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浩無界
楊修是個人才,屬古代知識分子中的精英類人物,其地位和職業與蔣介石身邊的陳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聰穎過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曠,得到曹操賞識器重,委以「總知外內」的主薄,成為丞相曹操身邊的一位高階幕僚謀士,理應算得上一位重臣。在發生了闊門、一盒酥、曹操夢中殺人、吳質等事件後,曹操對楊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備之,直到後來楊修又暗中插手廢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極度不滿和嫉恨。
《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曹操如何處置楊修的:「太祖既慮始終有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曹操在漢中戰事中,隨便找了個藉口罪名,誅殺楊修後,又厚葬之,賞與許多物品,以示慰籍其親屬。
曹操這位白臉奸雄,對殺人後又為其送葬的手段,向來運用的十分老道嫻熟,讓外人看不出半絲假公濟私、公報私仇的痕跡,給局外人留下殺得在理,曹操又不得忍痛不殺之的印象。曹操此番秀做得實在高明,雖然頗似貓哭老鼠,但此招比孔明揮淚斬馬謖還要陰上十倍。楊修之死的詳細細節,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最為詳實生動,雖然是演義化了的**,同樣讓人看不出曹操**楊修的蛛絲馬跡,而是秉公處置「雞肋事件」,嚴肅軍紀,按律斬了楊修,做得即天衣無縫,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隱患,解除了百年之後的後顧之憂。
在曹操眼中,為了日後曹家社稷江山與千秋大業的穩固,殺一個楊修何足掛齒?其實,在曹操與楊修兩人的關係上,最為直觀集中地體現展示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統治者與知識分子間的關係本質,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對待知識分子,具有極重的疑懼心態,為維持其統治體系的運轉,而又不得不加以利用的矛盾狀態。有人曾形象地把這層關係,比喻為皮與毛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在骨子裡,封建統治者是鄙視家族外的知識分子這一群體的,他們把自己當成皮,將知識分子當成毛,只要保證皮的完好存在,拔掉幾根毛即使脫掉一層毛,都無所謂,還會自然地不斷萌生出新毛來的。於是在中國大地上,便上演了秦始皇焚書坑儒、二桃殺三士、朱元璋計殺群臣……等一幕幕充滿血腥的歷史悲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這些依附在皇權這層牛皮上的毛,自然是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由此便演繹出層出不窮的個人奮鬥的人生悲劇來,歷史長河驚濤海量無情地吞嗜了屈原、杜甫、陸游、韓愈、李斯……等無數文人精英們的雄心壯志,壯哉,悲哉!
楊修,做為封建時代的一名謀士幕僚,堪稱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群體中的典型人物。若對其客觀地評價,該君才華學識是出眾超群的,在揣磨、分析、判斷、預見丞相曹操心理活動方面,也是相當準確迅速敏捷的,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楊修也正是因為這種先期預見的準確,才為此掉了腦袋,反丟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曹操殺楊修,當數古代知識分子遭受**打擊,最為典型的惡性冤案,楊修到了陰間仍會耿耿於懷,其冤魂不會輕易散去。
2樓:匿名使用者
曹嫉妒楊的智慧。而且楊修是小聰明,不是戰場上用的大智慧。
3樓:
楊秀看透曹操的心思,而且還要說出來,曹不爽
4樓:
一個不知收斂,一個心**狠,結果。。。。。。。。。。
5樓:
「吃之無味,棄之可惜」
6樓:
我匆匆的來了,拿2分,又匆匆的走了
7樓:
哎,不知道內斂的人。
曹操殺楊修之前曹操有意退兵嗎,曹操殺楊修之前曹操有意退兵嗎
其實曹操自知無法與對手抗衡,早已有了退兵之意 但他沒想到楊修竟聰明到如此境界,曹操以 雞肋 讚歎心中意思時楊修已經猜出曹操的言外之意,楊修便告之兵卒曹操要退兵的意思,於是兵卒便收拾行裝準備撤退。此事曹操得知後心中很是氣憤,雖然自知不是對手但也要挽回顏面,便對兵卒說明日就要進攻對手,並藉此機會要殺了揚...
曹操殺楊修,楊修會在心裡罵曹操嗎
楊修有才,如果用好了是難得的大才,曹操為什麼還要殺掉他?因為楊修多次暗中幫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因此曹操殺了楊修。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為人好學,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 世說新語 捷悟篇 載...
曹操為什麼要殺楊修,曹操當時為什麼要殺楊修呢?
菠蘿情感小屋 曹操殺楊修原因 1 楊修恃才傲物,很愛在曹操面前賣弄,原想得到曹操的賞識而加以重用,結果適得其反,曹操對楊修的這種行為很不滿意。2 楊修參與到了曹操立儲大事上來,這無疑觸動了曹操的底線,而楊修卻仍然不知收斂,最終在漢中戰役中以雞肋為名胡亂猜測曹操的心思,被曹操處死。帝王之家,最頭庝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