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創作者
我個人覺得是劉備。如果沒有夷陵之戰全軍覆沒,導致蜀國大傷元氣,後期不會那麼虛弱的,諸葛亮六出祁山也就算不上窮兵黷武了。
而在當時,夷陵之戰以傾國之力伐吳,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不正確。政治上,蜀漢以正統自居,不去討伐篡漢的曹魏,反而因名義上的私仇去打東吳,這顯然不對。軍事上,雖然是應該打東吳的(魏國實力太強打不過),但是不該傾國之力來打,而是前期佔了便宜就和談,一定是可行的。
後期的戰鬥毫無必要,以東吳的實力,劉備即使傾國來戰,也沒法滅掉對方,最多也就是兩敗俱傷,很不明智。
我感覺劉備前半生東奔西跑,沒兵沒錢,寄人籬下,後來終於當了皇帝,就想這回可以搞一個大新聞了,結果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郭嘉和諸葛亮你們認為誰厲害點,我喜歡郭嘉,諸葛亮確實被誇大了。諸葛亮就是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2樓:淺醉江月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誇大了,以至於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乃至中國古代最聰明的人,其實正史中記載:諸葛亮並不是像演義中記載集張良韓信蕭何於一身的曠世奇才,諸葛亮只能說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說是蕭何並不為過,可是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才能則嚴重被誇大了,什麼七擒孟獲,空城計,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等等都是子虛烏有的。正史中對於諸葛亮南征的戰況並沒有詳細記載,而且雲南等地的少數民族一直流傳的是孟獲七擒諸葛亮。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做事一向慎重(諸葛亮也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愛出險招的是郭嘉,所以諸葛亮不可能用過空城計(曹操,趙雲等可能都用過),再者諸葛亮的空城計漏洞百出,既然司馬懿的兵力那麼多,就算諸葛亮在城內設了伏兵,那麼只要圍而不打,圍他幾天,等到他彈盡糧絕後再攻城也不遲呀!再者既然《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當時在城樓上彈琴,而且還能看見他的面部表情從容鎮定,這就表明諸葛亮與司馬懿相隔不遠,所以司馬懿只要派一個神射手把諸葛亮射死,來個擒賊先擒王不就行了嗎?所以司馬懿再怎麼慎重也不至於撤兵吧!
至於草船借箭,那箭是孫權借的,而不是諸葛亮。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周瑜根據多年的水軍經驗才獲得勝利的,諸葛亮在赤壁之戰的唯一功績只不過是連吳抗曹罷了。至於三氣周瑜,就更不用說了,正史記載,周瑜胸懷寬闊,怎能被諸葛亮氣死?
(這個在《易中天品三國》中有詳細記載)。
因為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從而導致國力空虛,並且他在臨死之前讓姜維在他死後繼續北伐,結果導致多次北伐都沒有成功,最後的結果只是加速了蜀漢的滅亡。總之,個人認為,諸葛亮是一個偉大的政治,而不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
至於郭嘉,《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對他的記載都大致相似,如果他沒有早死的話,那麼赤壁之戰曹操也就可能不會輸了。如果那樣,那天下早就是曹操的了!這樣的天才英年早逝確實太可惜了。
3樓:夢迴青春時光
諸葛雖不善用兵,卻善於治軍。說他是罪魁禍首就有點誇大了,蜀軍戰略其實是以攻代守,很簡單的例子,姜維不攻,改為屯田,人家就打過來了,所以,不能怪他師徒二人。
4樓:右眼感覺
郭嘉!諸葛能力主要在內政上,可是老喜歡出去打仗。
5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雖強,也是蜀國的滅亡者。蜀國已近衰老,他還帶著士兵南征北戰。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覺得郭嘉被易中天誇大了,三國志上有為他單獨立傳嗎
黃皓才是導致蜀漢衰落的罪魁禍首,為何諸葛亮在世時沒有殺了他?
諸葛亮這麼厲害,為什麼蜀國最先滅亡?
7樓:手機使用者
一提起諸葛亮,中國人應該沒有沒聽說過的吧。他是智慧的化身,曾經幫助劉備建立蜀國,雖然在三國裡面力量是最弱小的,但總算是有一席之地。但是,蜀國的命運也是最差的,最先滅亡,這和諸葛亮有關係嗎?
