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本來帶竹頭
這個描述貌似不完善,加速度除了大小,應該還有乙個方向問題。通常討論乙個作上拋運動的物體,它始終受到重力加速度。
的作用,也就是說在運動過程中重力產生的向下的加速度不會變化,它的大小可以看做10m/s²。作豎直上拋運動。
的物體,具有向上運動的初始速度,這個初速與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它是在減速運動,即隨運動時間增加,向上運動的速度逐漸減小,最終它向上運動速度減少到0的時候,因為沒有向上的運動速度了,它也就到達它的向上的最高點,即使達到最高點,物體所受重力始終存在,重力加速度始終存在,所以物體開始按重力加速度方向從此點(最高點)向下作加速運動,直到落地。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受重力作用始終保持不變。
2樓:餘額太多
加速度是乙個變化量,是某兩點速度變化量與時間變化量的比值,某點的速度為零,不能代表另外乙個點速度也為零。
豎直上拋的最高點速度為零,但除高點以外的其它各點速度均不為零,因此,速度差並不為零。
不能把速度和加速度兩個概念搞混淆了。
3樓:工民建結構專業
加速度為10m/s^2是個約值。
眾所周知,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這個比值我們一般表示為g,g的值在地球的每一處都可能不同,約,通常在簡約計算時,取10n/kg.我們在這裡取其值為10計算。
假設,物體的質量為m,那麼其重力g=mg。在物體上拋的過程中,物體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可以得到mg=ma,故加速度a=g=10m/s^2.
而最高點速度為0,可以根據加速度的推導公式:設向上為正。則-2gh=v0^2-vt^2,h=(vt^2-v0^2)/2g
vt^2最小時,h取值最大。
而vt^2最小為0 故而以上命題得證。
4樓:巨蟹
因為垂直上丟擲的物體加速度的方向(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而物體初始運動的方向是垂直向上(與加速方向相反),因此物體是在做減速直線運動。當物體減速到零時,也就是物體到達了最高點。此時的物體所受的重力並沒有消失,其加速度仍然保持著向下方向的10m/s^2。
5樓:
加速度與受到的力有關,上拋物體總是受到重力,mg,產生重力加速度g。但是速度是0,向上的終結,向下的開始。如果有向上的速度,還會繼續向上,沒有到頂點;如果有向下的速度,說明已經向下運動了一定時間,不是最高點。
v=at。
在豎直上拋運動中,當物體到達最高點時( ) a.速度為零,加速度也為零 b.速度為零,加速度不
6樓:錘子
因為豎直上拋的物體只受重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ma
所以運動的全過程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即加速度一直保持重力加速度不變.即豎直上拋運動中,當物體到達最高時速度為零,加速度仍然為重力加速度g,故選:b
乙個做豎直上拋運動的物體,初速度為10m/s,求丟擲後3秒末物體的速度及物體的位置
7樓:榮望亭曹胭
以向上為正方向,初速度為10m/s,加速度向下,為-g=-10m/s^2
3s末的速度v=v0+at=10-10*3=-20m/s,即速度大小20m/s,方向向下。
s=v0t+。物體在丟擲點下方15m
俊狼獵英】團隊為您解答。
8樓:畢興於卯
取豎直向上的方向為。
正方向。v0=10m/s,t=3秒。
設丟擲後3秒末物體的速度是v,相對丟擲點的位移是s則由 v=v0-g*t 得。
v=10-10*3=-20
m/s負號。
表示速度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物體正在下落。
由 s=v0*t-(g*t^2
2) 得。s=10*3-(10*3^2
2)=-15公尺。
負號表示物體是在丟擲點下方15公尺遠處。
在豎直上拋過程中 當物體到達最高點時加速度是多少
9樓:理
加速度大小為g,方向豎直向下。
解釋: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物體只收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而f=g=mg,所以a=g,方向豎直向下。最高點時,速度為0.
10樓:匿名使用者
豎直上拋運動上公升過程是勻減速直線運動,當速度減到零時到達最高點,而物體受到有合力是重力,加速度是加速。
11樓:我們改變吧
只要不計空氣阻力,任何物體在空中任何位置加速度都是g.
