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 甲獨做要12天才能完成!
假設:總工程量=a
甲每天完成的工程量=x
乙每天完成的工程量=y
因為:a=8*y
a=2*x + 4*(x+y)
所以:a=12x
2. 甲堆原有沙子64噸。
假設:甲原有沙子量=x
乙原有沙子量=y
因為:x:y=8:7
y+6)-(1-1/4)*x=14
7/8*x+6)-3/4*x=14
x=64噸。
3. 甲=2000元。
乙=2400元。
丙=3600元。
2樓:匿名使用者
1.甲一天做1\8 1\8*2=1\4 1-1\4=3\4 (3\4)\4=3\16 3\16-1\8=1\16
1\(1\16)=16天。
答:需要16天。
2.解設一份(8:7的一份)為x
7x+6)-(8x*(1-1\4))=147x+6-6x=14
x+6=14
x=88*8=64噸。
答:甲堆原有沙子64噸。
3樓:何永廠
甲單獨做12天完成。第二個問題答案是甲堆64乙噸、堆56噸。希望你滿意。
4樓:匿名使用者
1. 甲獨做要12天才能完成!
假設:總工程量=a
甲每天完成的工程量=x 2.解設一份(8:7的一份)為x(7x+6)-(8x*(1-1\4))=147x+6-6x=14
x+6=14
x=8 8*8=64噸。
答:甲堆原有沙子64噸。
乙每天完成的工程量=y
因為:a=8*y
a=2*x + 4*(x+y)
所以:a=12x
5樓:革命尚未成功
解:(25-16÷2)÷1/6=102(個)∴學校閱覽室有102個座位。
6樓:匿名使用者
(25-16)÷1/6
54個。學校閱覽室有54個座位。
7樓:匿名使用者
又來25人,有16人和人合坐,說明,來9人正好坐滿,那麼9除以(1/6)=54人。
8樓:sunset腐朽
1、有16人每兩個人合坐在一個座位,就是說多了8個人。
25-8=17,就是走掉的1/6的人數,所以原來有102個人,即102個座位。
9樓:匿名使用者
解:設租了x輛專用車。
22x-4=128
22x=132
x=6 答:6輛。
10樓:匿名使用者
畫圖依據,弟弟在出發後3分鐘時走了。
60×3=180(米/分鐘)
然後返回,速度為。
60×米/分鐘)
180÷90=2(分鐘)
第5分鐘時,弟弟到家,取作業用1分鐘,第6分鐘時出門中跑步追趕哥哥,直到校門口追上哥哥。
從圖上看,第5分鐘時,二人相距300米。
出發後,第6分鐘二人相距最遠,因為哥哥已經走了6分鐘,而弟弟剛取過作業從家出發,相距360米,60×6-0=360(米)
第6分鐘時兩人相距360米,用這個距離除以兩人的速度差,就是弟弟追上哥哥用的時間,再加上之前的6分鐘,就是從兩人同時出發到弟弟追上哥哥時的時間。
360÷(90-60)+6=18(分鐘)
他們家與學校的距離是:
60×18=1080(米)
11樓:靈魂王子的心痛
解:2.由圖中可以看出,哥哥的路線圖是正比例影象,說明它的速度不變,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3.弟弟影象過幾個點(0,0)→(3,180)→(5,0)→(15,900)這些線構成的折線就是弟弟的路線示意圖。
4.由圖中看,第五分鐘時,哥哥弟弟相距300米,第六分鐘兩人人相距最遠,最遠為360米。畫出圖看他們在縱座標的方向上差的最多的時候就是距離最遠的時候。
弟弟跑步的速度為60*(1+50%)=90米/分,那麼根據題意,出發三分鐘後,弟弟和哥哥一起走了60*3=180米然後弟弟跑步返回再追上哥哥,設這個過程用的時間為t分鐘 ,那麼60t= 90(t-180*2/90)
解得t=12
則弟弟追上哥哥在第12+3=15min時。
12樓:真de無上
設 哥哥之後用t分鐘到校門口,家裡距學校s米。
3分鐘行程 60*3=180m
s=180+60t
s=(t-1)*60*(1+50%)-180t=15
s=1080
在第5分鐘時,兄弟二人相距300,出發後,第6分鐘兩人相距最遠,360
1)速度不變,時間和路程成正比。
3)第18分鐘 弟弟追上哥哥。
13樓:賴
弟弟比哥哥多走了3*60*2=360米。
但他們同時到達校門口,所用的時間相同,由此可列出等式,設家裡到學校的距離為s
弟弟跑步的速度:60(1+50%)=90米/分3+60/90+1+s/90=s/60
於是s=840米。
弟弟第3+60/90+1+840/90=14分鐘追上哥哥。
14樓:求神饒恕
第五分鐘兩人相距300米,第六分鐘相距最遠,360米。弟弟在第15分鐘追上哥哥的。
15樓:littlebee的生活錄
第一個:弟弟回家取作業時速度加快為60*(1 50%)=90米/分,再次回家需要60*3/90=2分鐘,此時剛好用去5分鐘,而哥哥已離家60*5=300米遠,故兄弟兩人相距300米。第二個是360米,手機黨,不好寫解釋,就是6分鐘時相距最遠。
16樓:飄飄落葉
×元)24+10=34(元.2-25=元)次)
1÷8×4=元)元)元)
不知道對不對。
17樓:匿名使用者
已知表面積為平方分米,底面積為19平方分米,則。
側面積= 平方分米。
已知底面周長為分米,則。
高=側面積÷底面周長= 分米。
那麼,體積=底面積×高=19× 立方分米。
方程:設該長方體底面邊長分別為a,b,高為c,則由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平方分米,得一方程:
2*(ab+ac+bc)=
又由長方體的底面積是19平方分米,又得一方程:
a*b=19...
