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生活如歌
讀進來的都是低電平,0
因為p2,2引腳輸出低電平時,其輸出的電路中有一隻電晶體已經被控制導通,接到gnd,因此p2.3也會被拉低,當讀入時,p2.2,p2.3讀入的應該是低電平。
以上沒經過實現,不完全正確。最好試一試。但這樣實際沒什麼意義呀。
2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低電平。
原因很簡單,51的io的特點是弱上拉。意思就是高電平驅動能力弱,低電平驅動能力相對較強。
兩個連在一起就是都變成低電平。
3樓:匿名使用者
這也得看微控制器i/o口的內部結構,如果上拉加對地一個mos管結構的話那你這樣做讀取的全為0,因為mos導通後的電流有20ma,而上拉能力只有幾十薇安,所以讀取全為0,
如果是推輓輸出,也就是i/o結構是兩個mos,對電源和低各一個,你那樣接io口有可能會損壞,應加限流電阻
4樓:為什麼有世界
讀引腳的話,肯定都是低電平。但51的io口讀取埠時是讀取內部的暫存器的,所以要看你用的指令是讀埠的指令還是讀引腳指令。如mov是讀埠,那麼p23就讀出為高了。
io口的結構是這樣,具體你要自己做個實驗看各種指令讀出的實際情況。請檢視微控制器的io口邏輯電路圖
微控制器一個引腳輸出高電平,另外一個引腳輸出輸出低電平,如果這兩個引腳接在一起。應該沒事吧。
5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微控制器?不同微控制器結果不同。
主要看輸出高的引腳內部結構。51這類弱上拉的沒事,電平會被拉下來;有電流輸出能力的,有可能會燒。
沒見過這麼接的,說說你想要什麼功能。另外,確記說下微控制器型號
6樓:
有事,嚴重的話會燒掉引腳的。如果非接在一起,中間要串個限流電阻。
這樣接有意義嗎?
7樓:匿名使用者
很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接,一個io口搞不定嗎?
微控制器復位電路(高低電平復位分別)
8樓:柔情西瓜啊
當微控制器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低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通過電阻對電容充電,充滿電時rst為高電平。正常工作為高電平,低電平復位。
當微控制器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高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負極通過電阻對電容放電,放完電時rst為低電平。正常工作為低電平,高電平復位。
微控制器的復位引腳rst(全稱reset)出現2個機器週期以上的高電平時,微控制器就執行復位操作。如果rst持續為高電平,微控制器就處於迴圈復位狀態。當微控制器處於低電平時就掃描程式儲存器執行程式。
擴充套件資料
基本結構
1、運算器
運算器由運算部件——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 logical unit,簡稱alu)、累加器和暫存器等幾部分組成。alu的作用是把傳來的資料進行算術或邏輯運算,輸入**為兩個8位資料,分別來自累加器和資料暫存器。
2、alu能完成對這兩個資料進行加、減、與、或、比較大小等操作,最後將結果存入累加器。例如,兩個數6和7相加,在相加之前,運算元6放在累加器中,7放在資料暫存器中,當執行加法指令時,alu即把兩個數相加並把結果13存入累加器,取代累加器原來的內容6。
3、運算器有兩個功能:
(1)執行各種算術運算。
(2)執行各種邏輯運算,並進行邏輯測試,如零值測試或兩個值的比較。
(3)運算器所執行全部操作都是由控制器發出的控制訊號來指揮的,並且,一個算術操作產生一個運算結果,一個邏輯操作產生一個判決。
4、控制器
控制器由程式計數器、指令暫存器、指令譯碼器、時序發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組成,是釋出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協調和指揮整個微機系統的操作。其主要功能有:
(1) 從記憶體中取出一條指令,並指出下一條指令在記憶體中的位置。
(2) 對指令進行譯碼和測試,併產生相應的操作控制訊號,以便於執行規定的動作。
(3) 指揮並控制cpu、記憶體和輸入輸出裝置之間資料流動的方向。
5、主要暫存器
(1)累加器a
累加器a是微處理器中使用最頻繁的暫存器。在算術和邏輯運算時它有雙功能:運算前,用於儲存一個運算元;運算後,用於儲存所得的和、差或邏輯運算結果。
(2)資料暫存器dr
