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作者將初春曠野中的自己比作「脫籠之鵠」,表現自己從侷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懷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
「如倩女之峟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妝倩女比喻被晴雪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的「鮮妍明媚」,生動而又傳神。如「麥田淺鬣寸許」,以獸頸之毛比喻返青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明而又形象。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動,讀來妙趣橫生。
擬人::寫魚鳥,說它們悠然自得,洋溢著喜氣,這樣寫,增加了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樓:mn西河
主要運用了
。作者將初春曠野中的自己比作「脫籠之鵠」,表現自己從侷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懷抱的欣喜、
的心情。「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峟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妝倩女比喻被晴雪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的「鮮妍明媚」,生動而又傳神。
如「麥田淺鬣寸許」,以獸頸之毛比喻返青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明而又形象。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動,讀來妙趣橫生。
3樓:庾念
比喻,擬人,最後一段已結論結尾。
4樓:僪哲瀚
擬人、記敘、比喻等修辭方法
5樓:在大溶洞踏步的沙地柏
主要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
1、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光的明麗,貼近而有新意。
2、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研明媚,如倩之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裝的倩女比喻晴雪所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鮮研明媚,生動傳神。
3、麥田淺鬣寸許:以獸頸之毛比喻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潔而形象。
還有很多......
滿井遊記本文運用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6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
作者將初春曠野中的自己比作「脫籠之鵠」,表現自己從侷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懷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峟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妝倩女比喻被晴雪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的「鮮妍明媚」,生動而又傳神。
如「麥田淺鬣寸許」,以獸頸之毛比喻返青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明而又形象。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動,讀來妙趣橫生。
7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的表現了水的清澈,山色的明媚·亮麗。
《滿井遊記》中含有修辭的句子並分析其表達效果
8樓:
「高柳夾堤bai,土膏微潤」寫du
出了滿井冬去春來zhi
,大dao地解凍,萬物復甦的一回派生氣勃勃的景象答,表達出作者內心的喜悅、激動以及對滿井景色的喜愛讚美。而」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則寫出了作者離開後的自得與閒適,表達出作者厭棄官場,厭棄喧囂塵俗的城市生活,寄寓於山川草木的瀟灑情懷。
初至西湖記和滿井遊記,在描寫景物時中都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9樓:
《初至西湖記》和《滿井遊記》,在描寫景物時中都運用了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例如:《初至西湖》中,「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寫出了西湖的嫵媚與迷人。
《滿井遊記》中,「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寫出了水光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
《滿井遊記》閱讀理解
10樓:社南開誠
《滿井遊記》複習
一、文學常識:
《滿井遊記》作者是明代的袁巨集道,字中郎,號石公,湖北公安人,他和他的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主張用平易近人的文學語言進行寫作,不必厚古薄今,人們稱他們為公安派。本文選自《袁中郎集箋校》
二、朗讀課文,完成基礎練習:
1.給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燕地寒( ) 輒返( ) 倩女( ) 靧面( )花朝節( ) 呷浪( ) 浹背( ) 髻鬟( )( )廿二日( ) 乍明( ) 曝沙( ) 淺鬣( )偕數友( ) 土膏( ) 蹇者( ) 罍( ) 沙礫( ) 鮮妍( ) 茗者( ) 墮事( )惡能( ) 己亥( ) 脫籠之鵠( )
2.解釋下列加黑詞語。
凍風時作(起)廿二日天稍和(暖和)於時冰皮始解(融化)麥田淺鬣寸許(獸頸上的長毛)呷浪之鱗(代指魚)凡曝沙之鳥(晒)夫不能以遊墮事(壞、耽誤)惡能無紀(怎麼)波色乍明(初、始)鱗浪層層(像魚鱗一樣的波紋)
3.下列句中加黑詞均屬於詞類活用現象。請分別作出具體的解釋。
