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吾觀失街亭乃馬謖之過,諸葛亮雖也有過失,然不足為主要方面,大罪實因歸馬謖也!言失街亭為亮過者,無非就有一慘白無力之理由:孔明派錯了人.
然吾觀之,馬謖實為當時去守街亭的最佳人選,照當時情況,守街亭非派馬謖不可.諸多緣由,看吾慢慢到來.一:
看北伐點將表,馬謖名列諸將之間,且還靠前,派此人守街亭,於理未嘗不可.二:當亮問誰敢前往,謖乃先應者也,先應者不讓去,那讓誰去?
故馬謖去那,也甚合情.三:或曰:
馬謖只懂兵法,不懂實戰,實乃只會紙上談兵之人,不該派他.由吾觀之,此乃一派胡言.謖自曰: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當時眾人和亮皆在,可無人說半個不字,可見馬謖實有其才,非胡誇也.而所謂他只會紙上談兵,又為荒堂之言也!
何人曾見諸葛亮親自上陣?諸葛亮者,照此言,豈不也為無用之人乎?荒謬!
亮可帶兵,何馬謖不可,豈有理耶!四:或曰:
亮既知王平平生謹慎,奈何不用,此為大錯.言此言者,實乃不知王平也.王平,乃劉備與曹操於漢中決戰時由曹降劉者也.
如此降人,既已降一次,何人可保他於情急之時不會如孟達一樣降二次.降人可用而不可大用,除如姜維非常人外,古今皆然.若用王平為主將,吾恐孔明更不安,而諸將包括馬謖也定不服,若生內亂,禍起蕭牆,可就得不嘗失了!
時姜維初降,不用也為此故.五:不用魏延者,想必眾人皆知,延為人狂妄自大,向來亮皆不獨大用他,此番也是如此也.
六:或曰:何不用趙雲?
眾人皆知趙雲乃五虎上將,智勇雙全,理應派去.然不用他之理,雖不簡單,卻也可從書中推出.北伐首役,子龍力斬五將,大揚蜀軍威.
然其後,趙雲卻不敵姜維,大敗而歸,大折軍威.而馬謖去街亭前,卻有大功三件.其一:
南人反叛,亮出師前,謖獻攻心之計: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亮用之,終得南人誠心歸順.
其二:南人歸後,謖建議讓南人自治,亮也採之,終得大後方穩定,南人再也不復反也.其三:
北伐前,謖獻離間計,使魏國廢了司馬懿,使北伐初蜀勢如破竹,節節勝利... ...由上可知,亮下決定前,趙雲乃敗軍之將,喪師辱國;而馬謖乃三番有功之人,面對如此情景,諸葛亮不用趙雲,而用馬謖當此大任,無過哉!
七:其餘諸將,如關興,張苞,寥化之徒,有勇無謀,實不可當此要害之任!八:
或曰:亮派出謖之後,又一再派出高翔,魏延等將相互救應,可見亮也信不過謖,如此,何不改派他人,由此觀之,亮有過也。吾觀此言,知說此言者定不懂軍事常識也,行軍作戰,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若為守一街亭而只顧此不想其他,則蜀三十萬大軍皆休也!
亮非不信謖,派一將後以他將為援,古今用兵者無不為此,豈獨亮有錯哉?九:有人言:
劉備臨終前,曾對亮言:謖為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亮不聽而釀成大錯,故失街亭乃亮之過也。
此言初聽乍對,實則不然:備生前分明就未曾大用過謖,又見其人有大話之嫌,故說那語與亮.然備去後,謖之才方顯露出來:
攻心之計初露鋒芒,自治之計繼而發威,離間之計光芒四射謖已被大用三次,且次次大功告成.再大用一次,孔明自然無不允之理.況且備言乃過去事物也,而謖之佳績乃現在事物也.
看一人行不,看的不應為過去行不行,觀的應為現在行不行!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自然之理也.士別三日,尚應刮目相看,謖守街亭離劉備死都已幾年了,還用老眼光看他,合理嗎?
十:有人言,諸葛亮兵敗後被降官**,故從側面可看失街亭乃亮錯也。此言也甚為可笑,只應言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見亮官降**,未見謖丟頭一顆!丟頭的馬謖才是失街亭的實際受懲者,非亮也!況亮受懲乃是因出師前曾立了軍令狀→《出師表》: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任,不效則治臣之罪..... 亮受懲是為此故也,非因街亭之失罪也!
