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8萬4千法門
1 戒律當中,有四條最重的戒律,這四條就是「殺、盜、淫、妄」,叫做「四重戒」。
2 我們修行,一定要認真,要用真實心來修。用真實心修,一定要持戒!《楞嚴經》給我們舉出這「四重戒」,可見它的的確確是抓住了修學的總綱領。
3 四重戒裡面的妄語,不是小妄語,叫大妄語。什麼叫大妄語?你沒有證果,自己胡造謠言,說「我已經成佛」,說「我是什麼菩薩再來的」,這就是大妄語,這是絕對不許可的。
4 現在這個世界,妖言惑眾、胡說八道的人很多!我們常常聽說,這是什麼佛再來,那是什麼菩薩再來,凡是說這種話的,都是妖魔鬼怪,決定不能夠聽信。
5 佛菩薩再來,古時候真有!像永明延壽大師,他不是自己告訴人,是別人說出來的,他是阿彌陀佛再來,身分一暴露,他老人家就圓寂,這是真的。
6 彌勒菩薩,在我們中國南宋的時候,他老人家示現布袋和尚,出現在浙江奉化一帶。他走的時候,自己說出他是彌勒菩薩,說完他就往生,就走了。
7 佛菩薩化身來這個世間,絕不暴露身分;身分一暴露,立刻就要走!說了還不走,這就有問題,這叫大妄語。重戒裡面,妄語是指這個大妄語。
8 我們唸佛的人,沒有得一心,說自己得一心不亂;沒有證得,說自己證得,這都屬於大妄語。凡是犯這一類重戒的人,都要墮阿鼻地獄!
2樓:aaa**王
這樣說自己的都是假的 都是魔道眾生
【印光大師原文】自古高僧,或古佛再來,或菩薩示現,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斷無說我是佛、是菩薩者。故《楞嚴經》雲:「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而智者大師,實是釋迦化身。至臨終時,有問所證位次者。答曰:
「我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己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
五品者,即圓教觀行位。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智者臨終,尚不顯本。
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得少為足,及以凡濫聖耳。
今之魔徒,妄充得道者,乃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大妄語人。此大妄語之罪,甚於五逆十惡百千萬倍。其師其徒,當永墮阿鼻地獄,經佛剎微塵數劫,常受極苦,末由出離。
何苦為一時之虛名浮利,膺長劫之慘罰酷刑?
名利惑人,一至於此。
【白話淺釋】自古的高僧,或者是古佛再來,或者是菩薩示現。然而通常都是以凡夫自居。斷然沒有說我是佛,是菩薩的。所以《楞嚴經》中說:
「我滅度以後,令各位大菩薩及阿羅漢,運用各種身份,生在末法當中,示現種種樣子,化度一切輪轉六道的眾生。」「始終不會自己向人說:我是真正的菩薩,我是真正的阿羅漢。
洩漏佛的密旨因由,輕浮地告訴初發心學人。只有當他臨命終時,暗有遺囑的例外。」
而智者大師,實際是本師釋迦弁尼佛的化身。到了臨終時,有**問他所證的位次。大師回答說:
「我不引領眾人修行,必定清淨六根。損害自己,利益他人,只證到五品位罷了!」這是仍以凡夫自居啊!
五品就是圓教的觀行位。悟解與佛同等,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還沒能斷。智者大師臨終,尚且不顯露本地風光。
用意想要後學人勵志精修,不致於得少為足,以及造下以凡濫聖的罪業啊!
當今的魔子徒孫,妄稱自己得道,是壞亂佛法,疑誤眾生的大妄語人。這個大妄語的罪惡,超過五逆十惡百千萬倍。**徒弟,將永墮阿鼻地獄,經過佛剎微塵數劫,常時間受極重的苦,不能出離。
何苦為一時的虛名與浮利,承受長劫的慘罰酷刑呢?名利二字迷惑人,竟到了如此地步!
3樓:閉眼睡覺到處都是蓮花
自己修行!不可說,不可說
文學與宗教的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比較文學與宗教,在思維和功能方面的異同點。在思維的內容和材料方面相互借鑑、利用;在思維的方式、機制和效果方面更是存在諸多相似。文學和宗教還是滿足深層人性需要的重要手段,能起到渲洩、疏導人心的社會作用,建構出拯求和逍遙的人生模式,並且開拓出一個新的天地以對抗於現實的世界,極大地吻合了人類超越世俗的需要。
宗教對文學的影響?
5樓:痞子說痞話
文學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文化是人類發展的歷史軌跡,這和宗教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人有了對外界事物的求知慾所以人類社會才得以發展,而宗教中因為有了「神」,所以人類在不斷得朝著「神」的腳步跟進,所以人類發展離不開宗教的表現形式,在人類追求真理,道德極限的過程中「神」就是一個永遠觸控不到的標杆,因為有了這個「標杆」所以人類才得以發展,在發展的同時再以文字形式寫下,這就是文學的誕生。
6樓:青蓮荷花藕
有宗教信仰,那麼對於文學會更加的深入理解的
《舊約》如何完美地將文學與宗教結合在一起?