一豎直上拋運動的物體,初速度為20m/s,則2.5s後物體的速度是多少?位於何處?物體經過多長時間後,其位置
12樓:買昭懿
後物體的速度:
v1=v0-gt=20-10*負號表示速度方向向下沒豎)位於消察弊到到頂點後下落的過程中。
其位置:h=v0t-1/拿族2gt^2=20*物體經過多長時間後,其位置在初始位置正上方15m處。
h2=v0t-1/2gt^2
15=20t-1/2*10*t^2
t^2-4t+3=0
t1=1,t2=3
將乙個物體以1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求物體所能上公升的最大高度?
13樓:網友
我對樓上的兩位解法很費解。豎直上拋最大高度,即速度到0時達到最大高度。初速度為10m/s 設g=10m/s² 所以速度到0m/s只需要1秒。
直接用[(v初+v末)*時間]/2即可 即 (10*1/2)m=5m
14樓:網友
豎直上拋的物體的運動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以加速度g(大小約為10m/s2 )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上公升過程,二是當速度減為0時做自由落體的下落過程。所以當物體的速度減為0時上公升的高度最高。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vt^2-v0^2=2gh,得到。
vt=0,v0=10時,h=(vt^2-v0^2)/2g=(0-10^2)/[2×(-10)]=5(公尺)
將乙個物體以1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求物體所能上公升的最大高度?
15樓:甲如雲甄鶴
假設重力加速度為10m/s^2
則可知當速度減到0時,物體上公升到最高處。
由乙個有用的推論可得,10^2-0^2=2×10×h,解得h=5m,所以物體上公升的最大高度為5公尺。
以初速度大小 v1 豎直向上丟擲一物體,落回到丟擲點時速度大小為 v2。已知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
16樓:網友
上公升時阻力與重力同向,a1=8/5*g,下降時阻力與重力反向,a2=2/5*g
上公升時間t1=v1/a1=5/8*v1/g , 下降時間 t2=v2/a2=5/2*v2/g
上公升和下降距離相同,v1*t1/2=v2*t2/2v1:v2=2:1
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
17樓:完千慶雨旋
上公升的最大高度為h=v0²/2g=45m
上公升的時間為埋乎t=v0/g=3s
上拋5s時,物體已經從最大高度下降了2s,下降距離y=gt²/2=20m
所以物體經過的路程為s=45+20=65m a正確。
總位移為x=45-20=25m向上。b正確。
下降2s時的速度v2=gt=20m/s 方向向彎虛悉下譽棗。
速度改變數δv=v2-v0=30-(-20)=50m/s,方向向上。c錯誤。
平均速度。v=x/t=25/5=5m/s.方向向上。d錯誤。
小球在輕杆上做豎直圓周運動小球過最高點最小速度為什麼是
小球在輕杆上做豎直圓周運動小球過最高點時 小球重力提供向心力 當小球有最小速度時 小球重力提供向心力 所以 最小速度近似看做0 公式 mg f支 v.v r 如果是0的話 那麼那根杆就挑著小球 停在空中 圓周運動就沒法進行了 你們 老師說能看作是0,只是想讓你們 與繩子拉著小球做圓周運動區別開 因為...
為什麼當斜斜拋的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外力全部消失小球會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
花魁 萬有引力。物理裡最基礎的力 重力。斜拋運動的最開始,是給物體一個斜向上的速度。為了方便研究,把物體的速度分為水平速度和豎直速度 假設物體不受任何力,那麼根據牛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事實呢,物體受到重力,重力豎直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豎直分速度逐漸減小,在最高點減小為零,重力繼續作用,最高點之...
為什麼豎直上拋運動可以看成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向下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因為丟擲的物體,只受一個重力影響,所以將速度分解,將初速度設為勻速直線運動,然後受重力作用,有向下的自由落體運動。老師這麼講,是為了更容易理解,你如果不理解,可以不分解考慮。就是勻減速也可以。 我不是學渣 取豎直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向上運動時即為與正方向同向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即為反方向的勻加速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