難道他的智慧不行了嗎?
其實,蜀國的滅亡是多方面的,要全怪到諸葛亮身上,阿亮估計得氣活過來。
關羽失荊州。
荊州連線魏蜀吳三地,地理位置很重要,那就是蜀國的前線啊,所以,劉備讓二弟關羽去守。結果關羽因為狂妄自大,羞辱東吳。結果,早就有野心的東吳就把荊州給拿下了,還把關羽給殺了。
從此,蜀國可謂失去前線的緩衝地。關羽的失敗可謂開啟了蜀國滅亡的第一步,失荊州是關鍵啊!
劉備發動戰爭。
為了給二弟報仇,做大哥的那是拼了命的,一定要攻取東吳。結果還沒開戰,張飛就被自己人殺了,軍馬未行,先損一大將,不吉利啊!懷著傷痛的心情,劉備出征了,這次大戰可謂把蜀國的老本都摺進去了,劉備也因為心力憔悴死在白帝城。
這就是貿然發動戰爭的後果啊!
蜀國劉禪無能!
劉備死了,劉禪上位,可是他知道諸葛亮的厲害啊,所以,凡是都交給諸葛亮去辦。諸葛亮呢還有個毛病,就是事無鉅細,說白了就是不相信人,凡事都是親自去幹,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出力不討好,容易讓有才能的人發揮不出自己的才幹,所以,此時的蜀國國內政治氣候不好。
諸葛亮用人失察。
為了與曹魏對抗,諸葛亮確實是盡了全力的,可是用了馬謖,導致街亭失守,這說明諸葛亮的用人出現了問題。最後馬謖還被殺了,打個敗仗就得死,這是好事也是壞事!不過蜀國的大將實在不多,不如留著戴罪立功,可惜,諸葛亮不聽我的。
所以,綜合來看,蜀國的滅亡不是偶然的,是一步走錯,不痛定思痛,休養生息,一步步走向必然的死亡的。小盆友們,你們怎麼看?
8樓:散兵聯盟鍺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被神化的一個人,很多故事是羅貫中杜撰。在真實歷史上,諸葛亮雖說沒有這麼神奇,但也是一代人傑。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評價他,「真乃天下奇才也」!
然而,既然諸葛亮這麼厲害,為何蜀國卻先亡呢?對此,有專家指出,諸葛亮犯了三個致命的大錯,以至於不能完成統一大業,抱憾白帝城,蜀國也因此最先亡國!或者說,諸葛亮有三個大錯,第一是出山前的隆中對,第三是死前的最後遺言,可謂是從隆中對到臨死之前,一直都在犯錯!
第一,隆中對的戰略錯誤!
隆中對是千古奇謀,但仔細分析的話,卻有一個致命戰略錯誤,只有兩個字,即:分兵!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劉備佔領荊州和益州,然後兩路進攻中原,劉備就能完成統一大業!
然而,諸葛亮卻忽視了二點!(1)即便劉備奪取了荊州和益州兩地,但在魏蜀吳中,依然綜合實力最弱,如此分兵只能讓兩路兵力都不強,(2)荊州和益州的分兵,千里之遙,在古代交通和通訊情況下,如此分兵很難協調一致。
第二,五次北伐窮耗國力!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有六出祁山北伐,實際上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但這五次北伐,基本上都是消耗蜀國國力,卻沒取得什麼戰功,對蜀國有害無益!
有人指出,諸葛亮北伐是以攻代守。但這裡有一個問題,諸葛亮北伐時,東吳有沒有北伐策應?顯然沒有實質幫助,蜀國一國北伐,只能消耗國力,對大局沒有幫助。
在東吳不聯合行動的情況下,諸葛亮還一意孤行的北伐,豈不是窮耗國力?最先滅亡與此有關!
第三,用人上的巨大錯誤!
諸葛亮在識人用人上,有巨大的錯誤!其實,諸葛亮有任人唯親的現象,比如重用荊州派的人士,也不注意培養人才,以至於後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和劉備用人相差甚遠!
