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遣不若漢!」怎麼翻譯

時間 2022-03-05 18:20:22

1樓:武夷山大道

原文: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遣不若漢!

譯文:我沒有從中原起兵,所以在這裡稱王;假如我身處中原,怎麼就比不上漢王!

一、語出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南越列傳》之《說苑·奉使》。《南越列傳》選自《史記》,作者為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該傳記述了南越王趙佗建國的史實及其四位繼承者同漢王朝的關係,描述了漢武帝出師攻滅南越,將南越置於漢王朝直接統治下的過程。行文中表現了司馬遷尊重史實和民族一統的思想,有一定進步意義。

該傳太史公讚語用四字句韻語,不但形式整齊,而且聲韻和諧,顯示了作者讚語風格的多樣性。

二、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前90年),字子長,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夏陽龍門(今陝西韓城)人。著有《史記》,又稱《太史公記》,他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 騷」。

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館長一職)。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著貧苦的生活。前135年(建元六年),竇太后死後,漢武帝罷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動尊儒,這便是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司馬遷從夏陽遷居長安,後隨家遷於京城,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隨後他繼承父業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在主持曆法修改工作的同時,正式動筆寫《太史公書》。

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他因「李陵事件」,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觸怒了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遂遭受宮刑。在獄中司馬遷發奮圖強,自強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繼續編寫《史記》。司馬遷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於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

公元前90年,司馬遷逝世,終年56歲。對於司馬遷的死因,因史料無明確記載,至今仍為未解之謎。

三、《史記》簡介

《史記》是中國的一部紀傳體通史。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花了18年的時間所寫成的。全書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字,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2023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它包羅永珍,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詳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舉凡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

2樓:等你在冬季在中

我沒有在中原起兵,因此在這裡稱王;假設我身處中原,怎麼比不過漢王!

文言文翻譯

何遽不若是什麼意思

3樓:天天影談

何遽不若意思是怎麼就比不上。

出自《史記·南越列傳》: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遣不若漢。

白話文翻譯:我沒有從中原起兵,所以在這裡稱王,假如我在中原,怎麼就比不上漢王。

《南越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該傳記述了南越王趙佗建國的史實及其四位繼承者同漢王朝的關係,描述了漢武帝出師攻滅南越,將南越置於漢王朝直接統治下的過程。

4樓:匿名使用者

怎麼會不如 的意思。

惟先生教之。密,君子,能受酈生之揖。各是什麼意思?

求古文翻譯 **等

史記是怎樣通過語言描寫人物性格的

為什麼東方神起和sjm的中國偶像都是王力巨集和章子怡呢

殤月悠 年齡段的問題吧。就像是青少年喜歡神起sj這樣的年輕偶像,大媽卻不喜歡。統一了口徑和他們受力尹韓庚的影響都有可能。sm家的大多數後輩都非常崇拜kangta和神話哥哥,可能是二十多歲的男孩子都喜歡leehom或者章子怡那樣型別的藝人吧。不過heehom還是本土明星,這個可能是庚寶傳染的 章子怡是...

為什麼日本高鐵立不起硬幣而中國高鐵可以

瀋海客專 平心而論 立硬幣 只能算一個直觀但不嚴謹的對比試驗,立硬幣成功了當然說明列車執行非常平穩,立不起來硬幣卻不能說明穩定性就很 差 因為乘客對於車輛橫搖無疑是有一個不至於造成明顯不適感的容忍限度的 否則鐵路上就不會允許一定範圍內的欠 過超高的存在 甚至有時候為了實現其他目標比如提速而在不至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