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第15段,分析問題。著重用辯證法的觀點分析中、美在教育哲學上存在的異同,提出這兩種教育哲學都能夠鼓勵創新,只是它們對不同的學生產生的效應是不同的。見下**。
美國教育哲學。
中國教育哲學。
相同點。都能鼓勵創新。不。同點。
適應物件。及效果。
對學習成績排在前面30%~40%的學生是有益的。這種學生受到美國式的教育訓練,會比較快、比較容易成功。
對學習成績排在後面30%~40%的學生較有益處。也可以成才,而且成才後可以跟比他聰明的人競爭。
學習方式。跳躍式學習,有較大的自由度,可以自己發展出很多東西。但知識不可避免的會有漏洞,但可以彌補。
通過按部就班的訓練,有紮紮實實的知識,可以瞭解很多不是幾天就可以學會的東西。
第16段,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體會,說明中、美在教育哲學上存在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產了不同的效應。
第17段,得出結論:由於中美兩國教育哲學在鼓勵創新上存在差異,所以對於不同物件的學生,應根據受教育背景的不同,區別對待。
這個大概對你有幫助吧。。
2樓:網友
231、[甲]怎樣鼓勵創新 [乙]兩種教育哲學哪個好232、a
233、美國的學生可以跳躍式學習,而中國學生需要按部就班的訓練。
234、證明與美國學生相比,中國的教育也有成功之處。
235、進行有規則的訓練 敢於挑戰權威。
236、須表明自己的觀點,言之成理即可。
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 主要內容是什麼?
3樓:鈊斂
第一部分(1~9)回顧近兩百年來出現了哪些新事物,並分析出現許多新事物的原因。
第一層(1~2)近兩百年來新發明屢屢出現,新事物層出不窮。
第二層(3~9)分析出現新發明、新事物的原因。
第二部分(10~17)循因推測分析世界現狀,指出中美科技發展及教育哲學上的差異,鼓勵人們創新,從根本上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
第一層(10~13)說明「科」和「技」的關係第二層(14~17)分析說明中國和美國教育哲學在鼓勵創新上的差異。 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思路清晰,結構嚴謹,世紀之交,楊振寧先生回顧了近兩百年來世界上出現的許多新事物,分析了近兩百年,特別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層出不窮的原因,並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乙個更重要的問題,進而溯源說明了中國和美國的教育哲學在鼓勵創新上的異同。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使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思維,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希望能幫到你。
求《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的原文。。
4樓:
今天,大家在講科技的時候都要講創新。「創新」在中國已經是乙個非常流行的名詞,在報上經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樣才能鼓勵創新呢?
這[甲]是乙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個人有深深的感受。因為我是在中國出生、成長,唸完了中學、大學,還拿到了乙個碩士學位之後才到美國去的;博士學位是在美國拿的,然後做研究悔穗、教書,到現在已經五十多年。
我覺得自己對中國、美國的教育哲學都有相當深入的認識。這兩個教育哲學是相當不一樣的,這兩個不同的教育哲學在怎樣鼓勵創新這件事情上的差異,值得我們深思。
到底這兩種教育哲學哪個好?這[乙]又是乙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要用辯證的方法來仔細瞭解。我認為,這兩種教育哲學都能夠鼓勵創新,不過它們各自對不同型別的學生產生的最大效應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美國的教育哲學對排在前面30%—40%的學生是有益的,因為這些學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訓練,他們可以跳躍式學習,給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發展出很多東西,當然他的知識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聰明的話,將來他自己可以彌補這些漏洞。所以這種學生受到美國式的教育訓練,會比較快、比較容易成功。可是亞洲的教育哲學對排在後面30%—40%的學生有益處。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學生通過按部就班的訓練,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後可以跟比他聰明的學生競爭;因為他有紮紮實實的知識,可以瞭解很多不是幾天就可以學會的東西。這方面我有親身的體驗。
記得我剛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念研究院,兩三天後就看見很多同學都非常聰明,隨便講什麼題目好像都知道,當時我覺得美國的學生很厲害。可是過了兩個月之後,我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因為他們對名詞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連問他三個問題,碧顫卜他就不上來了。所以到了考試的時候,我們的分數比他們的高得多。
回到剛才那個問題上,究竟哪一種教育哲學比較好呢?或者說,對於學生來講,應該著重哪一種教育哲學?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如果你討論的是乙個美國的學生,那就要鼓勵洞高他多進行一些有規則的訓練;如果你討論的是乙個亞洲學生,他的教育是從亞洲開始的,那麼就需要多鼓勵他去挑戰權威,以免他太膽怯。
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 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部分 回顧近兩百年來出現了哪些新事物,並分析出現許多新事物的原因。第一層 近兩百年來新發明屢屢出現,新事物層出不窮。第二層 分析出現新發明 新事物的原因。第二部分 循因推測分析世界現狀,指出中美科技發展及教育哲學上的差異,鼓勵人們創新,從根本上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第一層 說明 科 和 技...
《天壇隨想錄》的閱讀答案
天壇隨想錄秦牧我到天壇公園的目的,與其說是看天壇,不如說是看 圜丘 人們是熟悉天壇的,但是對於 圜丘 沒有到過北京的人就未必知道了。它和天壇遙遙對峙,建築奇特古怪,是一個露天的巨型的圓石臺,完全是用漢白玉整齊緊密組成的。廣義而論,說它是天壇的一個構成部分,也無不可。它有石級 石欄杆,中間是一個圓形的...
理想的風箏(節選)閱讀答案
燕秀英家戌 1.1 笑 談腿疾 2 寫板書 3 放風箏2.1 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渲染了柳枝迎風飄蕩時的生機盎然。2 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劉老師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偉大,對事業的追求和執著,並讓孩子們十分敬佩,更流露出同學們對劉老師的擔心。3.藍天上,架架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得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