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攻打荊南四郡,關羽和張飛沒有參戰,那麼這兩人去哪了呢?

時間 2025-02-13 19:05:11

1樓:山河日日高低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的爭奪,成為曹操、孫權、劉備這三位諸侯較量的焦點。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向朝廷上表,保舉劉琦為荊州刺史,並以他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郡)。同年,劉琦因病逝世。對於劉備來說,在赤壁之戰後奪取了荊南四郡,又從孫權一方借來了南郡,從而擁有了立足之地。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攻取荊南四郡,只有趙雲和諸葛亮參戰,那麼關羽張飛這兩位猛將去哪了?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雲別傳》中記載: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開始,劉備趁曹操北歸之機,聽從諸葛亮之計,平定荊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並且,在劉備攻打荊南四郡的時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範,兼任桂陽太守。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諸葛亮、趙雲來說,自然參加了劉備攻打荊南四郡的戰役。

與此相對應的是,在《三國志》等正史中,則沒有關羽和張飛這兩位猛將沒有參戰的記載。只是在劉備成功佔據荊南四郡之後,才給關羽和張飛冊封一定的官職。

陳壽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等到劉備向南攻取荊州南部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後,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也即對於關羽這位猛將,並沒有參加攻取荊南四郡戰役的記載。

同時,《三國志。張飛傳》中記載:先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

也是在劉備平定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之後,冊封張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沒有參加平定荊南四郡的戰役,在赤壁之戰後,關羽和張飛這兩位猛將在幹什麼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相對於平定荊南四郡,劉備交給了張飛、關羽乙個更艱鉅的任務,也即協助周瑜攻打曹仁鎮守的南郡。

2樓:啦啦隊地方

當時他們兩個人在其他的地方為劉備在訓練兵馬,正是這樣一步步的發展,蜀國才會建立起來。

3樓:在西湖滑滑梯的櫻桃

劉備把張飛和關羽派到了周瑜手下去攻打南郡。這讓周瑜很輕鬆的打下了南郡天下。

4樓:網友

他們在鎮守城池,因為剛成立的部隊就關羽跟張飛***,所以沒有帶上他們。

劉備為什麼派關羽守荊州

5樓:百小度

關羽在劉備集團威望最高,最為忠誠可靠,而且對魏國的震懾力最大,比如關羽鎮守荊州之時,曹操曾經將張遼、樂進、于禁、徐晃、李通、滿寵、龐德調去與關羽作戰,連自己和夏侯惇都駐守摩陂防禦關羽。關羽有軍事之才,而且在蜀漢首屈一指。

至於與東吳的關係,劉備本身就不重視,因為孫權沒有任何理由與他翻臉,然而孫權最終做錯了,他與劉備翻臉後若不是諸葛亮努力維持,蜀吳關係就真的完了。孫權一旦打劉備,讓曹魏漁翁得利,兩家都必然滅亡。所以劉備自己就不在乎蜀吳關係。

另一種可能。

關羽開始鎮守荊州時,魯肅還活著,劉備認為自己無論如何招惹孫權,都有魯肅維持關係,可惜魯肅死的早,此時關羽鎮守荊州已久,得民心已深,不宜動搖,至少在這個四面交戰時不宜動搖,所以劉備後面也沒有換關羽。

劉備為什麼讓關羽守荊州?

6樓:匿名使用者

摘自品三國。

劉備當時採納龐統的建議,出兵去奪取益州,要留乙個人守荊州,當時留下的人很多,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他們都留下來了。後來劉備打益州的時候兵力不夠,把諸葛亮、張飛、趙雲都調到前線,最後留下是關羽。那麼留的這個人對不對?

至少可以肯定地說,當時的情況下是對的。為什麼是對的呢?因為關羽這個人,作為留守荊州的人選,他有三個優點:

第一是忠誠,這個不要論證了,這個大家都承認的,關羽絕對對劉備是忠誠的;

第二是能幹,關羽歷來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我們讀《三國志》就可以發現劉備不分兵則已,一旦要分兵就是自己帶一支軍隊,關羽帶一支軍隊,關羽從來就是獨當一面的;

第三呢,內行。守荊州,要會帶水軍,劉備集團是北方來的軍事集團,水軍將領的人選一直是很困難的。但是關羽就有這個本事,雖然是北方人,他一到了南方,馬上就能夠訓練和率領水軍,這說明關羽確實是有能力的。

當時劉備敗走當陽的時候,就是關羽率水軍來接應嘛,後來赤壁之戰的時候劉備這邊的兵力也是關羽的一萬水軍和劉琦的一萬人馬嘛。這樣乙個人選來都督荊州是再合適也沒有了。

其次,那麼,關羽督荊州是不是劉備用人不當呢?我覺得也不是。為什麼?

