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團圓
從最新的觀測資料看,人們已觀測到的離我們最遠的星系是137億光年。也就是說,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從該星系發出,那麼要經過137億年才能到達地球。這137億光年的距離便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範圍。
再說得明確一些,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範圍,或者說大小,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以137億光年的距離為半徑的球形空間。當然,地球並不真的是什麼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個球體,只是限於我們目前的觀測能力,我們只能瞭解到這一程度。
所以宇宙沒有邊界,以我們的觀測能力決定了我們能看多遠,我們的觀測能力在發展,觀測的範圍也在變大。不過按照宇宙大**的理論,宇宙還在不斷的擴大。
茫茫宇宙無邊無際,其深邃讓人難以想象, 2023年4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一個天文研究小組,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巨大威力。經過2年多時間的周密觀測,並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科學處理,剔除了分佈在該方向上交迭在一起的400多個天體影象,終於"請"出了一個最古老星系,從它退行膨脹的速度高達光速的96.66%推算,它應處於137億光年的宇宙邊緣!
137億光年的距離實在難以比喻,連最快的光也要疾行137億年才能到達。 由此可見,這個最遠的星系也是宇宙大**後不久的天體,是極其珍貴的最古老的"宇宙化石",因為在探索宇宙起源、演化,宇宙早期歷史將有無可估量的意義。
宇宙不是無限的,或者說,我們所居住的這個狹義的宇宙並不是無限的。它的邊界在**、以何形式存在現在尚在爭論,但「我們的宇宙」不是無限的,這個觀點基本已經得到了認同。
現在一個觀點認為,在宇宙的邊緣時空是扭曲的,就是說你能無限接近它,但無法到達它。
至於廣義的宇宙,即「我們的宇宙」之外的宇宙是否無限,這個就說不清了,正如無法對夏蟲語冰,現在的人類科技對此還毫無認識,現在的研究尚未突破我們的宇宙這個範圍。
宇宙是無限的,但是是有界的.霍金理解的宇宙就象一個籃球一樣,你在球面上無法找到起點和終點,但它卻是有界的.就象很多天文學的書籍裡面都有介紹,如果看看斯蒂芬.
霍金的著作會明白得更多.
或者從大**理論裡可以得到,我們的宇宙仍然在膨脹之中,星系彼此仍然在退行,也就是我們所認識的宇宙仍然在膨脹,在延伸,在擴大,但還沒有到它的盡頭。
2樓:finlin風鄰
大**理論是現代宇宙系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宇宙學。與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歷程。
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根據大**宇宙學的觀點,大**的整個過程是:
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
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見元素合成理論)。
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相信科學,請看《時間簡史》。如果你信**可以去看《聖經》。
如果什麼都不信,那就不信好了。
因為所有的解釋要麼是一種霸道的宣佈,要麼是一種未經驗證的猜想。
如果你不是專門研究者的話,請繞道。
因為這注定是徒勞無功的事情,而且你對朋友或者家人問這類問題,會讓他們覺得很奇怪,或者很可笑。
4樓:匿名使用者
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邊無際的,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所以宇宙是無限的。宇宙的形成還沒有定論,最流行的一種學說是宇宙**學說。
宇宙有多大 宇宙有多大
5樓: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抄
徑大襲概是465億光年,直徑bai930億光年。但du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zhi到的宇宙直dao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6樓:幸運的尋尋蜜蜜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7樓:其儉義酉
宇宙只是一個
迷bai
它只會越想du`越循
環zhi
dao當然
迷的東西
肯定越想越迴圈
究竟宇宙有多大呢!至今
專沒人知道!科學家也不屬能回答你的問題哦!
人類以現在的科技
連自己地球的資料還不是掌握得很清楚
別說宇宙了
以後也許會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宇宙是屬於膨脹中的!
宇宙是怎樣形成的? 為什麼會有宇宙?
8樓:匿名使用者
宇宙的不斷膨脹
一般認為,宇宙產生於140億年前一次大**中。大**後,分子碰撞,併產生光、熱。大**後30億年宇宙,最初的物質漣漪出現。
大**後20億~30億年,類星體逐漸形成。大**後100億年,太陽誕生。38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開始逐漸演化。
大**散發的物質在太空中漂游,由許多恆星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這些物質構成的,我們的太陽就是這無數恆星中的一顆。原本人們想象宇宙會因引力而不再膨脹,但是,科學家已發現宇宙中有一種 「暗能量」會產生一種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脹。相對的,還有「暗物質」有巨大的吸引力。
大**後的膨脹過程是一種引力和斥力之爭,**產生的動力是一種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體不斷遠離;天體間又存在萬有引力,它會阻止天體遠離,甚至力圖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與天體的質量有關,因而大**後宇宙的最終歸宿是不斷膨脹,還是最終會停止膨脹並反過來收縮變小,這完全取決於宇宙中物質密度的大小。
理論上存在某種臨界密度。如果宇宙中物質的平均密度小於臨界密度,宇宙就會一直膨脹下去,稱為「開宇宙」;要是物質的平均密度大於臨界密度,膨脹過程遲早會停下來,並隨之出現收縮,稱為「閉宇宙」。
問題似乎變得很簡單,但實則不然。理論計算得出的臨界密度為5×8^-30克/釐米3。但要測定宇宙中物質平均密度就不那麼容易了。
星系間存在廣袤的星系間空間,如果把直到21世紀初所觀測到的全部發光物質的質量平攤到整個宇宙空間,那麼,平均密度就只有2×10^-31克/釐米3,遠遠低於上述臨界密度。
然而,種種證據表明,宇宙中還存在著尚未觀測到的所謂的暗物質,其數量可能遠超過可見物質,這給平均密度的測定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否真的小於臨界密度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不過,就目前來看,開宇宙的可能性大一些。
恆星演化到晚期,會把一部分物質(氣體)拋入星際空間,而這些氣體又可用來形成下一代恆星。這一過程中氣體可能越來越少(並未確定這種過程會減少這種氣體。)。
以致於不能再產生新的恆星。10^14年後,所有恆星都會失去光輝,宇宙也就變暗。同時,恆星還會因相互作用不斷從星系逸出,星系則因損失能量而收縮,結果使中心部分生成黑洞,並通過吞食經過其附近的恆星而長大。
(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形成恆星的氣體並不會減少而是轉換成其他形態。所以新的恆星可能會一直產生.)