資料暫存器通過資料匯流排向儲存器和輸入/輸出裝置送(寫)或取(讀)資料的暫存單元。它可以儲存一條正在譯碼的指令,也可以儲存正在送往儲存器中儲存的一個資料位元組等等。
(3)程式計數器pc
pc用於確定下一條指令的地址,以保證程式能夠連續地執行下去,因此通常又被稱為指令地址計數器。在程式開始執行前必須將程式的第一條指令的記憶體單元地址(即程式的首地址)送入pc,使它總是指向下一條要執行指令的地址。
(4)地址暫存器ar
地址暫存器用於儲存當前cpu所要訪問的記憶體單元或i/o裝置的地址。由於記憶體與cpu之間存在著速度上的差異,所以必須使用地址暫存器來保持地址資訊,直到記憶體讀/寫操作完成為止。
硬體特性
晶片1、主流微控制器包括cpu、4kb容量的ram、128 kb容量的rom、 2個16位定時/計數器、4個8位並行口、全雙工串列埠行口、adc/dac、spi、i2c、isp、iap。
2、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現模組化。
3、微控制器可靠性高,可工作到10^6 ~10^7小時無故障。
4、處理功能強,速度快。
5、低電壓,低功耗,便於生產行動式產品。
6、控制功能強。
7、環境適應能力強。
9樓:匿名使用者
圖1應該是低電平復位,圖2是高電平復位
10樓:匿名使用者
圖1是低電平 判斷電容的阻抗遠小於電阻的阻抗,電容分得的電壓很小(低於1.8v)因此是低電平。
圖2是高電平 判斷電容的阻抗遠小於電阻的阻抗,電阻分得的電壓很大(高於1.8v)因此是高電平。
11樓:做而論道
51微控制器要求的是:高電平復位。
圖2是51微控制器的復位電路。
圖2電路,在上電的瞬間,電容器充電,充電電流在電阻上形成的電壓為高電平(可按照歐姆定律來分析);
幾個毫秒之後,電容器充滿,電流為0,電阻上的電壓也就為低電平了,這時,51微控制器將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圖1是用來產生低電平復位訊號的。
12樓:衝鋒陷陣
微控制器的復位引腳rst(全稱reset)出現2個機器週期以上的高電平時,微控制器就執行復位操作。如果rst持續為高電平,微控制器就處於迴圈復位狀態。當微控制器處於低電平時就掃描程式儲存器執行程式。
圖一:當微控制器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低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通過電阻對電容充電,充滿電時rst為高電平。正常工作為高電平,低電平復位。
圖二:當微控制器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高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負極通過電阻對電容放電,放完電時rst為低電平。正常工作為低電平,高電平復位。
13樓:匿名使用者
圖一是低電平復位。
微控制器採用高/低電平復位,在晶片製造時就已經決定,具體復位方式要參照晶片規格書。通常同一系列的晶片其復位方式相同。
電容和電阻上電瞬間可這樣理解,上電前電容上沒有儲存電荷,上電瞬間電容上電壓為零,相當於短路,電源電壓全部加在電阻上。隨後電容充電電壓逐漸升高,最後升至電源電壓,完成復位。因此電容接電源負則為低電平復位,接電源正則為高電平復位。
光耦TLP521,兩端的電壓可以一邊接3 3V,一邊接5V嗎?如果不行,什麼光耦可以
神級人氏 光耦兩邊只有光的聯絡,就是做電隔離用的,所以兩邊供電完全可以採用不同電壓。tlp521的led在10ma時最大壓降1.3v,用3.3v是可行的。光耦 光耦合器 opticalcoupler,英文縮寫為oc 亦稱光電隔離器或光電耦合器,簡稱光耦。它是以光為媒介來傳輸電訊號的器件,通常把發光器...
求用51微控制器串列埠方式0接兩個74LS164顯示數碼管
狂春桖 74hc164串列埠顯示實驗 proteu pbg 2012 6 11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char code table sbit k1 p3 6 加鍵定義 sbit k2 p3 7 減鍵定...
從一座大山的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怎樣才能保證隧道在中間準確無誤地接通呢
不忘初心 在隧道進出口各定一個固定點,各自確定掘進方向。每掘進一點就用經緯儀校正方向。哪怕是彎曲隧道,都可以根據測量的偏角法確定掘進方向。標高也是用水準儀來控制。確定掘進路線的方位角,後頭用鐳射打著那條直線,按鐳射照的方向掘進。1.貫通測量是坑道施工中和貫通後的測量,包括平面貫通測量和高程貫通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