由上十理觀來,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乃當時合情合理合時合勢之舉,非誤用也.世人說為亮過者,實乃成王敗寇之論也.吾觀此事,不可因馬謖失了街亭就認為是亮派錯了人,此乃不顧時勢之論,吾萬不能苟同.
失街亭乃馬謖之大過,然亮,無過,時勢如此,不可不為也!
馬謖失街亭是怎麼回事?
2樓:akkk吃蘋果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國。諸葛亮命令趙雲、鄧芝作為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北),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在甘肅境內)。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漢來伐後,派大將張郃總督各路軍馬在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阻擋馬謖。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南山上,部隊分置排程混亂。
而且馬謖仗恃南山的地勢,不在山下據守城邑。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 ,馬謖的士兵敗逃四散,街亭丟失。
關於馬謖的歇後語:
1、馬謖用兵——言過其實
2、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3、孔明斬馬謖——咬牙忍痛
3樓:匿名使用者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
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聲稱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縣;諸葛亮則親率諸軍進攻祁山,發動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響應,關中震動,震驚曹魏,魏明帝更親身到長安督戰,並派張郃抗擊進攻祁山的諸葛亮。
諸葛亮攻祁山時,眾人都建議用舊將魏延、吳懿等人任先鋒,但諸葛亮不聽,任命自己十分賞識的參軍馬謖領導諸軍,後於軍事重地街亭防禦曹魏將領張郃的進攻。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舉措煩擾,更加捨棄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而非佔據山下的城鎮;禆將軍王平曾多番規勸,但馬謖都不接納。張郃到後,包圍山上,又斷絕山上馬謖軍的水源,並且大舉進擊,大破馬謖軍,士卒四散,潰不成軍。
王平此時命自己所領的軍隊鳴鼓自守,張郃懷疑有伏兵,不敢進逼,王平得以有時間收拾殘軍,並率領敗軍撤回。馬謖失守街亭後,諸葛亮失去重要據點,進退無據,無法再戰,於是遷西縣一千多戶撤回漢中。後馬謖與將領李盛、張休等人被處死,黃襲被奪兵。
4樓:**娃娃
失街亭《失街亭》節選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家。該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體**),前人評價此書(七分事實,三分虛構)。
《失街亭》一文的線索是(街亭的攻與守),作者是以(事件發展時間)為順序記敘的。
街亭的地理位置
街亭,自從馬謖失守,諸葛亮兵敗,淚斬馬謖,自貶3級以後,便名播四海。
街亭究竟在什麼地方?歷來是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經洪亮吉、范文瀾等史地學家和研究《三國演義》的專家考證,確認街亭即在今天水秦安縣東北部。
具體處所,如《秦安縣誌》所述,即今日之龍山——“斷山,其山當略陽之街,截然中處,不與眾山聯屬,其下為聯合川,即馬謖覆軍之處。乾隆十四年,秦安知縣蔣允嫌其名不祥,改稱龍山。”
現今龍山腳下的隴城鎮即為當年的街亭。隴城鎮位寧距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的一條寬約2公里、長達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開闊處。由於鎮西河谷中雄峙八方的龍山,山高谷深,形勢險要,又有清水河擋道,關隴往來只有通過固關峽,翻越隴板;沿馬鹿一龍山——隴城鎮一線行走,是由長安到天水唯一較但蕩的路徑。
漢時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南大道。歷代兵家均視為進可攻,退能守的軍事要衝,成為群雄角遂的古戰場。
今日隴城鎮,古街亭的遺蹟已難找尋,昔日當街的泉亭,泉在亭毀。只有西北2.5公里的薛李川中,發現的一張鑄有“蜀”字的弩機,現存甘肅省博物館內。當年馬謖駐紮的拔地2側多米,方圓數千平方米,頂部能容萬人,形似農家麥草堆的麥積崖;仍鬱鬱蔥蔥地屹立在隴城鎮南面,成為當年戰事的見證。
隴城鎮街道棋佈、房舍參差、綠樹掩映、交通發達,是今日秦安縣較大的山貨皮毛、農副產品、藥材瓜果市場,這個昔日“全戈揮日返,銀鏑逐星飛”的古戰場,如今已成為四方經濟**的要地。
失街亭,誰之過?
《三國演義》中“馬謖拒諫失街亭”的故事是文人墨客常常議論的話題,提起它,人們總要對孔明、馬謖嘆息一番。的確,街亭一役,損兵折將,甚為慘重。蜀國不得不由戰略**轉為戰略防禦,這是誰之過?
