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爾形容詞義:
1、形聲字。本義:窗格花紋。後引作薾。華盛的樣子。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詩·小雅》。毛傳:「爾,華盛貌。」
2、近。通「邇」。
慼慼兄弟,莫遠具爾。——《詩·大雅》
爾上敦黍於筵上右之。——《儀禮·少牢饋食禮》
公降立於阼階之東南,南鄉爾卿。——《儀禮·燕禮》
名相近者相遠也,實相近者相爾也。——《周禮·地官·肆長》
士不信愨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爾也。——《荀子·哀公》
3、淺近。
4、代詞義:
1、第二人稱代詞,你。
爾為爾,我為我。——《孟子》
爾安敢輕吾射。——宋·歐陽修《歸田錄》
2、您;你們。通常放在關係詞「所」之前。如爾曹:你們大家。
3、那。
爾夜風恬月朗。——《世說新語》
4、這個;此。
問君何能爾。——晉·陶淵明《飲酒》
5、如此;這樣。
爾毋從從爾。——《禮記·檀弓》
助詞義:
1、形容詞、副詞的詞尾,相當於「然」。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論語》
2、相當於「了」。
非死則徒爾。——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3、應諾聲。相當於「是」。如爾爾:應答之詞,等於唯唯、是是。
4、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譯為「而己」「罷了」。
唯手熟爾。——宋·歐陽修《歸田錄》
2樓:玥暮萱
大部分是你,有時候是助詞,有時候是語氣詞,罷了
古文中「爾」是什麼意思?
3樓:zero天秤
一、爾字的詞性為代詞、助詞或語氣詞,相當於「地」、「然」,組詞為卓爾、率爾。解釋為你,你的,可以組詞為爾父、爾輩、爾汝等。解釋為如此,組詞為偶爾、不過爾爾。
二、爾 ěr
1、代詞,你;你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侍坐》:「爾何如?。」 《餚之戰》:「爾何知。」意思是你知道什麼。
2、代詞,這(樣);那(樣)。《孔雀東南飛》:「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意思是同樣是被逼迫的,丈夫這樣,妻妾也是這樣。
3、形容詞、副詞或動詞詞綴。《魚我所欲也》:「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意思是叫別人來吃,行走在道路上的人也不會吃。
4、兼詞。同「耳」,相當於「而已」,譯作「罷了」《志油翁》:「無他,但手熟爾。」意思是沒有其他原因,就是熟練罷了。
5、助詞,同「耳」。可譯作「了」加強肯定語氣。柳宗元《捕蛇者說》:「非死則徒爾。」意思是不是死就是走了。
擴充套件資料
爾字組詞:
1、爾曹:爾輩;你們。杜甫《戲為六絕句》:「爾身與名俱滅。」意思是你們的生命和名聲都沒了。
2、爾爾:答應之聲,相當於「是是」。《孔雀東南飛》:「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意思是媒人離開床鋪,連連稱是。
4、爾來:自那時以來;近來。《蜀道難》:「爾來四萬八錢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意思是自那四萬八千年前,就不在與世間相聯絡。
5、爾汝:古代尊長對卑幼者的稱呼,引申輕賤之稱。《魏書·陳奇傳》:「嘗眾辱奇,或爾之,或指為小人。」 意思是 曾經當眾侮辱陳奇,有的人輕賤他,有的人說他是小人。
4樓:郝夜綠於涵
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在不同的語境是不一樣的意思。總得來說有如下幾個意思:
1、第二人稱代詞,你(加上等就是你們的意思)例如:爾安敢輕吾射。——宋·
歐陽修《歸田錄》
又如:爾當(你);爾躲(你身上);爾汝(尊對卑稱;貴對賤稱;朋友間的親密互稱);爾濟(汝輩,你們)。
2、那例如:爾夜風恬月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3、這個;此。
例如:問君何能爾。——晉·陶淵明《飲酒》
4、如此;這樣。
例如:爾毋從從爾。——《禮記·檀弓》
5、形容詞、副詞的詞尾,相當於「然」。
例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論語》
6、相當於「了」
例如:非死則徙爾。——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7、 應諾聲。相當於「是」。
如:爾爾(應答之詞。等於唯唯,是是)
8、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譯為「而己」「罷了」
例如:唯手熟爾。——宋·
歐陽修《歸田錄》相當於「罷了」。
9、表示語氣:表示陳述語氣
例如:噫嘻成王,既昭假爾。——《詩·周頌·噫嘻》
10、表示判斷語氣
