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蜀吳打得不可開交,本是魏國的好機會,曹丕為何不動手呢?

時間 2025-02-13 19:10:12

1樓:網友

想觀望,雖然兩國開戰,但是對曹魏肯定都有所防備,兩國損失越大對曹魏越有利。

2樓:網友

因為蜀國跟孫吳的戰鬥還沒有深入,只是在外圍,如果進攻會被蜀國形成包夾之勢。

3樓:柏晗愛分享

因為曹丕想坐山觀虎鬥,兩敗俱傷之後,他再漁翁得利。

夷陵之戰本是魏國南下好時機,為何曹丕會按兵不動?

4樓:網友

因為當時曹丕繼位不久,根基不穩,如果貿然南下失敗,很可能危機到自己的地位。而且蜀漢和東吳雖然在打,但是也防備著曹魏,如果曹魏南下,很可能東吳和蜀漢就停戰了。

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是因為曹丕覺得對方一定是有陰謀的,不可能會這麼輕易讓自己能夠南下。就是因為曹丕的疑心才會讓他按兵不動。

夷陵之戰中,曹丕為什麼不偷襲蜀漢?

6樓:放手的田園

因為當時魏國發生動亂,內部不穩,蜀漢實力相當,而且易守難攻,曹丕認為此時他偷襲蜀漢的話,是為了幫東吳,所以他沒有偷襲蜀漢。

7樓:灰灰慧闖天涯

因為曹丕特別的聰明,他喜歡坐山觀虎鬥,因此他就沒有偷襲蜀漢,不插手劉備的復仇之計。

8樓:雙子小黑嘿

因為當時曹丕已經沒有能力偷襲蜀漢了,當時他處在內憂外患的情景下。

夷陵之戰後,曹丕不趁勢滅蜀,反而進攻東吳的原因是什麼?

9樓:網友

曹丕南下根本就不是想要滅國,想要奪取荊州雀信,所以夷陵之孝告戰爆發之後,曹魏的局勢比較動盪,曹丕的頃慎輪內部剛剛穩定,根本沒有力氣發起滅國之戰,當時的主力軍隊已經向東移了,根本沒辦法及時調整。

10樓:撲苒悠水身

為了奪取荊州,主力軍隊當時已經向東出發,臨時調整根本來不及態咐,蜀漢的帆迅純主昌指力雖然慘敗,但是魏延軍團仍然駐守漢中,公鼠很有可能會導致孫劉結盟,攻吳則不會存在這種因素。

11樓:創作者

原因是不彎迅想滅國,想要奪回荊州,想要解決內部動盪不安的現象,通過奪回荊州的方式,御脊從而做好下一步的準備鎮鬧滲。

夷陵之戰時,曹丕不聯合劉備滅掉東吳是有所顧忌嗎?

12樓:莫九牧

是的。因為夷陵之戰時東吳是曹魏的附屬國,而如果曹丕聯合劉備滅掉東吳會遭唾棄的。

13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是的,因為他知道劉備不可能會輕易聽自己的吩咐,有可能會有一些小心機,到時候還把自己給埋進去。

夷陵之戰後,東吳是否有能力吞併元氣大傷的蜀漢?

沒有,此時蜀漢雖元氣大傷,但未傷其根本,東吳沒有能力攻打山高水遠的蜀漢。東吳有實力去吞併蜀國,但是沒有必要去這樣做,如果一旦吞併蜀國的話,三國的平衡會打破,一旦打破吳國就完全不是魏國的對手。反而自己會被滅掉。沒有。宜陵之戰,東吳也只是憑藉地利優勢勉強守住蜀國的進攻。如果他們要進攻,就失去了地利的優勢...

夷陵之戰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描寫戰爭藝術手法的異同

瑩草戀 官渡之戰,是我 事史上不可多得的一次重要軍事勝利,曹操勝利的原因其實是人心所向,智謀輔助所得,即 人和 古代和現代戰爭的區別在於對 勢 的利用,因為古代的人信奉鬼神,人死後還有魂魄,所以戰鬥的時候強調正義,而當時曹操的軍隊加強了對這種方式的利用,最終在火燒袁方糧草後大勝,一舉多得北方諸郡。側...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的原因到底在哪裡

劉備的一系列錯誤導致了夷陵之戰的災難性失敗。首先,為了佔南蠻軍隊的便宜,劉備把主力部隊困在堅固的城池下,浪費了士兵的體力,無法前進。其次,劉備在築城的情況下,沒有發揮水軍的靈活策略,只是用它來阻止魯迅的軍隊渡河,而不是向東南方向推進,這就失去了戰略價值。最後,劉備把船靠岸,把所有的部隊都集中在沿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