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了幾次西洋

時間 2022-04-18 19:55:12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共七次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2023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2023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2023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2023年)回國。 於錫蘭山時,鄭和曾佈施該地佛寺並立碑留念。此碑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

第二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2023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其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生擒,回國獻永樂帝。 永樂九年六月十六(2023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明鈔本 馬歡:《瀛涯勝覽》永樂十一年十一月(202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2023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4 在蘇門大臘時曾助當地平亂,擒其偽王蘇幹剌獻給朝廷。

第四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2023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2023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2023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2023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2023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202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1],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202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550人

2樓:匿名使用者

七次2023年(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大明帝國和南海(今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瀏家港出發,一直到202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鄭和在船上因病過世。

明代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和明代雜劇《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3樓:你叫我樂哥就好

話說是七下西洋。但是永樂大帝朱棣也派了張謙去了西洋,是不是打著鄭和的旗號就要問朱棣了

鄭和死於第幾次下西洋的途中(先後七次下西洋)

王 鄭和 明洪武四年1371年 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 外交家 武術家。鄭和,原本姓馬名三保,雲南昆陽 今晉寧 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 贍思丁 sayyid ajjal shams al din omar 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當時的皇帝是朱棣,他是篡上的,據說是為了尋找那個未死的小皇帝 被篡的那位 還有炫耀國力的意思。鄭和是外國人 色目人 他的目的是尋找聖地麥加。所以最後一次他米有跟船回國,自己一個人離開了船隊。推薦 曉說 一,講的很有意思。優酷上有,個人感覺很好看。1.宣揚明朝國威 政治目的 2.擴充套件海外 經濟目的...

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你是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的呢?

褒揚 明朝在各國之間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同很多國家建立了通好 通貢的關係,維持了世界和平秩序。偉大的海上 絲綢之路 批判 鄭和下西洋是歷史上最昂貴的形象工程。不管對鄭和下西洋如何看待,都不重要。如今,我們應看重其對今的現實意義,才是明智之舉 要有海洋意識。回顧中國歷史,中國雖是一個海洋大國,有著漫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