例如:器之與人,非有爾。——《公羊傳·桓公二年》
1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呢」
例如:遠國至矣,則中國曷為獨言齊、宋至爾?——《公羊傳·僖公二年》。
擴充套件資料
爾,讀作ěr,詞性為代詞、助詞或語氣詞,相當於「地」、「然」,組詞為卓爾、率爾。可以解釋為你,你的,可以組詞為爾父、爾輩、爾汝等。可以解釋為如此,組詞為偶爾、不過爾爾。
參考資料爾搜狗百科
5樓:匿名使用者
1.人稱代詞。你:非爾之過。2.指示代詞。如果;這樣:果爾。3.指示代詞。4.形容詞字尾。
6樓:匿名使用者
指你。比如:爾父、爾輩。
7樓:糖果蝴蝶消消樂
爾也有一個意思就是然
8樓:水瓶愛吃雞摩人
你們可以參照七年級下冊的(河中石獸)中註解
9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斷糧庫管他不能被人能補考過兩三五愛的話了沒事前行不不能放心意見嗎的事
文言文常識是什麼意思
10樓:南邕
意思是隻要念及古代文化文言文,就要想辦法去掌握它。
例如文言的結構、文言的文體和時尚、文言的辭章、古典知識等等...
學習文言過程中必須掃除詞彙語法及名物等方面大小障礙,藉助對這些常識性專論的認真鑽研,當不難一一克服。基礎知識包括漢字、文言詞語、文言句式、句讀與翻譯、文學常識、文化常識、音韻學和工具書等等。
11樓:
判斷語氣和確定語氣類似 都是 也放在句尾 者也句型 要區分要看句意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這裡的「也」是句末語氣詞 表肯定語氣,意思是「那草木繁茂而幽深秀美的地方,就是琅琊山」
2「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這裡的「也」 表示解析語氣 是說做亭子的人 是山裡的僧人智仙。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裡的「也」是句末語氣詞 表示判斷語氣 說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 「不是。。。 而是。。。」所以是判斷語氣
12樓:業向真曲倫
文言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種特殊現象,總分兩大類: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為: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四大類,而倒裝句又分為: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定語後置句、主謂倒裝句(謂語前置句)四類。
固定句式,如表示判斷的句式有:.「……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爾古文裡是什麼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你好
這個字在文言裡有兩種意思,,一種意思是虛詞表連線或語氣
另一種是對立的雙方在說話時用來篾視對方的稱呼。比如神鵰俠侶一書中在大勝關英雄大會上,朱子柳對上霍都時使用的**是一柄扇子,上面書有「爾乃蠻夷」四個字用來篾視霍都。
文言文中的爾是什麼意思? 5
14樓:薔祀
通常有三個意思:
1、帶有輕蔑語氣的你的意思,指對對方的身份的一種蔑呼。
2、虛詞,無實際含義,通常在句末來承接前面詞語的延續。
3、連詞,如卓爾不凡,表示的是連線兩個相近詞的作用,承上啟下。
擴充套件資料:
【爾曹】爾輩;你們。杜甫《戲為六絕句》:「~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爾爾】1.答應之聲,相當於「是是」。《孔雀東南飛》:「媒人下床去,諾諾復~。」
2.如此。朱熹《舫齋》:「築室水中聊~,何須極浦望朱宮。」
【爾來】自那時以來;近來。《蜀道難》:「~四萬八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爾汝】1.古代尊長對卑幼者的稱呼,引申輕賤之稱。《魏書?陳奇傳》:「嘗眾辱奇,或~之,或指為小人。」
2.表示親暱。《柳敬亭傳》:「其市井小人昔與敬亭~者。」
15樓:匿名使用者
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在不同的語境是不一樣的意思。總得來說有如下幾個意思:
1、第二人稱代詞,你(加上等就是你們的意思)例如:爾安敢輕吾射。——宋· 歐陽修《歸田錄》
又如:爾當(你);爾躲(你身上);爾汝(尊對卑稱;貴對賤稱;朋友間的親密互稱);爾濟(汝輩,你們)。
2、那例如:爾夜風恬月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3、 這個;此。
例如:問君何能爾。——晉·陶淵明《飲酒》
4、 如此;這樣。
例如:爾毋從從爾。——《禮記·檀弓》
5、形容詞、副詞的詞尾,相當於「然」。
