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羽毛和翅膀
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線上
剛剛經歷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場大考驗——中考,對初三一年的學習生活依然記憶猶新,那是繁忙而又令人充滿期待的一年,這一年,確實教會了我很多,我懂得了只有真真切切地付出過才會有令人欣慰的收穫。初三的苦,苦得刻骨銘心,初三的甜,甜得令人陶醉。
然而,隨著中考的落幕,我知道,我的人生已經開始了一段新的征程,過去九年的學習生涯都將告一段落,開始的,是一段全新的旅程,沒有以前的輝煌,也沒有以前的遺憾。
現在,此時此刻,在我即將邁入高中校園的時刻,我,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線上。
我無數次設想過我的高中生活,充實,滋潤,欣喜,也會有痛苦,也會有不適應。我知道,高中的學習與初中有很大的差別,知識面之廣,知識量之大,抽象思維的加重,三觀的形成,應用能力的增強,這一切,必將是我要克服的,從初中到高中,必定會有一個適應期,而我要讓這個適應期儘量地縮短縮短,再縮短。這就是一個心裡調節的問題,也就是一個定位的問題。
定位,有許多種。在億萬公民中,我們要通過高中課程的學習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員,我們以後可能會成為一名教師,或醫生,或經理,或公務員。這是我們的職業,這也是我們為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所出的力,所要盡的義務。
在同齡人中,與小學、初中不同,我們不能以全體同齡人為參照物件,我們要以重點中學的學生以及一般普通高中的佼佼者為參照物件,這樣我們才能看到競爭,才能懂得「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的含義,這樣,我們才能把目光放遠,才能使我們把正自己的人生之舵,揚帆遠航。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比較之後發現差距,我們就會盡量去減小差距,甚至讓它成為一種超越,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會有成效,才會有節節攀伸的勢頭,才會在同齡人的共勉中尋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摸索到高中的學習思路。
高中,確實是一個全新的環境,我們不能沉迷於過去的「高分」,這樣會讓我們經不起打擊,不能沉迷於眾人讚賞的眼光,我們也要學會接受「批評」,適當的調整心理狀態,調節自己,才能使學習更上一層樓。除了在億萬公民與同齡人中定位,我們還需要在每個不同的學習階段定位。學習過程可以劃分為一個個學習階段,每一個學習階段都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結束。
所以做好總結是必不可少的。像階段測試一樣,階段性的總結讓我們給自己在定一個目標,一個更具針對性的目標。讓我們及時地瞭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與學習狀態,及時地定好位,開始下一階段的學習。
這種定位幫助自己擺正現在所處的位置,有的放矢地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樣看來,定位時非常重要的,定好位、定準位則是重中之重。然而定位的關鍵在於立志。立什麼志,如何立志,都是我們要明確的。
立志是人的根本。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做一個完人,一個完人就必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麼。立志決定著一個人的行動方向,統率著一個人的意氣盛衰。
所以,立好志,才能成大業。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樑之才,我們一定要為社會,為國家獻計獻策。所以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個存大志的高素質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立遠大之志,不能只圖眼前。
我們只有把目光放遠,才能看到我們的大志,看到祖國的未來。我們要自信,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潛能。立志須持久,我們必須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實實,安排好人生的節奏,不把人生的步子走亂。
相信水滴石穿, 即使現在看來希望渺茫,但只要我們不怕困難,步步攀登,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我們會實現大志。到那時,我們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這就是我對還未開始的高中生活的一些想法,這只是想象,也許高中的學習會比我想象的要難許多,但是,不管怎麼樣,我會昂首挺胸地走下去,不管前方有多少荊棘,因為相信,遠方有美麗的天空。
2樓:煢煢孑立
暈,又是一個快開學沒啃好作文的孩子........
該不該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對嗎 觀點是什麼 用科學理論來說明
這個沒有該不該吧。有條件就選擇好的教育環境,但也不能忽視自身學習態度,畢竟小的時候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學到的東西是差不多的。 凰北月 你的問題不夠明細!該不該輸在起跑線上!在 起跑?目標概念?從學?從事或何專業,孩子意向,父母心聲。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py彭彭 當你有了孩子...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怎樣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一直覺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應該是某個早教機構炒作出來的廣告詞,它利用家長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心理來創造焦慮感來達到把家長的錢包掏空的目的。至於孩子怎麼看?家長和教育機構壓根就不在乎,雖然它們天天喊著 一切為了孩子。所以才會有那種花300塊和外國人說40分鐘話,卻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的孩子。所以才有那種...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對嗎 觀點是什麼 用科學理論來說明
唯愛熱巴 根據這個問題的話,就是在一個美國心理學家他用實驗證明,這個實驗呢,是雙生子爬樓梯,這兩個雙生子是不同年齡段開始學習爬樓梯,一個孩子是48周開始學習,而另一個孩子呢,他是晚了6周從53周才開始學習爬樓梯。那個48周的孩子呢,每天練習10分鐘,連續了6周,而那個53周的孩子他僅用了兩週就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