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藍藍藍
解答方法如下:
(1)設豎直向上的方向為正方向
上升過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w合=ma可知,h為物體達到的最大高度,積分的下限為0,上限為h;
(2)下降過程: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w合=ma可知,
v為物體返回地面時速度值,積分的下限為h,上限為0。
2樓:吉祥如意
(1)設豎直向上的方向為正方向
上升過程: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w合=ma可知
h為物體達到的最大高度
積分的下限為0,上限為h
(2)下降過程: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w合=ma可知
v為物體返回地面時速度值
積分的下限為h,上限為0
3樓:匿名使用者
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mg-k*m*(v^2)=m*(dv/dt) <1>解這個微分方程,得到其通解;再代入初始條件: v(t=0)=v0 <2>
確定通解中的積分常數,就得到物體上升運動速度(速度為時間的函式表示式)
類似的,對下落過程,列出:mg-k*m*(v^2)=m*(dv/dt),結合初始條件v(0)=0可以得到下落過程中物體的速度表示式。
高一物理力與平衡,高一物理 物體受力與平衡
1 f umgcosa 物體上滑過程中,將重力沿著斜面方向,和垂直與斜面分解由 垂直於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可算出支援力n mgcosa 由摩擦力公式可得f un umgcosa 2 f合 mgsina umgcosa 滑塊上滑過程中,受斜面支援力,摩擦力,重力三個力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於斜面分解後,可知垂...
高一物理 一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
這個通過相同位移所用時間之比物理課上應當有講才對呀。對於初速為0的均加速直線運動通過相同的位移所用時間之比是1 根號2減1 根號3減根號2 根號n 根號n 1.第二問可以利用第一問結論 直接得出1 根號3減1 根號6減根號3.平均速度就是位移除以時間。整個題就用到一個公式1 2at 2 s 1 2 ...
一物體放在平面鏡前5米處,若將平面鏡向物體移近1米,則在鏡中看到物體兩次像之間的距離為A 1米
手機使用者 物體放在平面鏡前5米處,所以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5米,則像與物體間的距離為5米 2 10米 若將平面鏡向物體移近1米,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為4米,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為4米,像與物體間的距離為8米,物體的位置未變,說明像向物體移動了2米,可知在鏡中看到物體兩次像之間的距離為2米 故選b 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