關於諸葛亮的用人錯誤,有兩人值得一提,(1)馬謖不堪大用,無實戰經驗,諸葛亮卻讓他守街亭重地,(2)魏延作為諸葛亮死後的軍中第一人,是劉備欽點的重將,然後諸葛亮死前的最後遺言,卻將軍權交給楊儀——和魏延有仇,導致魏延身死,蜀國痛失人才!
關於諸葛亮犯下的錯誤,此外還有一些,比如:對孫劉聯盟的性質,沒有清楚的認識,導致東吳呂蒙偷襲關羽得手,最終大意失荊州,還搭上了大將關羽!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即便諸葛亮才情超群,智商天下第一,但犯了這些戰略、用人等上的致命錯誤,焉有不敗之理?西元263年,蜀國亡。西元280年,東吳亡!
9樓:金豬m姐
首先在關羽失荊州之前,蜀漢當時的實力僅次於魏國,甚至都能夠和魏國一較高低。但是失掉荊州的蜀漢,猶如龍困於野,一蹶不振了。為什麼呢?
因為荊州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水路交通發達,同時還有一座銅山。
這座銅山是蜀國專門用來鑄造銅幣的,但是沒有了銅山,蜀漢也就缺乏了鑄造貨幣的原材料,一旦沒有了新錢流入市場,必定會造成市場的紊亂,所以在蜀漢後期,市場混亂,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第二這個與戰爭有關,三國時期戰爭不斷本就是常事,但卻沒有哪個國家像蜀國這樣,從建國開始到最後滅亡一直都在打仗。劉備一開始佔據漢中時,就與曹操打了一場大仗,穩定了自己在漢中的勢力;之後關羽水淹七軍,名震華夏;再後來就是關羽被殺,劉備征討東吳,夷陵之戰令他全軍覆滅,蜀國從此元氣大傷;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始了六出祁連山,諸葛亮之後,姜維更是多次出兵征討魏國。
縱觀這麼多的戰爭,這其實嚴重的消耗了蜀國的國力,直接導致到後來蜀國幾乎無兵可用。無休止的戰爭嚴重阻礙了蜀國經濟的發展。而作為國家實際統治者的諸葛亮卻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後來的姜維也是受他影響,用兵無度。
第三,蜀國內部矛盾重重,但是諸葛亮卻無法解決這個矛盾。蜀國的政權其實是由兩股大勢力組成,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外地勢力和以法正為代表的本土勢力,兩股勢力之間不斷地較勁,本土勢力想崛起。
但是諸葛亮怕本土勢力壯大之後會對自己的勢力造成威脅,於是拼命打壓他們,造成了蜀國人才流失,甚至到了後期,國無謀士,軍無將才,以至於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悲涼局面。最後蜀國是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諸葛亮的小心謹慎使得蜀國在多方勢力的較量中仍然能夠保持平衡,但是諸葛亮一旦死去,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來平衡這種局面了,所以蜀國的覆滅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它與魏國接壤,實力又是最弱的一個,所以最先被滅是很自然的事情。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是誰,「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李林甫為什麼說李林甫是 安史之亂 的罪魁禍首呢?林甫兼領安西大都護 朔方節度,俄兼單于副大都護。十一載,以朔方副使李獻忠叛,讓節度,舉安思順自代。國家武德 貞觀已來,蕃將如阿史那杜爾 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專委大將之任,多以重臣領使以制之。開元中,張嘉貞 王晙 張說 蕭嵩 杜暹皆以節度使入知政事...
你知道誰才是甲午之戰的罪魁禍首嗎?
我認為導致甲午之戰的罪魁禍首無疑是當年的慈禧和整個昏庸無能,名存實亡的大清朝廷。翁同龢,是因為他不願意給在水師上花錢。所以導致光緒帝非常的生氣,下令不許厚葬他。甲午戰爭是誰領導的?甲午戰爭是光緒皇帝領導的。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 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
有人說諸葛亮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你怎麼看呢?
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沒有諸葛亮蜀國只會滅亡的更快,因為當時蜀國已經明顯在走下坡路了。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諸葛亮之外,其他的人也有一部分責任,只不過他的錯誤比較大一些。我不這樣認為,一個國家的滅亡有著非常多的因素,不可能只因為諸葛亮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依據的。戰略家所說 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