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泉:汲泉水 茗:煮茶 罍:端酒杯 蹇:騎驢
4.與「娟然如拭」中「然」的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項是(d)。
a.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b.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c.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 d.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5.「之」字在文言文中使用率極高,用法多樣,用作代詞、結構助詞、動詞等等。而有一種特殊的用法,即用在主謂之間,使其在句中只充當一個成分,或做主語,或做賓語。下列加黑的「之」字中屬於這一用法的是(c)。
a.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 b.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c.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d.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黑詞語。
(1)乍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突然)
(2)偕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一起)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與……一起)
7.沒有用比喻修辭的一句是(c)
a、若脫籠之鵠 b、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8.畫線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是(b)
a、飲少輒醉 未百步輒返 (就)
b、波色乍明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c、於時冰皮始解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剛剛)
d、凍風時作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時常)
e、風力雖尚勁 遊人雖未盛 (雖然)
9.劃分朗讀節奏
①晶 晶 然|| 如 鏡 之 新 開|| 而 冷 光 之 乍 出 於 匣 也
②如 倩 女 之 靧 面|| 而 髻 鬟 之 始 掠 也
③始 知|| 郊 田 之 外 未 始 無 春,而 城 居 者||未 之 知 也。
④夫||不 能 以 遊 隳 事||而 瀟 然 於 山 石 草 木 之 間 者,惟 此 官 也。
⑤餘 之 遊||將 自 此 始。
11.翻譯句子:
①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溫潤,一望空曠開闊,(覺得自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
②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亮晶晶的,好像明鏡剛開啟,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
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髮髻一樣。
④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中飄蕩,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⑤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遊人雖然還不算多,用泉水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豔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
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這)才知道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哇。
⑦惡能無紀?
怎麼能沒有記錄呢?
三、內容解讀:
1.本文是從哪些方面寫出城遊玩的喜悅之情的?
本文是從寫水光山色、柳枝麥芽、遊人歡欣、魚鳥之樂、作者的內心感受等方面來寫出城遊玩的喜悅之情的。
2.第一段描寫了何時何地何景?
描寫了京城早春時節「餘寒猶厲,凍風時作,飛沙走礫」的景象。
3.本文要寫「滿井」,第一段卻不著一字,反而抒發作者鬱悶的心情,用意何在?
作者採用欲揚先抑的寫法,把那種迫切渴望出遊的心情暗示給讀者,為下文勾畫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滿井做鋪墊。
4.找出第二段中與第一段相呼應的景緻與情致。
「天稍和」與「餘寒猶厲」相呼應;「高柳夾堤,土膏微潤」與「飛沙走礫」相呼應;「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與「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相呼應。
5.從第二段的景物描寫中可看出作者遊覽滿井時是什麼樣的心情?
作者遊覽滿井時懷著輕鬆喜悅的心情。
6.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各用一句話概括三個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寫北京附近早春的風沙天氣。第二段:寫滿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遊滿井的喜悅心情。第三段:表述了自己樂於有此閒情出遊。
8本文以什麼為線索?寫了哪些內容?
全文以出遊探春為線索,從城居不見春寫起,接著寫郊外探春,逐層寫出了郊外早春的誘人景色,最後歸結到「郊田之外未始無春」的感受。
9本文表達作者的情感與《小石潭記》和《記承天寺夜遊》相比為什麼會不同?
因為《小石潭記》和《記承天寺夜遊》的作者都有抱負未酬和被貶謫的遭遇,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種憂愁和憤懣,而《滿井遊記》的作者只是官小、職務清閒,並無被貶的遭遇,性情又比較達觀,樂於閒于山水中,所以不僅沒有憂愁,甚至為此而慶幸、**。
10作者在第一段寫北京氣候的寒冷時是怎樣抓住景物特徵來寫的?
