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最早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傳為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發現,初不為人知,後由文王賞識,琢磨成器,命名為和氏璧,成為傳世之寶。春秋戰國之際,幾經流落,最後歸秦,由秦始皇製成玉璽。
秦滅後,此玉璽歸於漢劉邦。
2樓:齊東人也
荊山玉,硬度較高,跟和田玉相比純粹度較低,但在內地玉中屬上乘。
3樓:燕康時
玉,應該屬於翡翠吧。
和氏璧是什麼樣的?
4樓:舒雅老師教育**
和氏璧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在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他在荊山中得到一塊璞玉,決定獻給楚武王。他對武王說:「我這裡有塊寶石,把它敬獻給你。」
楚武王一聽是寶石,眼睛為之一亮,但又不能輕易相信,他就讓玉工對這塊璞玉進行鑑定。玉工鑑定後說:「這哪是寶玉,只不過是一塊石頭而已。」
楚武王認為卞和是在欺騙自己,便治罪砍掉了卞和的一隻腳。
楚武王死,文王繼承了王位。這時卞和又想起了家裡的這塊寶石,他以為文王與武王不一樣,就再一次來到王官,要把寶石獻給文王。在宮內,重複了上一次的言辭與過程,結果也相同,玉匠仍然說是石頭!
這次文王也沒有便宜他,把他的另一隻腳砍了。
楚成王即位後,卞和就抱著他的璞玉在荊山下傷心地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哭出血來。楚成王聽說此事,派人去荊山問卞和為什麼這樣,說:「天下被砍掉雙腳的人多得很,你何必哭得這樣傷心呢?
卞和說:「我不是因為自己被砍了雙腳而傷心,我傷心的是這塊寶玉總被人說成是石頭,忠心耿耿的人但卻被當成了**,這些才是使我真正感到傷心的。」
楚成王便命玉工琢磨加工這塊璞玉,真的是一塊寶玉,便給它取名叫「和氏璧」。
和氏璧是什麼樣子的
5樓:乾萊資訊諮詢
由於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樣,今人已經無法得知,只能通過有限的文字記載(包括文學創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
從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璽的故事來看,和氏璧與出土的常規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來看,應有明顯的不同。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釐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
同時,由於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御璽。而隨著朝代的更迭,該御璽又相傳在唐後失傳,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傳說中的和氏璧是一塊什麼玉石,和氏璧是什麼玉?
教育小小小小小小小店 和氏璧是什麼玉 一 變彩拉長石。中國寶玉石協會會員,地質考古學家郝用威於1986年在全國地學史學術會上以 和氏璧探源 為題宣佈 和氏璧為月光石,產於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倉坪 陰峪河一帶,那裡是當年卞和抱璞之處 獲得了我國地質 考古 寶石界學者專家的肯定和好評,而且在海內外...
做傳國玉璽的和氏璧是不是懷遠產的
傳國玉璽由和氏璧做的只是一種推測而已,並沒有百分之百的證實吧 是,安徽省懷遠縣荊山 傳國玉璽是不是和氏璧做的 白土知道 傳國玉璽 是用 和氏璧 精研細磨而成的!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與厲王。王使玉工辨識,云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復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
傳國玉璽自秦朝以來一直都是用的和氏璧做的那個嗎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的玉璽,為秦始皇所作,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李斯所寫篆文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傳國璽貫穿中國歷史長達1500多年,忽隱忽現,秦以後歷代帝王爭以得璽為符應。確為天下所共傳寶,國之重器。說起傳國璽就要提到和氏璧。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厲王。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