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扎馬尾的小馬駒
想要達到目的的方法有很多種,而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達到完勝則是最聰明的方法,因此《孫子兵法》中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
一、不戰而屈人之兵
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的是在戰爭中,讓敵方的軍隊喪失了戰鬥的能力,無力反抗,從而達到我方勝利的目的,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辦法。
從這一句軍事理論所包含的含義來看,體現了對待事物的解決方式有多種多樣,而從中選擇一種己方損失最小卻獲得最大的勝利才是最明智的抉擇,否則折敵一千自損八百是兩敗俱傷,並非明智之舉。
二、方式方法
不戰而屈人之兵講究方式方法。心理戰術:講究攻心計。
指雙方作戰時,從心理方面進行勢力的碾壓,強勢,從而造成敵方的恐懼心理,造成軍心不齊而潰敗。挑撥法:指從敵軍內部進行暗殺、讒言等手段,讓敵軍內部的優秀人員地位受到威脅,從而使敵軍的人才優勢得到打壓。
漁翁之利:指雙方作戰牽扯入第三方,誇大其餘兩方對彼此的威脅之大,從而導致其餘兩方挑起戰爭,而我方則隔岸觀火,待兩敗俱傷之時坐收漁翁之利。
三、啟示
為人處事都講究謀略,而想要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方法,最明智的便是不費一兵一卒,獲取最後的勝利。國與國之間的交戰如此,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處理亦如此。當然,為人處事不可能事事都如此謀略,但起碼要做到自身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智取而不是硬碰硬。
綜上所述,這就是《孫子兵法》中為什麼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不僅是一種謀略,更是一種智取,自身的能力足夠強大且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到,這樣才能達到完勝的目的。
2樓:林子裡的奇葩
古代,軍隊的實力主要就是體現在軍隊人數上,國家的實力也是體現在人數上,所以如果能沒有損失的獲取勝利,這才是最厲害的,可以擴大自己的實力。
3樓:在西湖滑滑梯的櫻桃
孫子追求以全圖之,能用謀略解決的堅決不動武。武力作為最後不得已的一種手段。我們的目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在利益爭奪時得不償失,保全自己是首先要考慮的,攻擊別人是不得已的手段。
4樓:難掩的喜
因為這是一種折損對方很好的手段,可以極大的提高打仗的成功率。
孫子兵法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什麼意思?
5樓:蝸牛桃夭
出自《孫子兵法·謀輪並攻》,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通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
孫子兵法·謀攻篇。
春秋末年 孫武。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仿老之;全軍為上,破軍。
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
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
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臘大跡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
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孫子兵法是怎樣論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
6樓:網友
在孫子兵法看來用兵打仗要戰勝敵人作為行動的目的,但是戰勝敵人具有上、中、下三策: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實際運用上,可分為兩個範疇、四個層次。「伐謀」和「伐交」屬於「不戰」思維;「伐兵」和「攻城」屬於「慎戰」思維。其一,「上兵伐謀」是指依靠謀略運用,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綜合運作,不待對立雙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決爭端。
其二,「其次伐交」是指或餘當矛盾已經顯現時,動員本國和有關國家的力量,顯示決心,造成壓倒優勢或力量制衡,輔之曉以利害,經過折衝與妥協,達到不訴諸武力而達成戰略目的。其三,「其次伐兵」是指動用部分軍事力量,在敵方政治、經濟重心之外解決敵人,以便把戰爭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其四,「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項努力無效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即攻取敵方戰略要地乃至全部領土。
必須承認,在軍事對抗中,完全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局,即使處於優勢與主動地位的一方,也是不容易實現的。 手睜因此,善於用兵的人,使敵人屈服而不是靠戰爭,攻取敵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滅敵國而不是靠久戰,用完善的計策爭勝於天下,兵力不至於折損,卻可以獲得全勝,這就是以衫薯滾謀攻敵的方法。 還是這一句,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出兵就讓就讓敵人投降。
「不戰而驅人之兵」是什麼意思,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什麼意思?
不戰而屈人之兵 語出 謀攻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必以全策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善於用兵的人,降伏敵人的軍隊,卻不用硬打 必定要用完善的計策爭勝於天下,所以兵力不至於折損,卻可以獲得完全的勝利,這就是計劃進攻的法則。小議 不戰而屈人之兵 孫子,春秋後期齊國人,曾隱居於...
為什麼中國有孫子兵法仍然打不過北方蠻族
你說打不過就是打不過麼?整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北方的蠻族只能在貧瘠的土地上呆著,民族換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中原的統治階層一直比較穩定,漢族一直霸佔著整個亞洲最好的土地。真的打不過北方蠻族然後蠻族們還繼續在大北方吃草,他們是腦殘嗎?大部分時間中原政權都是吊打周邊的,別說蠻族,就是周邊的國家一樣捱揍。漢族...
我國有著名的《孫子兵法》,他為什麼會被譽為「兵學鼻祖」
中國古代有許多著名的軍事家,他們也創作了許多有關軍事,兵法的著作。但為什麼在這些著作中 孫子兵法 被譽為 兵學鼻祖 讓我們一起來具體地瞭解一下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 為春秋時期吳國將軍孫武所作,又稱 孫武兵法 孫子兵書 孫武兵書 吳孫子兵法 等,它是中國發現並儲存下來的最早的兵書,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