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三國時期蜀國大臣,政治家。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家世二千石。
東漢末,牧守混戰,隨叔父諸葛玄往依荊州劉表。隱居南陽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隴畝,自比管仲、樂毅。建安十二年(207 )劉備聞其名,三顧草廬。
亮擬定東聯孫吳,西據荊、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氏,待機進圖中原的隆中對策,為以後的蜀漢制定了總的戰略。諸葛亮成為劉備主要輔佐。次年曹操南伐,他和江東周瑜、魯肅共同努力,並親至東吳遊說,促成孫權、劉備的聯合,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隨後,輔助劉備取荊州四郡。後從荊州率軍溯江入蜀助劉備包圍成都,推翻劉璋統治,奪得益州。劉備稱帝 ,任丞相、錄尚書事 。
章武三年(223),劉備病篤,臨終託孤於諸葛亮。劉禪繼位,他以丞相輔政,又領益州牧,封武鄉侯。劉禪闇弱,朝政無論鉅細,都取決於亮。
諸葛亮當政期間,主要依靠從荊州帶來的舊屬,同時注意籠絡原來劉璋部下和益州豪強大族。對出身貧寒而有才幹的士人,也大力拔擢,被稱讚為能盡時人之器用。他法令嚴明,賞罰必信。
參軍馬謖極受器重,北伐中馬謖為先鋒,違反節度,為魏將所敗,亮流涕處死,並以用人失察自請貶官。益州豪強大族自劉璋統治以來,長期專權自恣,蔑視君臣之道,諸葛亮對他們的不法行為,也毫不容情。從而保證了蜀國政治上一定程度的清明和統一。
諸葛亮對西南少數族採取了恩威並用的政策。建興三年(225),南中(主要當今雲南、貴州地區)發生大族叛亂,即親率大軍,深入不毛,進行討伐,打擊為首分子,同時儘量爭取當地上層大姓,有的被起用為地方長官。使這些地區的統治得以穩固,為蜀國提供了物力和兵力。
諸葛亮堅持與孫吳的聯盟,並多次進行北伐,雖苦心籌謀,企圖消滅曹魏,恢復漢室,但都因力量相差懸殊,未能成功。建興十二年,最後一次北伐中,病卒於前方,諡忠武侯,被後代封建統治者推為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著有《諸葛亮集》,10萬餘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諸葛亮的事蹟有一副對聯就可以說清: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三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北拒東和,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輔佐劉備收取東川(漢中)、西川(益州)。
排八陣:陸遜火燒蜀軍連營七百里,諸葛亮為救劉備在入川路上佈設八陣圖。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獲。
五丈原前,點三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布七星燈陣向北鬥續命,自三顧茅廬忠心扶漢,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取西蜀:輔佐劉備佔領西川,成就蜀漢霸業。
定南蠻:親征南中,南蠻首領孟獲被諸葛亮七擒七縱,最後終於臣服蜀漢,不再造反。
北拒東和:北抗魏國曹操,東和吳國孫權。
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東風,火燒赤壁。
3樓:風韻古風
諸葛亮堅持與孫吳的聯盟,並多次進行北伐,雖苦心籌謀,企圖消滅曹魏,恢復漢室,但都因力量相差懸殊,未能成功。建興十二年,最後一次北伐中,病卒於前方,諡忠武侯,被後代封建統治者推為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著有《諸葛亮集》,10萬餘
4樓:跳舞
一、書法篇: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首次把書刻文字稱作“書法”。 這標誌著作為交流工具的“寫字”,與作為美學欣賞與實用相統一的“書法”,正式拉開了距離,並使後者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書法藝術。
這時漢隸已成為別具風格的主導字型,同時又始創了草書、行書和楷書,使篆、隸、草、行、楷五體基本齊備。
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型,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 南朝•樑陶弘景是一位大書法家,他所著《刀劍錄》記載:“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採金牛山鐵,鑄八鐵劍,各長三尺六寸,……並是孔明書作風角處所。
”。虞荔《古鼎錄》記載:“諸葛亮殺王雙,還定軍山,鑄一鼎,埋於漢川,其文曰:
定軍鼎。又作八陣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書。”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於漢川鑄一鼎,名克漢鼎,置丙穴中,八分書……又鑄一鼎於成都武擔山,名受禪鼎;又鑄一鼎於劍山口,名劍山鼎。
並小篆書,皆武侯跡。”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義作二鼎,一與魯王,文曰: ‘富貴昌,宜侯王。
,一與樑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並古隸書,高三尺,皆武侯跡。
”北宋時周越所著《古今法書苑》也記載:“蜀先主嘗作三鼎,皆武侯篆隸八分,極其工妙。”。
上述記載是可信的,特別是南朝陶弘景,距諸葛亮僅二百餘年時間,他的見聞和記述應是有事實依據的。 宋徽宗宣和內府的《宣和書譜》卷13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蹟,必珍玩之”。
又說:“今御府所藏草書一:《遠涉帖》。
”這說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2023年)在皇宮內府還珍藏有諸葛亮的書法作品。 南宋陳思《書小史》記載:諸葛亮“善其篆隸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極,混合陰陽’等字,殊工”。
從宋代開始,把 前人著名書跡摹刻拓印下來,以便流傳,稱之為“法帖”。這一則記載說明:在宋代諸葛亮的書法作品是作為有示範意義的“法帖”流行於世的。
諸葛亮在繁忙的政務和軍事活動中,始終不忘書法。《常德府志》記載:“臥龍墨池在沅江縣西三十里臥龍寺內。
俗傳漢諸葛武侯滌墨於此寺,因名。”我們知道,諸葛亮在常德一帶活動的時間,是在赤壁大戰之後,戰事十分緊張頻繁,可是他仍然不忘臨池揮毫。
遺憾的是,現在還無法看到其書法真跡,這隻有寄希望於考古的發現了。
二、繪畫篇:
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張彥遠還在其《論畫》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繪畫收藏與銷售的情況。
