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前因後果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已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趙,秦統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國是一個地處北方的小國。
當初燕王為了討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破趙以後,引兵向北,直逼燕境。
燕太子丹為了抵抗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當初在秦被**之仇,決定派荊軻劫持秦王,想要挾秦王歸還秦侵佔的各國土地;如果要挾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國內部的混亂。
但事與願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2、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可分成5個部分
1)序幕(“秦將王翦破趙”——“至燕南界”):簡介背景,秦軍大兵壓境,燕國危在旦夕。
2)開端(“太子丹恐懼”——“願足下更慮之”):太子丹請荊軻商量對策,荊軻提出辦法,太子丹又不願執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開始。
3)發展(“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從準備“信物”到尋制凶器,從配備助手到易水送別,故事一步步向前發展。
4)高潮(“既至秦”——“被八創”):荊軻廷刺秦王未遂,斷左股,被八創。 結局(“軻自知事不就”——“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荊軻刺秦王徹底失敗。
5) 尾聲(“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荊軻震懾。
3、《荊軻刺秦王》的結構:
1)第一部分(從“秦將王翦破趙”到“願足下更慮之”)行刺的緣起
燕國危亡之際,太子丹就請荊軻謀策,荊軻想用樊於期的頭取悅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2)第二部分(從“荊軻知太子不忍”到“遂發”)行刺的準備
荊軻私見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陳辭,毅然自刎。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準備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級。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準備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4.入秦行刺第三件準備工作,令秦武陽為副。
5.荊軻遲發緣由。
太子丹見荊軻遲遲未發,“疑其改悔”。荊軻怒斥太子丹,告別赴秦。
3)第三部分(從“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到“終已不顧”)易水送別 1.以“白衣冠”送荊軻,為易水送別,創造悲壯、悽愴的氣氛。 2.
易水送別,有力地突出了荊軻義無反顧的剛毅性格和英雄氣概。
4)第四部分(從“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
1.秦武陽臉色大變,引起秦國群臣的懷疑,荊軻談笑而飾,足見超人的勇氣、膽量和智慧。
2.秦王被逐狼狽不堪,荊軻行刺一無所懼。
3.寫在極短的時間內,秦王殿庭上下混亂,秦王驚起拔劍不出,環柱而逃,群臣驚愕,左右呼喊,有動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罵,組成一幅驚心動魂的場面。
4.身受八處創傷,事敗還能“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凜然無畏的性格刻畫無遺。
5.荊軻被斬後,威震六國的秦王仍因驚懼而“目眩良久”,緊張慌亂。
2樓:
前因 :嬴政想一統六國。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jiǎ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丹恨透了嬴政,欲除之而後快,於是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嬴政的人。
荊軻刺秦的故事大概: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但最終行刺失敗,被秦王侍衛所殺。
後果:荊軻刺秦王,激怒了嬴政,秦國下令猛攻燕國,燕王喜害怕,便讓太子丹以死謝罪,但無濟於事。總之,荊軻刺秦加速了燕國的滅亡。
你是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歷史事件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自不量力 以卵擊石
4樓:匿名使用者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值得我們學習。
暴走大事件最後的荊軻刺秦王是什麼意思?
5樓:妖冶無常
荊軻刺秦王下一句是兩條毛腿肩上扛,是個內涵段子來著
6樓:汗
荊軻刺秦王,兩條毛腿肩上扛,這是節目的原話,沒什麼意思,主要是猥瑣和順口
7樓:檢霽杜鵾
下一句就是兩條毛腿肩上扛,回家和**試一試,激情四射你懂得。。。
荊軻刺秦王是哪一年?
