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平之戰的問題

時間 2022-02-01 17:55:32

1樓:禮男

任何戰爭都會有抵擋的,但抵擋是於事無補的。雙方本來力量懸殊,加上秦軍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誘敵深入,圍而殲之。多路包超,糧草斷絕。

戰爭最怕的一個是指揮不力,另一個則是怕糧草與支援不到位。而這在當時歷史上最關鍵的戰爭中,趙國一無是處,輸是在所難免的。內部都已經因為糧斷數十日而互相蠶食,又有何力量去抵抗呢?

而投降後的命運是必須的。40萬的,豈非小數,誰不防止他們又造反呢,萬一只是一時形勢所逼呢,所以經常會大規模坑殺降卒。後來的項羽也曾經幹過這些事。

2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的軍隊主帥是核心人物。一旦主帥戰死或投降對於軍隊的士氣打擊很嚴重的。你可以假設一下,你是其中的一個小兵單你看見了你的主帥投降,你會不會覺得敵方的軍隊過於強大呢?

3樓:天行者

首先說一下趙軍並不是在趙括死後就投降的,四十萬大軍不錯,但投降的只有二十萬,其他人都戰死了!還有就是他們如果不投降就會被活活的餓死,在他們投降之時已經一點食物都沒有了

4樓:錦色游魚

群龍無首,被圍,在加上糧道被斷,況且投降有過先例(戰國時一般並不殺俘虜),即使您是副將,也會選擇投降而儲存實力的。只不過是他們沒想到秦軍會糧食不足,秦軍戰神白起會坑殺他們。悲哀阿40萬大軍就這麼沒了。

長平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的先後順序

長平之戰公元前262年 長平之戰,是我國歷史上最早 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爭,發生於最有實力統一中國的秦趙兩國,結果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於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參戰人數趙軍45萬人,秦軍保守估計也在百萬以上。從國家戰略到具體戰術,軍事家直到現在都...

你怎麼評價長平之戰的趙括呢,求秦趙兩國長平之戰後對此戰的看法評價,白起戰後對於長平之戰的評價或者白起對趙括的評價

孫嘉輝說歷史 趙括是趙國高層戰略研判失誤的犧牲品。任何一場戰爭的勝利都取決於 天時 地利 人和 正如軍事家孫臏所說 世上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更加寶貴的了。天時 地利 人和三項條件缺了任何一項,即使能暫時取得勝利,也必定留下後患。所以,必須三項條件都具備了才能作戰。如果三項條件不具備,除非萬不得已,絕不...

長平之戰的失敗真的都是趙括的錯誤嗎

趙括作為長平之戰的主帥必須要負直接責任,但秦趙這場大決戰,不是一個人就能決定的。趙國當年的胡服騎射只限於軍事改革,而秦國商鞅變法是從政治 軍事 農業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所以雙方在長平之戰中,綜合國力已經決定趙國輸了,換誰估計都贏不了。長平之戰的失敗並不都是趙括的,因為當時趙國沒有充足的糧草,無論是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