7樓:中地數媒
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以自己的文史典籍作為宗教信仰正典的民族卻僅希伯萊民族一家。希伯萊民族關於天地開創、人類誕生、萬物出現的傳說與神話就直接與他們宗教信仰中的上帝發生聯絡。對上帝的崇拜與虔誠從此一以貫之,一直延續至今。
《舊約》是如何體現文學與宗教的結合的?
8樓:漫閱科技
《舊約》完美地將文學與宗教結合在一起。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以自己的文史典籍作為宗教信仰正典的民族卻僅希伯萊民族一家。希伯萊民族關於天地開創、人類誕生、萬物出現的傳說與神話就直接與他們宗教信仰中的上帝發生聯絡。
對上帝的崇拜與虔誠從此一以貫之,一直延續至今。歷史上像希伯萊民族那樣從遠古到現今自始至終崇信同一個上帝的民族是不多的。在這個意義上看來,《舊約》確實是一本將古代神話、傳說、史詩、**、詩歌等文學經典與宗教正典熔為一爐的偉大著作。
希伯萊民族對智慧情有獨鍾,常用格言、諺語、諷喻、寓言來總結生活各個領域的經驗、規矩、準則,訓導人們的言行,啟迪人們的智慧。
怎樣解讀西方文學中愛的宗教主題
以《西遊記》為例,闡述文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50分)
9樓:匿名使用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學起源於宗教,或者說文學與宗教
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宗教方面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就是有些**,也是很優秀的,而中國古代,宗教思想濃重,大部分人都信仰宗教,受宗教影響很明顯,有些還是國教,所以很多文學作品其思想或尋求的出路又歸結為宗教,因為宗教受人信仰,他這樣寫更易被人接受,而作者本身也大多是有宗教信仰的,比如你看四大名著,無一不滲透著宗教思想,比如《西遊記》的佛教、道教,《三國演義》的神靈,《水滸傳》的鬼怪神力、《紅樓夢》的因果報應、宿命姻緣等等,都是如此。
宗教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是什麼?
10樓:漫閱科技
宗教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也是不能低估的。**教文學伴隨著**教而誕生。共代表性著作為《聖經》。
《聖經》由《舊約》和《新約》連綴而成,惟有《新約》是**教的正宗文獻。《舊約》原是猶太教的經典,對它的承繼反映了**教的信仰根基。聖**學具有優美的情致、崇高的風格和濃郁的抒**彩。
它在**教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皆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督教文學的源泉和寶庫,後世教會作家無不從中獲取信仰、教義,題材和技巧的營養,創作出感染人心的作品。《聖經》對歐洲文學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英國,詩人喬叟的代表作品《坎特伯雷故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詩人彌爾頓的傑作《失樂園》等許多文學作品,都取材於《聖經》。
為什麼《舊約》完美地將文學與宗教結合在一起?
11樓:漫閱科技
《舊約》完美地將文學與宗教結合在一起。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以自己的文史典籍作為宗教信仰正典的民族卻僅希伯萊民族一家。希伯萊民族關於天地開創、人類誕生、萬物出現的傳說與神話就直接與他們宗教信仰中的上帝發生聯絡。
對上帝的崇拜與虔誠從此一以貫之,一直延續至今。歷史上像希伯萊民族那樣從遠古到現今自始至終崇信同一個上帝的民族是不多的。在這個意義上看來,《舊約》確實是一本將古代神話、傳說、史詩、**、詩歌等文學經典與宗教正典熔為一爐的偉大著作。
《聖經》之始祖受誘感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出自哪部經
衡水游龍 原文沒有這樣的話。類似的有 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 出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 中的 菩薩明難品 或者譯作 菩薩問明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問明品第十 雲 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裡,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中的 一 是無差別的意思 法身無差別,心 智慧和力...
有沒有人看過劉濤演的《緣來就是你》啊,劇情是什麼
楚綾 清朝末年的上海,主持大盛錢莊的杜震 姬麒麟飾 一心要鞏固其上海商場上的地位。而他在英國留學的獨生女兒杜慕雪 劉濤飾 也被他招回國內。在碼頭上,陰差陽錯的誤會讓來接英國商客的威廉 邱心志飾 和剛下船的慕雪大打出手,幸好慕雪的表哥蕭培元 陸詩雨飾 及時趕到,帶著慕雪脫險 回到家裡,慕雪才發現被叫回...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有兩種解釋一這是
你說受 自己 支配。但是佛無我,沒有 自己 這樣的意識,佛只有願,我理解佛即是願,同一的慈悲大願,所以諸佛無差別,之所以要有不同法身,是因為眾生靠的是眼識區分,為了度化眾生,所以才呈現不同的佛的名號和樣子,佛的相並不是佛本身,只是一個名號而已,名號是人的語言,語言詞彙之間當然必定有差別,沒有名號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