馬謖剛愎自用,固然是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本,卻在孔明身上,是孔明在街亭一役中屢屢失敗,最終導致了令人扼腕的歷史結局。
首先,孔明不該派馬謖去守街亭,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深知“街亭干係甚大,倘有失,大軍皆休”,且“司馬懿非等閒之輩,先鋒張郃乃魏之良將”,深恐“馬謖不能敵之”,更何況劉備在永安宮託孤時曾明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可見,孔明是深知其中利害的。
既如此,又何必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塞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正好犯了兵家大忌。雖注重人才,卻不能知人善用,這樣也釀成了意料之中的悲劇。
其二,孔明並未真正認識馬謖。平素馬謖“好論軍事,才氣過人”,在征討南蠻,七擒孟獲時出謀劃策,頗有建樹,可謂“將才”,但掌管帥印,規劃全域性之職卻非馬謖做的來的。只有人才就其位,才能顯其才,致其用。
孔明誤以馬謖為帥才最終導致千古遺憾。
第三,孔明不該斬馬謖。當時蜀主新立不久,南蠻也才剛平靜,而“王虎上將”或早逝,或年事已高,蜀國後繼乏人。而且大敵當前,正當用人之際,又有“馬謖自縛跪於帳前”。
俗話說“智者幹慮,必有一失。”孔明應該給部下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若孔明讓其戴罪立功,想必馬謖也會變得成熟老練。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蘆,周文王渭河肅立,魏公子忍辱迎侯生,正由於他們有一顆寬大的心,才引得無數英雄為之折腰。
馬謖街亭失守,不能不說是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但若能平靜對待,指陳其錯,必能使其大受感化,精神昇華。從這個意識上說,失街亭也並非是壞事。
綜上所述,諸葛亮平時識人不深,用人失誤,事前輕率作決,事後求全責備,這才是失街亭的關鍵。孔明雖自比管仲、樂毅,卻不及他們知人善用,因此,關鍵時刻失誤連連,從而導致慘敗。
副將王平難逃其咎
諸葛亮和馬謖的責任已明,但是還有一人也難辭其咎,那就是王平.
王平在馬戰敗之後,用計挽回了一些損失,諸葛亮認為其有功,提拔其為參軍.
那麼他就真沒過錯嗎?我認為做為馬謖的副將,王平雖然在馬謖作出將人馬駐紮在山上的錯誤決定後,曾好言相勸,但是最後妥協,獨引一小部分人馬守重要地段去了.但是王平做為諸葛亮派到馬謖身邊的人,他明知馬謖不按丞相之計辦事,既不據理抗爭,又不及時向諸葛亮稟報,反而任由馬謖按錯誤之法紮營,自己獨自戍邊.
這其中不免有失職之過.所以如果失街亭要分責任,諸葛亮馬謖各佔四,王平佔二.
馬謖失街亭是為什麼,馬謖失街亭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馬謖剛愎自用,未聽軍師副將之勸 孔明用人之誤,未聽劉備臨終之言 馬謖攻與策略從離間司馬裡和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可以看出來 可是隻是用這倆點可是僅僅以這倆點用其就是諸葛亮的失敗 他不但無功而返而且還為蜀國折了一個人才 諸葛亮不讓他鍛鍊鍛鍊就直接讓他守主要戰略點 是主要是失敗 紙上談兵趙括不一定是無能之人可...
馬謖失街亭後為什麼不投魏,馬謖失街亭的原因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去分析 1.魏國方面 魏國統帥司馬懿看到馬謖紮寨于山上後,司馬懿說了一句話,大體意思是 馬謖此人言過其實,諸葛亮用此人必敗。也就是說司馬懿從內心裡是對馬謖的能力是不認可的,這就說明馬謖即使投了魏國,結局只有兩個 被殺或者是像後期的于禁一樣冷暴力處理。2.馬謖個人去考慮 馬謖追隨諸...
若諸葛亮代替馬謖,親自鎮守街亭能守住嗎?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傳奇的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一生中有許多的輝煌時刻,但是在這輝煌的一生中也存在一些瑕疵,諸葛亮看人的眼光比較準,但是他卻提拔了馬謖為先鋒官,這個決定相當失敗,街亭這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守住了街亭就可以阻擋敵人的進攻。諸葛亮考慮再三,最終把先鋒官的位置交給了馬謖,他對馬謖委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