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酸菜粉兒
晉東南地區習慣用秫粉製作煎餅,慰問婦女。晉中地區兒童習慣放風箏。一些縣講究此日打灰窖,祀土地神。
晉北地區喜食麵條、粉條,名為挑龍尾。並要吃糕糊狼嘴和吃梨敗火、打髒氣。呂梁地區喜食煎餅,稱為“揭龍皮”。
晉南這天則一定要吃麻花、饊子,謂之“啃龍骨。
貴州侗族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要接龍,這一天全寨人要殺掉一條牛,每戶分一塊牛肉,名為“吃龍肉。除了吃豬頭,
據說二月二這天也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名曰“吃龍鬚”;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吃餃子,名曰“吃龍耳”。其中最講究的是吃春餅,俗稱薄餅,這是北方民間特有的食品,是一種用白麵烙成的雙層荷葉餅,可以揭開,塗上甜麵醬,捲上“盒子菜”,也就是木須肉、豆芽拌粉絲、土豆絲、醬肘子等。
江南興吃“撐腰糕”即用糯米粉製作成扁狀、橢圓形,中間稍凹,如同人腰狀的塌餅。
天津吃煎燜子。
總之。二月二的吃食,東西南北中各地大相徑庭,吃什麼的都有,
2樓:米
◆飲食上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就會風調雨順,才能五穀豐登,所以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一般要吃春餅,也叫吃“龍鱗”;吃餃子,也叫吃“龍耳”;吃麵條,也叫吃“龍鬚”,北京的龍鬚麵,也由此而得名。其中最講究的是吃春餅,俗稱薄餅,這是北京民間特有的食品,是一種用白麵烙成的雙層荷葉餅,可以揭開,塗上甜麵醬,捲上“盒子菜”,也就是木須肉、豆芽拌粉絲、醬肘子等。
味道適口,吃著順味。俗話說“盒子菜樣樣有,五穀豐登好年頭。”
◆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麵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傳說。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
“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晒金黃的玉米種子時,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裡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道:
“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召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俗,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黃豆的。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
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另據宋代的“仇池筆記”記錄的一個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後,甚感飢餓,於是闖入一鄉村小廟,卻遇上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向他討食,不多時和尚獻上了一盤“蒸豬頭”併為此賦詩曰:
“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藥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
若**根來比並,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吃著蒸豬頭,聽著風趣別緻的“豬頭詩”甚是高興,於是,封那和尚為“紫衣法師”。看起來豬頭還真是一道佳餚呢,而且也是轉危為安平步青雲的吉祥標誌。
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扒豬臉”肥而不膩、肉骨分離、糯香可口,給現代人帶來了美容、健腦的效果。“二月二”吃現代“扒豬臉”,回味古代的餐飲歷史,真是一種當代與歷史交融的完美體驗。
◆春餅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
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裡分格碼放薰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薰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捲進春餅裡吃。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配甜麵醬)。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驢打滾
一種豆麵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麵,再加入赤豆餡心,捲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於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麵,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曆二月買“驢打滾”品嚐,因而經營這種食品攤販和推車小販很多,以天橋市場白姓食攤和“年糕虎”(虎佔福)做的最有名氣。
3樓:匿名使用者
二月二的吃食,東西南北中各地大相徑庭,吃什麼的都有,唯天津吃煎燜子。何以?日前求教於民俗專家張仲先生,他對此頗有講究,聽君一席闊論,方知燜子與神龍聯絡一起之由來。
張仲先生言道,看待龍,天津人還有著批判的眼光,心目中有“勤龍”和“懶龍”之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萬蟄皆起,害蟲們也紛紛出籠。二月二天津老大娘們有用笤帚疙瘩敲打坑沿的習俗,就是給害蟲以威懾、驅除的意思。
而這天的吃食,也以龍身的各個部位直接稱呼,如麵條稱龍鬚麵。天津煎燜子也叫煎龍鱗,煎出兩面黃嘎,也是對有害的“懶龍”的懲治。對此,我從其他資料中找到,河北、山東一帶二月二日吃炒豆,借爆炒黃豆時的響聲驅蟲除害,同天津的習俗有相近之處。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山東大部分地區都要吃炒豆子和炒祺子。炒的豆子大多用黃豆,也有用青豆的。祺子就是用雞蛋和麵粉做成的面塊,然後炒得又香又脆的,蠻好吃的。
不過現在已經沒什麼人自己做來吃,都是買做好的,感覺不如小時候的味道好
5樓:滕州好男人
農曆二月二,是龍抬頭。是全年最吉利的日子。是歷代帝王登基的日子,也是農民起義起事的日子。
這一天,大戶人家吃龍鬚麵,老百姓吃糖豆。祈望新春開始,一年甜甜蜜蜜,團圓,豐收,火暴。
6樓:jk是誰
我家是山東的,嘿嘿,我家吃餡餅,意思是除去以前的黴運,新的一年裡會帶給好運!