第一段寫北京氣候的寒冷時,「餘寒猶厲」的「猶」字強調了嚴寒的餘威之烈。「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句中的「作」、「飛」、「走」三個動詞形象地描繪出寒風刺耳、沙石漫天的肅殺景象。兩句中的「寒」、「凍」也集中地表現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喪、鬱悶的心情。
11「妙用襯托,起伏多姿」是本文寫景的一大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說明。
如:第一段極力描寫北京氣候寒冷,是用來襯托第二段滿井風光的;用城內的「寒」襯托滿井郊野的「暖」;用城內的「凍風」「飛沙走礫」襯托滿井的水色山光、飛鳥游魚;用囚於一室「欲出不得」的煩悶襯托遊於滿井山水中那種「若脫籠之鵠」的「悠然自得」的歡愉。
12本文作者寫景善用比喻,而且貼切新奇。根據提示找出相關的比喻句,然後再作簡要分析。
(1)寫水:「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分析:
由春風泛起河裡的層層「鱗浪」,很自然地聯想到新開啟的一面面亮晶晶的鏡子。這個新奇的比喻準確寫出了春天到來之時河水「清澈」的特點。波光與鏡光都給人以冷的感覺,「冷光之乍出於匣」,又極為貼切地寫出了早春水冷的特點
(2)寫山:「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分析:
山巒被融雪洗後就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過髻鬟一樣。這個比喻不僅寫出積雪消融,山巒轉翠,青山顯得格外清新、嬌豔的特點,同時還極富美感,充滿神韻,真正形神兼備。
(3)寫麥田:「麥田淺鬣寸許」分析:早春二月,麥苗高約寸許,又時時在拔節,就像獸身上生長著的淺淺的鬃毛。
這個比喻聯想奇特,不僅寫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麥苗的形態,而且表現出春天是生長的季節這個典型的季節特徵。
13文中哪些語句寫出"天稍和"這一特點?
土膏微潤;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14文中寫了哪些人?哪句話描繪了魚、鳥的神情?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四、閱讀課文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一部分記述了什麼內容?作者出遊的心境是怎樣的?主要寫了哪些景緻?
寫了郊遊所見所感。出遊前習慣於江南氣候而對北方的寒冷有一種壓抑感。主要寫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以及遊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
2.作者在這部分中重點寫了什麼?用了什麼方法?
寫山寫水是重點,運用白描的手法來刻畫。
3.文段最後一句有什麼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最後一句是作者的總括一句。這一句迴應首段,是對自己冒寒出遊的肯定,並對「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4.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⑴ 表現作者春遊滿井輕鬆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脫寵之鵠;
⑵ 描寫波光的比喻句是: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⑶ 描寫山巒為晴雪所洗後的鮮豔明媚的比喻句是: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5.下列句子譯文不正確的是(c)
a、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譯文:高大的柳樹夾著河堤,肥沃的土地有點溼潤,一眼望去天地顯得很開闊,(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一隻從籠子裡飛出來的天鵝。
b、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譯文:(河水)亮晶晶的,好像剛開啟鏡子,冷光突然從匣子裡閃射出來一樣。
c、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譯文:柳條有舒的,沒舒的,柔嫩的梢頭像一件披風披在柳樹上,麥苗出土了,剛一寸左右。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來之知也。
譯文:(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6、文中表現「閒適滿意」的一個詞語是:悠然自得。
7、「遊人雖未盛……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幾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從哪兩個方面寫出了「春」的資訊?
答:修辭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借代(呷浪之鱗,「鱗」代指「魚」);從人的活動和動物的活動兩方面寫出了「春」的資訊。
8、用「||」給語段劃分層次,並概括各層次的意思。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⑧ ⑨
層意:第一層:交待出遊日期、氣候、同行者及出遊路線。
第二層:描寫滿井的自然春色。
第三層:寫春色中人與動物的活動。
第四層:表現作者歡快的心情。
9、指出下面比喻句子的本體和喻體,並分析一下這個比喻句的妙處。
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答:本句是以物喻人,本體是「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的人;喻體是「脫籠之鵠」。春天來了,侷促室內的作者 來到郊外,四望郊原,一片空曠,快活的心情就像脫籠之鳥一樣,飛向遼闊的春天原野,「若脫籠之鵠」中的「鵠」即天鵝,這是著力描寫從侷促困居的情況下解脫出來的喜悅。
給你個比較完整的複習資料吧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做賞析
運用了對偶,如 秋月 句對 春花 句等 比喻,如將 人情 比作 雲 風景 比為 箭 等 誇張,將 風景 比為 箭 的同時又兼用了誇張的方法。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嚮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後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嚮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 ...
《春望》頷聯寄情於物,運用了什麼修辭手
不雨亦瀟瀟 擬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 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來寫春天,寫出了事物睹物傷情,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亡國之悲,離別之悲.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
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課文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阿沾 擬人的修辭方法,大青樹下的小學 是吳然寫作的散文 又名 我們的民族小學 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小學,反映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節選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裡,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