第一,此刻無人可選,你說不留關羽留誰?沒人可留,確實沒人可留。第二個呢,更重要的就是劉備的事業發展太快,組織準備不足,他沒有想到自己那麼輕易地就拿下了益州,拿下益州一去打漢中曹操又跑了,這個時候他完全來不及做任何的這種準備。

在這個時候你想想看,他就是馬上派人去荊州去把關羽換下來他也是來不及了。何況這個時候,劉備集團上上下下都陶醉在奪取益州的勝利之中,也是想不到關羽這樣一位百戰百勝的將軍怎麼會一敗塗地,也是想不到的。所以,乙個人也好,乙個集團也好,火得太快也不是好事。

7樓:匿名使用者

他好不容易騙來的東西當然要交給乙個信得過的人來守,張飛太莽撞不行,趙雲雖然號稱「趙四哥」畢竟不是自己人,馬超黃忠都是後來歸順的,更不可信,相比之下驕傲自負的關羽算得上是最佳人選。

三國時期荊州作為四戰之地,劉備為什麼只派關羽鎮守?

8樓:瑟瑟十七公主

劉備做出這樣的安排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剛剛佔領荊州的時候,身邊並沒有多少可以任用的將領。

一說到荊州,大家立即就會想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橋段。很多人在說起這段往事的時候都會為劉備感到惋惜,好像劉備如果沒有讓關羽去鎮守荊州的話,荊州也不會丟失。其實這樣的看法對關羽是有偏見的,下面我們就從關羽鎮守荊州的原因開始說擾凱起。

劉備由於跟東吳結盟,所以雙方一起擊退了曹操。可是在這場戰爭中劉備所發猛昌揮的作用極其的小,可是曹操方面退去以後,劉備又沒有棲身之地,所以他就瓜分了荊州。那個時候的劉備身邊並沒有多少的將領,趙雲雖然勇武,但是需要貼身保護劉備的安全;張飛被劉備派往宜都做太守;而老將黃忠才剛剛投降,是否堪用還並不明朗;魏延的能力還沒有被髮掘,那個時候正在底層做小將;而馬超還沒有歸降劉備。

所以說那個時候的劉備只能將關羽派到荊州,他沒有別的將領可用。

其實丟失荊州的責任也並不能全部歸在關羽乙個人的身上枝李扒,關羽一開始的時候在荊州的工作做的還是非常好的。根據史書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關羽在坐領荊州以後就開始興建城池,他不僅加固了原來的城牆,而且還在原來城池的基礎上又修建了一座新城,兩座城池之間互有連通,而且各自有護城河。關羽帶兵去攻打曹仁的時候,曹仁曾經嘲笑關羽不該私自出來,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跑到關羽鎮守的荊州地界去侵擾那裡的百姓。

可是關羽卻不以為意,因為他知道自己修築的城池特別的堅固,敵人是輕易打不進去的。我們從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來,關羽其實在鎮守荊州的時候是非常用心的。

9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關羽對劉備十分忠心,而且劉備也很相信關羽的實力。

10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因為劉備覺得只有關羽乙個人就足夠了,畢竟他相信關羽的實力。而且也覺得荊州不會有特別多的人重視。

11樓:休閒娛樂小達人小吳

這是由於其他的人漏數蔽比較畢橡繁忙,再返州加上他比較信任關羽,就是關羽能夠將這個地方鎮守住,所以才會派他來這裡爭首。

劉備手下將領那麼多,劉備為什麼讓關羽鎮守荊州?

12樓:瑟瑟十七公主

因為關羽的軍事才能比較高,而且名氣比較大,讓他鎮守荊州的話,東吳的兵馬就不敢輕舉妄動。

關羽不僅是劉備手下的一員大將,而且還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他們兩個人的感情非常深厚。而關羽接受鎮守荊州這一重要任務的時候,劉備的事業正處於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而這個時候如果劉備在荊州的人事問題上考慮欠妥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全域性,所欲他才會派自己最信任的關羽去坐領荊州。

關羽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而且他早年的時候曾經在戰場上輕鬆地殺掉了顏良和文丑,還曾經千里走單騎,名鎮天下。東吳的人都知道關羽是乙個非常厲害的人,正因如此,關羽在去到荊州以後,雖然荊州的兵馬並不多,可是東吳的人卻多年未敢輕易進攻荊州。關羽這個人也並不是徒有虛名,他不僅善於打仗,而且非常穩重,諸葛亮曾經囑咐關羽,讓他一定要固守城池,不要輕易出兵。

