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的演變歷史

時間 2021-08-30 10:12:15

1樓:張老師情感分析

我國古代也很重視記數符號,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鐘鼎中都有記數的符號,不過難寫難認,後人沒有沿用。到春秋戰國時期,生產迅速發展,適應這一需要,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一種十分重要的計算方法--籌算。籌算用的算籌是竹製的小棍,

也有骨制的。按規定的橫豎長短順序擺好,就可用來記數和進行運算。隨著籌算的普及,算籌的擺法也就成為記數的符號了。算籌擺法有橫縱兩式,都能表示同樣的數字。

從算籌數碼中沒有"10"這個數可以清楚地看出,籌算從一開始就嚴格遵循十位進位制。9位以上的數就要進一位。同一個數字放在百位上就是幾百,放在萬位上就是幾萬。

這樣的計演算法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因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真正使用十進位制時已到了公元6世紀末。

但籌算數碼中開始沒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 ╥ "。數字中沒有"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

所以後來有人把銅錢擺在空位上,以免弄錯,這或許與"零"的出現有關。不過多數人認為,"0"這一數學符號的發明應歸功於公元6世紀的印度人。他們最早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了"0"。

說起"0"的出現,應該指出,我國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現很早。不過那時它不表示"空無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頭"、"零星"、"零丁"。

"一百零五"的意思是:

在一百之外,還有一個零頭五。隨著阿拉數字的引進。"105"恰恰讀作"一百零五","零"字與"0"恰好對應,"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義。

擴充套件資料

公元7世紀,團結在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經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孫大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大帝國**成東、西兩個國家。

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王都鼓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非常繁榮,特別繁榮的是東都——巴格達,這裡產生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公元751年,有一位印度的天文學家拜訪巴格達王宮,他帶來了印度製作的天文表,並把它獻給了當時的國王。

印度數字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也正是這個時候介紹給阿拉伯人的。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演算法既簡單又方便,它的優點遠遠超過其他的計演算法,所以很快由阿拉伯人廣泛傳播到歐洲各國。在印度產生的數字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就在於此。

2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3世紀,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和用雙手的十指表示10這個數字。這個原則實際也是我們計算的基礎。羅馬的計數只有到ⅴ(即5)的數字,ⅹ(即10)以內的數字則由ⅴ(5)和其它數字組合起來。

ⅹ是兩個ⅴ的組合,同一數字符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符號位置關係而具有不同的量。這樣就開始有了數字位置的概念,在數學上這個重要的貢獻應歸於兩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後來古鯿人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進,併發明瞭表達數字的1,2,3,4,5,6,7,8,9,0十個符號,這就成為我們今天記數的基礎。八世紀印度出現了有零的符號的最老的刻版記錄。

當時稱零為首那。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裡,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

這樣,不僅是數字符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麼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兩百年後,團結在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從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孫大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大帝國**成東、西兩個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王都獎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都非常繁榮,而其中特別繁華的是東都——巴格達,西來的希臘文化,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彙集到這裡來了。

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消化,從而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區,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用什麼方法可以將這些先進的數學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其優點遠遠超過了其他的計演算法,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6�1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2023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

至13世紀,在義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較接近而已,為使它們變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書寫方式,又有許多數學家花費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就是它們後來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最早是印度人發明的。當時數字的形體和現在的不同,經過幾百年的演變,有些數字才和現在的相似。起初只有9個數字,後來開始用“.

”表示“零”,以後改用“0”表示。這些數字大約在1200年前傳到阿拉伯,大約800年前又傳到歐洲。

歐洲人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以後又大發展變化,大約500前才變成象現在所使用的數字。

我國在2000多年前用算籌記數。算籌一般用竹籤或木棍製成。

起先也沒有零的記法,後來用空一位來表示,以後又改用“□”表示,大約700多年前已經改用“○”表示。

4樓:

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書法演變簡史:一、商至西漢1、甲骨文現存中國最古的文字。

誰能告訴我數字的由來及發展史

5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數字後來被阿拉伯人用於經商而掌握,經改進,並傳到了西方。

西方人由於首先接觸到阿拉伯人使用過這些資料,便誤以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造成了這一歷史的誤會。

後來,隨著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傳播,大家都都認同了“阿拉伯數字”這個說法,使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數字,實際上是阿拉伯人最早開始廣泛使用數字。傳到歐洲後,歐洲人非常喜愛這套方便適用的記數符號,儘管後來人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於習慣了,就一直沒有改正過來。

2023年,義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誌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

“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隨著歲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紀,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與應用。印度數字逐漸為全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傳來的印度數字,但他們當時忽視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功績,因而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個錯誤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

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後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數字是一種用來表示數的書寫符號。

不同的記數系統可以使用相同的數字。

西方人由於首先接觸到阿拉伯人使用過這些資料,便誤以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造成了這一歷史的誤會。

後來,隨著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傳播,大家都都認同了“阿拉伯數字”這個說法,使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數字,實際上是阿拉伯人最早開始廣泛使用數字。傳到歐洲後,歐洲人非常喜愛這套方便適用的記數符號,儘管後來人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於習慣了,就一直沒有改正過來。

6樓:匿名使用者

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後來被阿拉伯人掌握、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將這些 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以訛傳訛,世界各地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執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2023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比較先進,而且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

這一組數字在當時是比較常用的。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現代數字就是由這一組數字演化而來。

在這一組數字中,還沒有出現“0”(零)的符號。“0”這個數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時期才出現的。公元四世紀完成的數學著作《太陽手冊》中,已使用“0”的符號,當時只是實心小圓點“·”。

後來,小圓點演化成為小圓圈“0”。這樣,一套從“1”到“0”的數字就趨於完善了。這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鄰國家。   公元七到八世紀,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阿拉伯帝國在向四周擴張的同時,阿拉伯人也廣泛汲取古代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這些國家的科學著作。

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

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

  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數字後,很快又把它介紹給歐洲人。中世紀的歐洲人,在計數時使用的是冗長的羅馬數字,十分不方便。

因此,簡單而明瞭的印度數字一傳到歐洲,就受到歐洲人的歡迎。可是,開始時印度數字取代羅馬數字,卻遭到了**教教會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來自“異教徒”的知識。但實踐證明印度數字遠遠優於羅馬數字。

  2023年,義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誌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

“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隨著歲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紀,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與應用。印度數字逐漸為全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傳來的印度數字,但他們當時忽視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功績,因而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個錯誤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

書法的演變一般是指,書法演變歷史

霽雨若初 1 書法藝術產生於商代中後期的甲骨文,筆畫均為單線條,瘦挺有力,時露鋒芒。佈局多為縱行,行款錯落,大小變化,疏密有致。這些最早的漢字遺蹟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 章法 結字三要素。2 商周時期出現的金文或稱 鐘鼎文 整齊且筆畫粗壯,起筆 收筆及運轉比甲骨文圓潤,曲直變化豐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長,...

圖書的演變大班教案,圖書的演變歷史的 資料

1 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鉅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 亮點 2 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儘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

碗的歷史演變過程

up向上 碗的歷史演變過程 碗作為人們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製的碗,其形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多為圓形,極少為方形。不斷變化的只有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碗因為其體積較鍋 盂小而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