例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論語》
6、相當於「了」
例如:非死則徙爾。——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7、 應諾聲。相當於「是」。
如:爾爾(應答之詞。等於唯唯,是是)
8、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譯為「而己」「罷了」
例如:唯手熟爾。——宋· 歐陽修《歸田錄》相當於「罷了」。
9、表示語氣:表示陳述語氣
例如:噫嘻成王,既昭假爾。——《詩·周頌·噫嘻》
10、表示判斷語氣
例如:器之與人,非有爾。——《公羊傳·桓公二年》
1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呢」
例如:遠國至矣,則中國曷為獨言齊、宋至爾?——《公羊傳·僖公二年》。
擴充套件資料爾,讀作ěr,詞性為代詞、助詞或語氣詞,相當於「地」、「然」,組詞為卓爾、率爾。可以解釋為你,你的,可以組詞為爾父、爾輩、爾汝等。可以解釋為如此,組詞為偶爾、不過爾爾。
16樓:匿名使用者
爾:1、第二人稱代詞,你(們),你(們)的。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
2、指示代詞,這、那。例:爾夜風恬月朗。
3、近。例:其說甚爾。
4、同耳,而已,罷了。
云爾:雲,代詞,如此的意思。爾同耳,而已,罷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通常是"你"
你,你的:~父。~輩。~汝(你我相稱,關係密切)。~曹(你們這些人)。~虞我詐。
如此:偶~。不過~~。
那,其(指時間):~時。~後。
而已,罷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
詞尾,相當於「地」、「然」:卓~。率~(輕易地)。
18樓:在落幕前起舞
你的意思。類似 爾等需如何
19樓:嚴啟康運
1.人稱代詞。你:非爾之過。2.指示代詞。如果;這樣:果爾。3.指示代詞。4.形容詞字尾。
20樓:匿名使用者
你 的意思 雲而指的是 如此,罷了
「吾」和「爾」在文言文裡是什麼意思?
21樓:匿名使用者
1.「吾」是「我」的意思。
2.「爾」1、第二人稱代詞,你(們),你(們)的。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
2、指示代詞,這、那。例:爾夜風恬月朗。
3、近。例:其說甚爾。
4、同耳,而已,罷了。
例如: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
我擬旨請求歸鄉,我的兒子用沒有置備田產來阻止我,我做此詞來罵他。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喚出小童用五花馬,價值千金的衣裘換取美酒,和你們一起消去這萬古的憂愁。
文言文的者是什麼意思,古文中的者是什麼意思
代詞1 用在形容詞 動詞或形容詞性片語 動詞性片語後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例如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2 用在動詞 名詞後,相當於 的人 例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3 放在數詞之後,指代上文的幾個人或幾件事。例如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4 的原...
走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文言文中走什麼意思,什麼又是走的意思
隨風冰凝 1.路過,經過 2.逃,3.洩露,丟失 因時期與語境而異,很容易理解的。文言文中走什麼意思,什麼又是走的意思 瀛洲煙雨 1 跑。木蘭詩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文 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2 逃跑。石壕吏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譯文 老翁越牆逃跑,老婦出...
古文中嘗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嘗 ch ng 亦作 嚐 1.辨別滋味,吃一點兒試試。詩 小雅 甫田 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唐王建 新嫁娘詞 之三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楊沫 青春之歌 第一部第二章 祖父愛孫女,閨女家有時送來幾個黏餅子 醃雞蛋,他總要留給孫女兒吃,自己只嘗一點點。2.食 吃。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