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芭比育兒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為什麼有的父母培養的孩子能成才?有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卻讓人操盡了心?
在《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中說: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是父母的教育素質,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
其中,教育觀念,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認知,教育認知越好,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就會越優秀,父母的認知從低到高,代表著做父母的不同層次。
一、父母教育孩子用心,但沒有科學的方法。
很多父母愛著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但怎樣才能培養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他們的對孩子教育的認知以及做法是:生活無微不至,學習上步步緊逼,精神上漠不關心。
由於父母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孩子學習上的一點事情,都可能牽動著父母的心。孩子成績提高了,父母高興;孩子成績不理想了,父母生氣、憤怒、失望等,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父母往往採取很多不當的方法,比如打罵孩子、打擊孩子。
但對孩子的成績的為什麼不好,父母卻沒有了解真正的原因,忽視了孩子心理需求,因而也沒有科學的解決辦法。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曾經表示,大多數家長更關心孩子學業問題,但是其方法往往不夠專業。
第一個層次的父母,愛著孩子,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些用心,但沒有科學的教育方式,同時父母只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導致孩子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
著名主持人馬丁在一次演講中說:中國式父母最大的問題不是打,也不是罵,而是不認同。
二、父母為孩子教育花心思,並且方法得當。
第二個層次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用了更多的心思,並且採用的方式科學、得當,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曾經看了一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
一個小女孩看見市場賣豆芽的生意很好,於是對母親說,我們也種豆芽賣吧。
母親聽了笑著說,我們試試。
於是,她們準備了豆子、土壤、器皿、開始種豆芽,但第一次種的豆芽就失敗了。
女孩很失望,但母親依然滿面笑容,對女兒說:沒關係,我們再試。
母親陪著女兒看種豆芽說明書,找失敗的原因,繼續試驗,但因為沒有辦法幫豆芽澆水,實驗又失敗了。
雖然存摺上的數字日益減少,但母親沒有退卻,決定陪女兒把這項實驗繼續下去。
這一次,母親想了一個解決豆芽澆水的好辦法,她和女兒在撿來的塑料瓶上戳上小孔,然後把塑料瓶綁在竹竿上,水從小孔裡灑向豆芽,就可以給豆芽澆水了。
終於,豆芽種成功了,母親繼續鼓勵女孩:要不要試試種點別的。
這個女孩在母親「我們試試」的鼓勵下,後來獲得了sarnrak專案的獎學金直到本科畢業,後來她又順利拿到博士學位,進入瑞典進行研究。
女孩說,自己有這樣的成績,是母親的「我們試試」這句話,這句平常的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著她的好奇心,鼓舞著她探索的勇氣,讓她一路向前。
教育學家指出:在所有型別的父母裡,唯有「支援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未來的幸福指數更高,也更具有勇氣。
所謂的支援,其實就是理解孩子的心理,支援孩子的決定,鼓勵他們,花心思幫助他們,這樣的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增加了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直到孩子成功。
三、父母願意為孩子去學習。
托爾斯泰說過: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辦法。
不停學習和不放棄努力的父母,是影響孩子最好的榜樣;停止成長的父母,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只會跟孩子漸行漸遠,慢慢無話可說。
《三十而已》中,顧佳就是個不斷學習的母親。
她對孩子的教育有科學的理念。
孩子因為幼兒園孩子的癲癇,受到驚嚇,為了消除孩子這個陰影,她寓教於樂,讓孩子爸爸還原場景,用故事手法讓孩子瞭解什麼是癲癇。她用這樣的方式,不僅保護了兒子的童心,還讓他學會善待別人。
雖然在家當全職媽媽,她會很自律地鍛鍊身體,進行身體管理:她做的西點讓王太太讚不絕口;為了幫助王太太搞定小行星命名的事情,她去學習枯燥的知識。
紀錄片《鏡子》中有一句話:
要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對孩子最大的、最好的影響力。
珍妮·艾裡姆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2樓:一生悅讀
第一層次,只管成績好與不好,怱略孩子精神需求,教育方法不得當,第二層次,在教育上用科學的方法,肯給孩子花心思。第三層次,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共同學習。
3樓:聽雪飄渺聲
以自身的行為去引導他們,潛移默化中給他們正確的示範;把自己當成他們的朋友與他們交流談心,瞭解他們的心理想法;以家長的身份理智的、心平氣和的去糾正他們的問題,通過講道理來解決,儘量不要採取責罵來溝通。
4樓:劉心安兒
家長在育兒時,對孩子的教育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為孩子教育花心思,並且方法得當;同時父母願意為孩子學習;教育孩子很用心,但沒有用科學的方法。
5樓:dj林林
第1個,就是初期的這個引導,慢慢的去引導孩子學習一些東西,孩子會變得很聰明,第2個層次,通過溝通的方式去讓孩子能夠達到另一種境界,這是第2個層次,第3個層次,應該讓孩子懂得如何去正確的學習,正確的去鍛鍊。
家長教育孩子,該秉持哪些育兒觀念?