8樓:匿名使用者
荊軻刺秦王發生在公元前227年。
《荊軻刺秦王》選自《戰國策·燕策三》,記述了戰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反抗暴秦、勇於犧牲的精神。文章通過一系列情節和人物對話、行動、表情、神態等表現人物性格,塑造了俠義英雄荊軻的形象。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死。
9樓:匿名使用者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即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派荊軻作為使者,攜帶夾有匕首的燕國督亢(今河北易縣、涿縣、固安一帶)地圖連同秦國逃亡到燕國的敗將樊於期的首級,以請求「舉國為內臣」的名義去朝見秦王嬴政。以便行刺秦王,挽救燕國。荊軻臨行前,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行。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之,慷慨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表達了自己義無反顧的精神。大家聽了非常傷感,皆垂淚涕泣。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前往秦國都城咸陽。
至秦國都城咸陽後,荊軻持送厚禮給秦王的寵臣蒙嘉。由蒙嘉進言:“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恐懼不敢自陳,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聽後非常高興,乃朝服設九賓,在咸陽宮朝堂上召見燕國使節。
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臺階。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的那種陣式,不由得害怕的發起抖來,臉色蒼白。使秦國群臣大為驚詫。
荊軻只得對秦王說道:“北方蠻夷粗野之人,從未沒見過如此大的場面,未免有些害怕,請大王諒解。”王政對荊軻說:
“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秦王政開啟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
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開啟,一一講解。“圖窮匕首現”,當荊軻右手拿起匕首,左手抓住嬴政的袖子正要說話。
秦王此時大驚,起身脫了荊軻,想將佩劍拔出,但劍太長,心裡又著急,劍沒有拔出來。荊軻向秦王撲來,秦王環柱逃避,荊軻緊追秦王。旁邊雖有許多**,但是都手無寸鐵;而殿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定,沒有秦王召令是不準上殿的,**中有個侍醫夏無且,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藥袋對準荊軻扔了過去。
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藥袋就飛到一邊去了。最終,秦王在臣下“大王揹負劍”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劍斬斷荊軻左股,荊軻栽倒到地上,勉強坐起,右手把匕首向嬴政擲去,擊中桐柱,射出火花。嬴政再用劍砍他,荊軻用手去接,五個手指應聲而落。
荊軻自知大事未成,倚柱而笑,對嬴政說:“事所以不成功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此時,侍從的武士已經趕上殿來結果了荊軻的性命。
而秦舞陽也被侍從的武士**於朝堂的臺階下。
事後秦王政大怒,命令大將王翦攻打燕國,燕太子丹帶兵抵抗,無奈非秦軍的對手。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國都薊,燕王喜與太子丹逃往遼東郡。秦王又派大將李信率軍追擊,非要將太子丹拿住,否則不肯罷休。
燕王喜聽從了代王嘉的計策,被迫縊死太子丹,將太子丹的人頭獻給秦軍求和。暫緩了危局。秦軍便南下攻打魏國和楚國,當魏楚兩國被滅之後,便轉而收拾燕國。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攻打遼東,俘燕王喜,燕國滅亡。
10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227年
②〔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這是公元前228年的事。荊軻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荊軻刺秦王中為什麼刺秦王,荊軻為什麼要刺秦王
荊軻究竟為什麼會去刺殺秦王呢?據 史記 所載,燕太子丹當時是這樣囑咐荊軻的 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這就是說,至少燕太子丹起初是想生擒秦王嬴政,脅迫他退還已侵佔的諸侯國領土,如果這一步能取得成功,他們未必想害嬴政的性命,倘若嬴政不肯,他們才準備殺掉他。但是,陳成軍就不...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荊軻刺秦王故事概括100字
一個被誇大的悲愴的歷史人物,有人認為他當屬於古代第一刺客,才有後來張藝謀的英雄 荊軻刺秦王故事概括100字 20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啟示 不要被人忽悠.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歷史背景是秦國在滅掉韓國趙國以後將目標盯上了燕國,燕國太子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選擇派荊軻刺殺秦王。荊軻刺秦指的是公元前227年,荊軻...
什麼叫荊軻刺秦王,荊軻刺秦王是怎麼回事?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戰國時秦國強盛欲打燕國,燕太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