關羽從那以後一直奉行著諸葛亮給他定下的堅守政策,輕易不出站。而諸葛亮讓他這樣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東吳的兵馬如果進攻荊州的話,他們就屬於長途跋涉,他們的後繼糧草**一定是乙個大問題,如果關羽貿然出擊、而敵軍又急於血拼的話,那麼關羽失敗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可是如果關羽堅壁清野,拒不出戰的話,敵軍的士氣就會大大減退,時間一長,他們自己就會退兵,這樣一來,荊州受到的損失幾乎為零。

正是由於諸葛亮政策正確,關羽又堅決實施貫徹了這一政策,才使得荊州的防守固若金湯。而劉備正是預見到關羽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務,所以才會把關羽派到荊州。

13樓:嘎又嘎學姐

因為信任對方,關羽的個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才會讓對方去鎮守。

14樓:蓉淼經驗之窗

因為劉備知道關羽他腦子特別蠢笨,但是忠誠,如果只是給他乙個任務,他一定可以讓他完成,但不能讓他跟著自己惹是生非。

1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就是因為他知道關羽能夠耐得住性子。將荊州守好,而且關羽是對劉備忠心耿耿的,劉備是信任他的。

在進入益州時,劉備為什麼不派張飛去守荊州?

16樓:竹兒說教育

劉備沒有讓張飛鎮守荊州,而是讓關羽鎮守荊州。這不是心血來潮地隨意決定,而是在長期征戰中做出的最佳選擇。劉備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關羽和張飛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元老級下屬。由於當時劉備手下並沒有多少人才可用,大多時候他們三人都是各自領著人馬獨當一面。在對關羽和張飛的實踐考核中,劉備發現張飛並不太適合鎮守,相反在進攻方面卻比較擅長。

劉備曾經出征時讓張飛鎮守下邳,結果張飛轉眼就把下邳丟給呂布了。後來劉備和呂布和解之後,劉備就改讓關羽鎮守下邳了!從此以後,關羽就更加發揮出獨當一面的作用。

劉備出擊大多都是由關羽鎮守,兩路分兵也多是與關羽來配合。張飛在這一方面就比關羽要遜色多了,張飛更多地是跟隨著劉備,扮演著猛將的角色。

劉表死後曹操南征,劉備被迫攜民渡江。這時候劉備又是派遣關羽單獨統領水軍,兩人分路開始進行戰略轉移。等到曹操戰敗之後,劉備佔領了江南諸郡。

這時候劉備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負責鎮守在江北。張飛則被任命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雖然在官銜上和關羽差不多,但是不久張飛就被調到南郡去了。

南郡是在江南,應該還是跟隨著劉備,依然不像關羽那樣的去獨當一面。

劉備破格提拔魏延去鎮守漢中,恐怕也有不看好張飛鎮守能力的這個因素吧?劉備攻打益州時急從荊州調兵時,必然面臨兩個問題。乙個是調到益州要選擇擅長攻打的將領,另乙個是鎮守荊州要選擇擅長鎮守的將領。

在關羽和張飛之間進行選擇,自然也就是要調張飛到益州去作戰,讓關羽留在荊州鎮守了。

如果要給劉備加上點兒齷齪心理,那麼選擇關羽鎮守荊州會讓劉備更加放心。不過呢,以當時的事情急迫來看,劉備也不太可能考慮到這麼多。

呂布派張遼攻打劉備,關羽如不阻止張飛,二虎相爭會如何?

呂布派張遼攻打劉備,關羽如不阻止張飛,那麼張遼必敗,不過他應該也有打上幾十個回合的能力。在 三國演義 第十八回,呂布命高順和張遼率軍攻打劉備,張遼攻打西門時被關羽說走,轉到東門時張飛出城應戰,不過被趕來的關羽阻止。關羽在勸阻時對張飛說了一句 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不過根據張遼的歷史單挑戰績來看,只不...

四大南戲是 荊 劉 拜 殺 《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

移行換影 元末明初出現的著名南戲 荊釵記 劉知遠白兔記 拜月亭記 和 殺狗記 被稱為 四大傳奇 簡稱荊 劉 拜 殺。荊釵記 與 白兔記 1.荊釵記 一般認為是柯丹邱所作,寫宋代文人王十朋與妻子錢玉蓮 貧相守,富相連,心不變 的婚姻故事,塑造了一對忠於愛情,堅貞不屈,富貴不能動其情,威逼不能屈其志的 ...

劉備手下的將領除了關羽之外,還有誰能守住荊州?

沒有了。因為關羽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既然這個人已經守不住這個地方了,那麼沒有人可以守住了。還有張飛,還有諸葛亮,這些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人,張飛武功高強,諸葛亮足智多謀。還有馬超,馬超作為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他也可以守住荊州。劉備手下將領那麼多,劉備為什麼讓關羽鎮守荊州?因為信任對方,關羽的個人能力是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