6樓:蘇且末
要想讓孩子成才,先要讓孩子**。家長應該時刻記得教育孩子做人是第一位的,只有做一個正直的人,他所掌握的知識,他的能力才能用到正當的地方去。
7樓:冬天的雪
首先要平等地跟孩子相處,不要以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在平時的生活中引導孩子多思考,培養孩子自己的主見。
8樓:匿名使用者
需要告訴小朋友誠實守信、一個好的時間觀念,這些觀念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家長的育兒心得怎麼寫
9樓:小小西坡
家長應該找準自己的權力所在,也就是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孩子感覺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內心就會更有力量和信心。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如果違反了,就真的讓孩子承擔後果,但這個後果應該是適合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的。
等孩子認可後果以後,讓後果去說教,家長不要去批評孩子,而是一定要適當地引導他,並幫他積極的想辦法,這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意義。
1、詳情敘述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
2、切忌空談理論
範文:
尊重孩子愛遊戲的天性。孩子是好遊戲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工作」,在遊戲中身心才能獲得充分的、健康的發展。
現在的孩子更健康、更聰明、更具有潛力,更願學習、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們對世界充滿興趣。家長就要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選擇,避免孩子生活在家長的包圍之中。
兒童教育專家羅玲提醒家長,不要做負面語言愛好者,要多使用正面語言引導孩子向前看,向好的方面看,建立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把「管」的想法變成「給予幫助和支援」。通過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主動做事,講有關勇氣、堅持等主題的故事,示範怎樣面對錯誤等正面建設來逐步引導孩子。
同時,我認為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的教育,一個是教,一個是育。家長對自己嚴格要求了,才能對孩子嚴格要求。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家長應該找準自己的權力所在,也就是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孩子感覺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內心就會更有力量和信心。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如果違反了,就真的讓孩子承擔後果,但這個後果應該是適合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的。
等孩子認可後果以後,讓後果去說教,家長不要去批評孩子,而是一定要適當地引導他,並幫他積極的想辦法,這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意義。
10樓:匿名使用者
網友,給你一篇參考一下:
賀今年4歲了。這幾年也積累了一些育兒心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後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於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於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餵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後來我就只有誇獎她了,她吃進一**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誇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在家的時候什麼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麼事都指望我們怎麼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麼畫,於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
現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後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後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係,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
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一定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裡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如何抓住最關鍵的點?
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心裡是怎麼想的,然後再進行溝通,進行疏導。教育孩子,那就是要給孩子講一些重點。這樣的話,孩子可以深入的理解一下,這樣的做法非常的不錯的。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最應該關注什麼呢?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家長...
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看法,你對孩子教育中的想法與看法
聆聽心情 1 隨機教育很重要 孩子很好動,特別喜歡問問題。好奇心很強。什麼都想知道,對於孩子的提問,我知道的儘量告訴他,有時提出的問題我回答不上來的時候,我也決不會敷衍他,而是對他說 這個媽媽也不懂,等媽媽在網上找找答案,在告訴你好嗎。或是告訴孩子我們可以問問其他人或許他們知道。我覺得這樣間接的使孩...
家長對孩子的“不爭教育”,真的能讓孩子有正確的競爭意識嗎
筱雅的殤 我覺得確實可以讓孩子有正確的競爭意識,因為這樣孩子的壓力就變小了。 鋼板日穿 我覺得這樣完全不爭是不可以的,也要讓他有競爭意識,這樣才能努力向前。 應該不可能讓孩子有競爭意識的,只會讓孩子懦弱下去。 那麼我覺得這樣子不行的,要讓孩子變得堅強。 諾基亞小蘋果 因人而異吧,有些孩子天賦異稟,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