他說:“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岐、劉褻、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範、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以晉、宋畫家為中古,以齊、樑、陳、後魏、後周、北齊的畫家為下古,隋和唐初的畫家則稱之為近代。
近代畫家作品的**與下古畫家作品**相近,而以上古畫家作品**為最高。
張彥遠記述當時一些近代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等人繪畫作品的售價:“屏風一片值金二萬,坎者售一萬五千,”“一扇值金一萬。”並說漢魏三國(即上古)畫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國有家之重寶”, “為希代之珍”。
張彥遠(生於公元815年)出身於宰相世家,家藏法書名畫非常豐富,他的《歷代名畫記》,向有“畫史之祖”的稱譽,他的記載和論述,在中國繪畫史上一直是可信而難得的史論資料。從他的記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諸葛亮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 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記載:
“南中,其俗徵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詛盟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駝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恤。
又畫夷牽牛負酒齎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又記道: “永昌郡,古哀牢國……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絕域荒外,山川陰深,生民以來,未嘗通中國,南中昆明祖之,故諸葛亮為其圖譜也。
”從以上兩段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確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他的畫作既取材於現實生活(如南中少數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豐富的想象(如神龍等),而且構圖巨集偉,場面博大。
諸葛亮不僅能畫天地、日、月,而且能畫各種建築、車馬、動物和人物。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繪畫技巧的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諸葛亮作畫絕不是出於個人的閒情逸致,他的繪畫藝術總是為他的政治和軍事目的服務的。
三、**篇:
諸葛亮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有很高的**修養。
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記述。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習鑿齒《襄陽耆舊記》:“襄陽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瑟為《梁父吟》,因名此山為樂山。”當然還有臥龍吟,真是千古絕唱, 《中興書目》記載:
“《琴經》一卷, 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絃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謝希夷 《琴論》也記有:“諸葛亮作《梁父吟》。
”《輿地志》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從 以上記載就足以看出:
諸葛亮在**方面有著很全面的修養和很 鬲的藝術成就。他既長於聲樂——會吟唱;又長於器樂——善操琴;同時他還進行樂曲和歌詞的創作,而且還會製作樂器——制七絃琴和石琴。不僅如此,他還寫有一部**理論專著——《琴經》。
《前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 )補闕(通“缺”)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háng zhèn )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
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
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弩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
——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
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
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諸葛亮有什麼愛好,諸葛亮的性格特點及主要事蹟
諸葛亮最大的愛好是扇扇子。你看 三國演義 中諸葛亮總是拿著一把羽毛扇。根據三國志的記載,當然是好為 樑甫吟 了。樑甫吟 就是一首樂府詩 天文地理 軍事歷史 運籌帷幄 神機妙算,掐指會算。三國志 諸葛亮傳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
諸葛亮的成就(簡單),諸葛亮的十大成就
1未出茅廬而有三分天下的理論 2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阻曹軍連勝勢頭 3赤壁鏖兵,聯吳破曹 4以退為進,巧借荊州,使劉氏天下終有寸土 5謀取西川,奠定劉氏基業 6勸主進皇位,成就一代名相 7 治國安邦,遴選才俊 8忠誠不二,輔弼幼主 9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10鞠躬盡瘁,至死不渝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
關於諸葛亮的成就簡寫,諸葛亮的成就簡寫十字
1.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構想 2.治蜀 3.劉備死後,穩定了蜀漢的局面 4.平定南中 5.對魏國的軍事壓力。可不可以連成一起。諸葛亮的成就簡寫十字 助劉於危難,扶漢於將傾。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十年汗水澆灌出碩果累累。諸葛亮的成就 關於孔子諸葛亮孫中山鄭成功的事蹟和取得的成就能簡寫就簡寫 孔子是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