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跳玲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採訪者,我是被採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裡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閒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裡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閒書。
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著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也不疼,可大了那次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閒書。怎麼辦呢?
放了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乙個地方看閒書。我看的閒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閒書的,為什麼呢?
苗苗你說說,文章怎麼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感謝真事。
季羨林:嗯,你再說說,從技術上講,怎麼才能寫得通順呢?
苗苗:得多看點兒課外書。
我小時候,跟我乙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麵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閒書藏到缸裡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乙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乙個文理貫通。
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乙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
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乙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
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裡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課文以什麼形式寫的
2樓:網友
本文為略讀課文,是一名小學生對季老的訪談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這一老一小,乙個是德高望重、學有建樹的著名學者,乙個是剛開始求學的小學生。他們倆在年齡、閱歷、學識上有著巨大的懸殊,卻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就閱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
季老指出: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要努力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還要進行古詩文積累。這些不僅使苗苗受益,也使讀者受到啟發。
在兩者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氣與禮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親切幽默、平易近人,還有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與深深關愛。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二是繼續開展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為口語交際、習作打好基礎,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
又被註冊 你愛做夢嗎?我愛做夢,幾乎時時都在做夢,我做的夢有很多,比如天使,魔發師,天才,超人,美少女戰士,小鳥,寵物,自己手中的毛戎娃娃,天上的星星 我在看到有中國有些地方的女孩因為缺水全家只用一盆洗臉水時,我也是個女孩呀,我們都那麼愛漂亮 我就在想,我現在多麼幸福,我就像一個天使一樣幸福,所以我...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使我們得到什麼和什麼啟示
小苗和大樹的對話 使我們得到 怎樣讀書 和 我們在學習上不能目光短淺,做井底之蛙,要虛心納諫 的啟示.我們不能目光短淺,做井底之蛙,要虛心納諫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使我們得到什麼和什麼的啟示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是一名小學生對季老的訪談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這一老一小,一個是德高望重學有建樹的...
小鳥與榕樹的對話作文,小鳥與榕樹的對話205字作文
個屋子的燈的開關,亮了。我鬆了口氣。突然想起了敲門聲,我已經,想不做聲,忽然想起電視裡說有的小偷先是敲門,如果沒有人就入室盜竊。怎麼辦?怎麼辦?我慢慢走過去問 誰啊?我儘量放平心態,對方沒有迴音,只是敲門,是不是想等我開門再把我幹掉?如果不開門,他一定會用什麼方法進來啊!我心生一計 爸,不知道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