再由長方體的底面周長是分米,再得一方程:
2*(a+b)=
2*(ab+ac+bc)=
a*b=19...
2*(a+b)=
把方程①變形為:2ab+c*2*(a+b)=
再把方程②、③代入④即得c=分米,所以該長方體體積v=a*b*c=(a*b)*c=19*立方分米。
18樓:匿名使用者
設底邊 長 a 寬 b 高c
2*(ab+ac+bc)= 1ab=19 22*(a+b) =3由1得:
ab+c*(a+b)= 4由3得: a+b=8.
8 5將2 和5代入 4: 19+c*
96那麼 c = 體積 abc= 19 * 32.
3老了公式沒記錯就這樣。
小朋友不會可以問老師嗎,記得帶單位哦。
19樓:匿名使用者
表面積去掉兩個底面是側面積,側面積除以底面周長就等於長方體的高(
分米。19*立方分米。
體積是立方分米。
20樓:匿名使用者
底面積的比是4:1
若兩個等高那麼體積比則應該為4:1/3
實際為一個圓柱與一個圓錐體積的比是4:3
3/ 1/3=9倍。
擴大了9倍。
那麼圓柱的高一定是圓錐的1/9
21樓:匿名使用者
圓柱體的體積公式:體積=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體的體積公式:三分之一底面積乘高。
設圓柱高為h,則:
圓錐體的體積/圓柱體的體積=4/3=4*得h=
所以圓柱的高是釐米。
22樓:匿名使用者
設圓柱底面積就是4,圓錐底面積為1,則圓錐體積為v=1/3sh=1/3×
因圓柱與圓錐體積比4:3,則設圓柱高為x,則4x::3,利用比例基本性質,算出圓柱高為釐米。
23樓:匿名使用者
解:我們已知等底等高的圓柱體與圓錐體體積比為3:1由已知v圓柱÷v圓錐=4:3
s圓柱×h圓柱)÷[1/3)×(s圓錐×h圓錐)]=4:3∴(s圓柱×h圓柱)÷(s圓錐×h圓錐)=4:9∵s圓柱:s圓錐=4:1
h圓柱÷h圓錐=1:9
h圓錐=h圓柱=
數學應用題,數學應用題
設經過x分鐘後,甲 乙兩人第一次行走在同一邊上,也就是所此時甲剛剛從一條邊上走到這一邊上,而乙此時至少要在這條邊上,一種極限狀態為,打個比方,甲走到e點,而此時乙恰好經過a點向ab走,但也可能乙在ae上走著 每邊長為2000 5 400米 在這種條件下可得 46x 800 50x 400 解得4x ...
數學應用題!!數學應用題!! 幫忙!
1 甲乙各有10張紙,甲給乙多少張可以使乙的紙張數比甲多50 列算式 乙比甲多50 就是乙是甲的倍。那麼一共有紙10 10 20張。甲為1倍數。那麼甲有紙20 1 張。甲需要給乙10 8 2張。2 ab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a車每小時行40千米,b車每小時行60千米,行駛1小時48分,輛車還相...
小學數學應用題,小學數學應用題
海陸風 28除以4 5 35千克 如果把兒童看作1,水是4 5,其它1 5.如果把水看作1,那麼其它的1 5怎麼辦?所以不可以 小孩水分為28千克,佔體重4 5,28 5 4 35 根據題意,兒童的體重是水和其它物質組成的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單位 1 其中,水佔了 1 的4 5,其它的佔了1 5.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