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個想不出暱稱的暱稱
作為一名中學生,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要認真學習,只有現在掌握知識才能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孝順父母,父母是為我們付出最多但又不求回報之人,孝順父母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忙洗澡做飯,參與家庭活動也有利於家庭氛圍和諧。另外我們也應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培養社會責任感,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小青年。
2樓:星期五
對父母就是乖一點,順從點,凡事以溝通為主,父母其實都是可以接受的,前提就是好好溝通。給父母安全感,你想幹嘛就可以幹嘛,也是孝順,好好學習就是對報效父母和祖國了。做好當下的事。
傳統文化核心是五仁五常 具體內容是什麼
3樓:chosen丶幸運兒
五德,包括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具體內容如下: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
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
中國人至今仍視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
《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
」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是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義」,還有情誼、恩誼之意,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
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
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義之邦」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
「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
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
「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絡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
「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
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規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並發揚光大。
「忠」:忠誠、忠良、忠恕。「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張的一種優良品德。
一提「忠」,人們往往想到「愚忠」,其實這是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只是對「君」,對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忠」的問題。孔子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君」。
其實,孔子很反對愚忠,對路對心才能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忠」講的是君王忠於人民:「上思利民,忠也。
」所謂忠,就是內心求善,外求盡職盡責。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崇尚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華民族崇尚祖輩傳承理念。
主要是對父母、長輩之「孝」,強調長幼有序。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說「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
人們往往把「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對立起來,認為「忠孝不能兩全」,甚至貶低「孝敬父母」。這是誤區。其實「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二者都光榮。
二者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忠孝可以兩全。個別人受條件限制不能統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
我們要把二者儘量統一起來,既盡到「報效祖國」之「忠」,又盡到「孝敬父母」之「孝」。這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
節:氣節、名節、操守、節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在《滕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
講氣節、重操守、重名節、輕利慾,歷經千百年的錘鍊和發展,熔鑄成為不圖名利、為政清廉、公正無私的高尚品質,克己為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支柱和一個人永葆
錚錚鐵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堅強、剛毅。中華傳統文化對「勇」賦予了豐富內涵:
「持節不恐謂之勇」,「持義不掩曰勇」,「投身為義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懸命為仁曰勇」,「棄命為仁曰勇」,「勝敵壯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幹、敢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承擔責任,敢於說真話,敢於堅持原則,敢於實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斷、徇義不懼、剛健不屈。
中國傳統文化蘊涵的這種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剛健精神,是中華民族飽經磨難、歷久彌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奮的不竭動力。
「和」:和睦、和氣、中和、和平、和諧。求同存異。
中華傳統文化把「和」作為最**值,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提出為政應「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和」以治國。
周幽王大夫史伯針對當時周政權危機,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濟」的理論。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離散不能相和合。
」(《墨子·間詁》卷三)「和」被認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標。傳統文化還把「中」與「和」並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中和」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強調「和諧」、「允執其中」、「時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順和鄰里、和諧社會、協和萬邦、天人合
一、和氣生財、和平天下、和衷共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
4樓:酒文化品鑑
「十德」可分為兩組:原「五常」——「仁、義、禮、智、信」為一組;新「五德內」——「忠、孝容、節、勇、和」為一組。10個字內涵外延,相對區別,難免有交*,主要取其本意、主意。
「十德」既有內向的,就自身內心修養而言的;又有外向的,從與他人關係、社會關係、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組各字之間,均有次序,各有內在邏輯。兩組各字之間,相互對應,仁忠、義孝、禮節、智勇、信和,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基本內涵概括更加完整、豐滿、全面。
孟子認為,「四德」不是平行的,「仁」是之首,是「四德」之根本。原「五常」,「仁」為首,是根本,「信」貫穿;新「五德」,「忠」為首,是根本,「和」貫穿。「仁」也是「十德」整體之首,之根本。
「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核心思想。「和」也是貫穿「十德」整體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標。
我們應該如何學會與父母相處,作為中學生,如何更好地與父母交往?
枝紫鮃 父母年紀大了,很多地方都跟不上時代了,我們要理解不能太嫌棄他們,畢竟誰都會老,他們也年輕過風光過只是現在老了希望兒女不要嫌棄他們 上小學四年級之前,可以說對父母很牴觸,因為父母在自己上學之外的時間經常會讓自己幹農活,四年級時一場大病,讓我深刻體會到父母對我的愛以及關心是多強烈,從此感覺自己懂...
中學生應該怎樣合理安排飲食,中學生應該如何搭配飲食?
月冰瑟 中學時代是長知識 長身體和增強體質的最重要 最有利的時期。良好的營養 適當的鍛鍊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青春期體格發育極為迅猛,各個器官都在增大,腦 心 肝 腎等功能增強,加上學習緊張 活動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熱量和營養素。熱量主要來自主食米 面和脂肪 蛋白質,因此中學生應...
中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形象,中學生應怎樣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要注重社交,多和同學交流,瞭解同學,幫助同學,並多和老師交流,有助於自己的學習,也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要注重穿著,穿戴一定要大方得體,乾淨整潔,不要化妝,也不要穿太勁暴的衣服!從穿著上就讓別人看出自己是學生!我的意見是 想想自己是哪個學校的!五中,二中一類的就不要給學校丟臉。22,21,24等二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