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近百年來,國際地質界的經典理論是美國學者創立的「地槽一地臺」學說。這個理論是2023年由赫爾首先提出,2023年丹納完善「地槽」概念,2023年修斯提出「地臺」概念。地槽一地臺學說的核心,是認為地殼由活動階段進入穩定階段以後就不再發展了。
中國中南礦冶學院陳國達教授,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考察,於2023年提出了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整的地殼構造及演化的新理論——「地窪學說」,在國際地質學界引起轟動。這一學說與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一起,同被列入世界《自然科學大事年表》,成為世界自然科學史上的大事。
成礦時代和地質歷史中成礦作用的演化
中國地殼形成演化概況
2樓:中地數媒
礦床形成與地殼演化有密切關係,因此認識地殼演化的基本特徵是闡述區域成礦作用的基礎。中國地殼演化大體可分為如下4個階段(程裕淇等,1994):
第一階段為古陸核形成階段。這時地殼是處於活動狀態,並在活動過程中將微小或較小型的矽鋁質地體聚合成規模較大的陸核,而物質組分的分異與富集則不明顯。在我國該階段主要發生在古太古代,如華北古陸核等。
第二階段為陸塊形成階段。這時期在相對穩定的古陸核周圍或之間的海槽中發生了火山噴發-沉積作用和沉積作用,並開始有物質組分的富集現象,當其褶皺隆起,將使古陸核不斷髮展與擴大,形成較大或巨大的穩定古陸塊(地臺)。這階段在我國主要發生於古太古代晚期至古元古代晚期,形成了華北地臺、揚子地臺等。
第三階段為陸緣發展階段。這階段在古陸塊周圍發生了不同規模的裂解或古陸塊之間發生碰撞、拼合等作用,並伴有岩漿活動與沉積作用,物質分異與富集現象明顯,形成了不同性質的活動帶與成礦帶。這階段主要於古元古代晚期至晚古生代或中生代早期,如秦嶺活動帶、天山-興安活動帶等。
第四階段為陸內變異階段。由於大規模海底擴張與洋殼俯衝使距陸緣很遠距離的大陸內部發生大型斷裂構造、岩漿活動和褶皺變形以及與它相關的成礦作用。該階段在中國主要發生在中生代中期以後,如中國東部地區。
上述4個演化階段表明,在中國地殼發展演化中存在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構造單元,即相對穩定的陸塊與相對活動的活動帶。它們不但有各自發生和發展的歷史,而且也產生各不相同的成礦作用,從而構成了兩種成礦的區域地質背景。它們之間雖然性質不同,但相互又有聯絡,並且在空間上呈一定規律分佈。
活動帶總是圍繞相對穩定的陸塊周邊發展,並受陸塊活動的侷限,而相對穩定的陸塊在其周邊活動帶演化中又遭受不斷地遷移與改造,以致陸塊不斷得到增生、擴大,所以穩定陸塊往往處於主體地位,並對構造格局與礦產分佈起到了框定作用。
沉積岩的地史演化
上地殼演化與成礦作用
地殼演化對成礦的控制
恆星演變過程,恆星的演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質量和太陽相當 或小點 的恆星 星雲 原恆星 主序星 紅巨星 行星狀星雲 白矮星 黑矮星 質量比太陽大的恆星 星雲 原恆星 主序星 亮星 紅巨星 超新星 中子星或黑洞 視質量而定,超大質量的變黑洞 質量相等於太陽的恆星 星雲 主序星 紅巨星 行星狀星雲 白矮星 黑矮星或行星狀星雲 星際氣體。質量相當...
東崑崙及鄰區岩漿 構造演化與成礦作用
中地數媒 從區域地史演化來看,本區有3次強烈的構造變形變質作用 岩漿活動與成礦作用,形成區域主要構造形跡與成巖成礦格局。一 太古宙 古元古代華北地臺基底的形成階段 研究區南部的華北地臺北緣克拉通基底是在新太古代原始陸核 集寧群 遷西群 的基礎上,於距今2500 3000ma期間形成的以烏拉山群 建平...
中國古代兵器演化及部分日本古代裝備問題,真心幫助者進
1我師傅說古代戰場資源有限,刀劍開鋒程度不高,再者都穿甲冑,所以基本是靠重量把人劈昏而非砍死,刀在設計上比劍有優勢,刀的重心比劍靠前,威力相對要大。你看古劍也不像現在的劍那樣輕薄 2看過一部日本記錄片對比這個問題,說是弓弩需要巨量的人數形成規模,也就萬箭齊發那種效果,日本人少,日本史上最大合戰貌似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