10^17~10^18年後,對於一個星系來說只剩下黑洞和一些零星分佈的死亡了的恆星,這時,組成恆星的質子不再穩定。10^32年後,質子開始衰變為光子和各種輕子。10^71年後,這個衰變過程進行完畢,宇宙中只剩下光子、輕子和一些巨大的黑洞。
10^108年後,通過蒸發作用,有能量的粒子會從巨大的黑洞中逃逸出。宇宙將歸於一片黑暗。這也許就是開宇宙「末日」到來時的景象,但它仍然在不斷地、緩慢地膨脹著。
(但質子是否會衰變還未得到結論,因此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宇宙中的質能會不停的轉換。)
閉宇宙的結局又會怎樣呢?閉宇宙中,膨脹過程結束時間的早晚取決於宇宙平均密度的大小。如果假設平均密度是臨界密度的2倍,那麼根據一種簡單的理論模型,經過400~500億年後,當宇宙半徑擴大到21世紀初的2倍左右時,引力開始佔上風,膨脹即告停止,而接下來宇宙便開始收縮。
以後的情況差不多就像一部宇宙影片放映結束後再倒放一樣,大**後宇宙中所發生的一切重大變化將會反演。收縮幾百億年後,宇宙的平均密度又大致回到21世紀初的狀態,不過,原來星系遠離地球的退行運動將代之以向地球接近的運動。再過幾十億年,宇宙背景輻射會上升到400開,並繼續上升,於是,宇宙變得非常熾熱而又稠密。
在坍縮過程中,星系會彼此併合,恆星間碰撞頻繁。
這些結局也只是假想推論的。
近幾年來,一批西方的天文學家發表了關於「宇宙無始無終」的新論斷。他們認為,宇宙既沒有「誕生」之日,也沒有終結之時,而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大**中進行運動,迴圈往復,以至無窮的。 至於「宇宙無始無終」的新論是否正確,科學家認為,過幾年國際天文學界可望對此做出驗證。
加速膨脹
一個科學家小組使用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空間望遠鏡進行的最新測量顯示,宇宙的膨脹速度約為46英里(74公里)每秒·每百萬秒差距(更精確的數值為:74.3 ± 2.
1 (km/s)/mpc)。
浩瀚宇宙為天文學家的觀測和研究提供了無限可能。誰能想象,璀璨星空正在不斷遠離我們,終有一天會在我們眼中消失?然而,諾貝爾獎獲得者布萊恩·施密特指出,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實——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空間正在加大。
「這意味者大概百億年後的未來,絢爛的星空用肉眼再難觀測到,黑夜將一片空寂,大概1000億年之後,除了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所有星系都將相距遙遠各自飄離,人們看到的宇宙將空無一物。」
美國科學家日前表示,基於相關發現中所獲資料的計算產生了一個壞訊息,即宇宙可能會在數百億年後面臨一場災難。「如果你利用我們現在知道的所有物理學(知識)直接計算,這是個壞訊息,」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理論物理學家約瑟夫·利肯日前在美國科學促進會2023年年會上對**表示。美國科學促進會成立於2023年,是世界最大的科學協會之一,《科學》雜誌也由其出版。
利肯說,我們生活的宇宙並不穩定,科學界一直希望推算宇宙的長期穩定性,但這需要獲得希格斯玻色子和其他亞原子粒子的精確質量,最近的發現提供了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計算顯示數百億年後將有一場災難——「一個被認為會成為『替代宇宙』的小空泡將在某處出現,隨後逐漸膨脹並最終將我們破壞」。他認為,小空泡將以光速膨脹。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大 宇宙有多大
宇宙探索飛船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量子海洋 宇宙的大小是無法用常規的空間尺度來衡...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大 宇宙有多大
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宇宙探索飛船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宇宙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有兩層含義,一是宇宙的...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大 宇宙有多大
宇宙 一詞,最早大概出自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墨子 約公元前468 376 他用 宇 來指東 西 南 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 宙 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遠是近 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 是認識到的,還是未認識到的 總之是一切的一切。從哲學的觀點看。人們認為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