥搏擊雲天,掙脫「所待」的精神加以嘲笑,這在作者看來是可悲的。故而作者對學鳩之流進行了無情的嘲諷,指出「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是對「小知不及大知」的進一步申說,壽命短的,如朝菌、蟪蛄之類,它們不知一月、一年時間的變化,與五百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的冥靈、大椿相比,是何等的短暫,接著作者又由物及人,以不顧「所待」追求長壽的眾人與長壽的彭祖相比,也同樣是可悲的。

其實在作者看來,大知如鵬鳥者,大年如大椿者,皆「有所待」,又何談萬事萬物呢?當然,作者對雖「有所待」而又奮力掙脫「所待」的鵬鳥是另眼相看的,是大加讚頌的。

拓展資料

《莊子講記》著名學者南懷瑾著,本書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世間、出世間的重要觀念法則和人生修身養心之道。

南懷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誕生於浙江溫州樂清一個世代書香之家,抗日戰爭時期投筆從戎。後赴臺灣,執教於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又遠赴美國、歐洲等地,考察講學。門生**遍天下。

先生長期精研國學,讀書數十萬卷,於儒、道、佛皆有精湛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諸學,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學貫中西,著作等身,堪稱一代宗師,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聲望。

求逍遙遊的註解,求莊子《逍遙遊》?及註解?

冥 亦作溟,海之意。北冥 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 南冥 仿此。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鯤 k n 上古傳說中的大魚 鵬 本為古 鳳 字,這裡用表大鳥之名。怒 奮起,這裡指鼓起翅膀。垂 邊遠 這個意義後 作 陲 一說遮,遮天。海運 海水運動,這裡指洶湧的海濤 一說指鵬鳥在海面飛行。徙 遷移。天池 ...

莊子的逍遙遊翻譯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裡 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裡 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的雙翅就像天邊的雲。這隻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齊諧 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 鵬鳥遷徙...

逍遙遊翻譯及原文

1 逍遙遊 翻譯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的體積,不知道大到有幾千裡。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有幾千裡 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的翅膀就好像天邊的雲。這隻鵬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齊諧 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