7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吃豬頭肉,豬蹄子。吃酥豆!
8樓:匿名使用者
豆芽菜,春餅,炒雞蛋
9樓:
你老媽做什麼你就吃什麼,沒那麼多講究。
10樓:冬哥
我今天吃的飯,還喝了酒。
11樓:匿名使用者
麵條.餅子.餃子.混沌......
12樓:
各地方風俗各異.
沒有準確的吃什麼.
二月二要吃什麼
13樓:六鴻卓
1、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2、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
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麵,由黃米麵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3、春餅
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
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源於清代,餅內捲入醬肘子、豬頭肉、樟茶鴨等肉食以及韭菜、蘿蔔、豆芽等蔬菜。
4、驢打滾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曆二月二買“驢打滾”品嚐。黃豆粉面裹豆沙餡兒的驢打滾外形圓潤,有“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
5、麵條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鬚麵”討個好彩頭。龍鬚麵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髮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
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宛如龍鬚,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鬚麵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元宵過後就是二月二,又稱“龍抬頭”,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
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
14樓:隊長傳過來啊
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名曰“吃龍鬚”,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
有些地方還有吃“龍眼”、“龍鬚”、“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吃春餅、吃豬頭肉的習俗。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這些都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願望。
臨沂人過二月二,農家就開始準備炒糖豆的原料。二月二早上,家家戶戶都用糖炒花生和黃豆,有的地方叫糖豆,有的地方叫蠍豆,還有的爆玉米花。
過去都是自家制作自家食用,現在不同了,一般沒有自家制作的了。城裡的超市裡,農村的集市上,二月二前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糖豆,大概有十幾種甚至更多。隨吃隨買,香甜可口。
二月二這天,農家的餐桌上要擺多種糖豆,以示慶賀這個節日。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抬頭“,意味著結束冬眠、萬物生機盎然,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在龍抬頭時節,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並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一個納祥轉運的日子。
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雨”。
在古代神格譜系中,龍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降雨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一年的莊稼的豐歉,因此,為了求得龍神行雲布雨,龍不頭時節要在龍神廟前擺供,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同時唱大戲以娛神;
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也有一些地方在龍頭節有“起龍船”的活動。二月初二既是龍頭節也是“土地誕”,在南方沿海地區,二月初二主要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我國民間有剃龍頭、祭祀、敬文昌神、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等習俗。
“剃龍頭”習俗,或源於古人對龍圖騰的崇拜,如古籍中所記載的古人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習俗。
“二月二”這天,許多人都要理髮,龍抬頭的日子理髮叫作“剃龍頭”,這預示一年有好的開始。龍抬頭時節敬龍習俗,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天氣漸漸轉暖、雨水開始增多的時節,人們希望通過敬龍祈福順應這一過程,從而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古時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二月二有圍糧囤、引田龍、敲房樑、理髮、煎燜子、吃豬頭肉、吃麵條、吃水餃、吃糖豆、吃煎餅、忌動針線的習俗。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吃食物均取與“龍”相關的名字,麵條不叫“麵條”,稱作“龍鬚麵”;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民間有許多禁忌避諱“龍抬頭”,諸如此日家中忌動針線,怕傷到龍眼,招災惹禍;忌擔水,認為這天晚上龍要出來活動,禁止到河邊或井邊擔水,以免驚擾龍的行動,招致旱災之年;忌諱蓋房打夯,以防傷“龍頭”;再者,忌諱磨面,認為磨面會榨到龍頭,不吉利。
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有石磨的人家,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抬頭**”。除如上習俗外,民間往往還舉行多種活動納吉,諸如舞龍、戴龍尾、開筆等。舞龍,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幾家合夥製作一條龍,二月二日這天上街舞龍慶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龍的蔭護下再獲豐收。
二月二要吃什麼
六鴻卓 1 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 食龍耳 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在 龍抬頭 這天,講究吃 肉菜餃子 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 肉菜 之諧音 有財 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2 炸油糕 在北京 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 食龍膽 油炸糕...
二月二為什麼要吃春餅,為什麼二月二要吃煎餅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 二月二,龍抬頭 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 吃龍鱗 二月二是民俗中的龍抬頭,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 龍 的頭銜。吃水餃叫吃 龍耳 吃春餅叫吃 龍鱗 吃麵條叫吃 龍鬚 吃米飯叫吃 龍子 吃餛飩叫吃 龍眼 都是為了討一個吉祥!檢視原帖 為什麼二月二要...
二月二吃什麼
嘟嘟寶貝92軒 吃豆,水餃 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麵條 春餅 爆玉米花 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 龍 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 龍耳 吃春餅叫吃 龍鱗 吃麵條叫吃 龍鬚 吃米飯叫吃 龍子 吃餛飩叫吃 龍眼 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晒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