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e)乎?人不知而不慍(yun),不亦君子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ang);思而不學則殆(dai)。”(《為政》)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算得上是君子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複習舊知識,能夠領悟新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是讀書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危險了。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聰明而且愛好學習,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因此(他的諡號)稱他為“文”。
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默默地記住學過的東西,對學習從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疲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採納,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
3樓:藝哦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語文版的七年級上冊的論語六則 就是.. 10
4樓:匿名使用者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解釋: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們,不也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養的人嗎?”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孔子說:“複習舊的知識,有領悟到新的知識,可以憑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解釋: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讀書,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解釋:孔子說:“仲有,交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解釋: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麼被賜給‘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努力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仁請教為羞恥,因此賜給他‘文’的諡號。”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和有於我哉!”
解釋:孔子說:“默默的記在心裡,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別人從不厭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釋:孔子說:“三個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裡面。我選取他們的優點來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解釋: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時,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舉出一個方角卻不能有此類推出其他三個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我這學期沒學過,只能幫你這麼多 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5樓:吉訓蟲
通假字不亦說乎:“說”通
“悅”,愉悅,高興
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
活用現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做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為按時。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優點長處”。
一詞多義
1. 知:
(1)瞭解(人不知而不慍)
(2)明白(誨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
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習”:古義:複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
一日“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溫故而知新:
“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範圍)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點,今義:
善良的人“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此古義變今義也是意擴大了範圍)可以為師矣:
“可以”:古義:可以(憑藉)把,今義:
可能、許可是知也:“是”:古義:
這,今義:表判斷
同學,看到了沒有????老師教初一的,你不合格啊。好好努力吧。
6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去看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書
7樓:忘卻我的愛
通假字說通悅;罔通惘
8樓:匿名使用者
初一課文論語六則的全部意思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4.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己。”
5.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6.子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翻譯:1.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2.孔子說“要論賢德,當論顏回。他只靠一簞食,一瓢飲而活,住在簡陋的地方,就連別人都為他擔憂。但他自己卻不管別人的看法依然快活。要論賢德,當論顏回”
3.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4.孔子說:“(一個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如果驕傲自大而又吝嗇小氣,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5.早晨聞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6.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月蝕。他一犯錯,人人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人都會仰望著(敬仰)他。”
1、孔子說:“我十五歲致力於學習,三十歲自立,四十歲不疑惑,五十歲瞭解天命,六十歲聽到什麼都能領悟,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
2、孔子說:“賢明啊,顏回!一簞飯,一瓢飲水,住在狹小的巷子裡,他人會憂愁不堪,顏回卻不改變他的樂觀,顏回是多麼賢明啊!”
3、孔子說:“君子胸懷坦蕩、心底寬廣,而小人卻經常憂心忡忡。”
4、孔子說:“有人即使能具備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如果他又驕傲又吝嗇,那麼他的其它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
5、孔子說:“早晨聞道,晚上可死去。”
6、孔子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蝕和月蝕,人人都看得見,但是改過之後,會得到人們更崇高的尊敬。”
人教版初一《論語六則》全文
10樓:哦的味道
1子曰:“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3.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1樓:蔡傳寶
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觸景傷情,不要害怕說錯話,不要害怕想起過去,不要害怕面對未來。 希望能幫到你採納哦
初一上冊的課文論語十則翻譯,初一上冊語文第21課 論語十則 課文及翻譯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1.孔子說 學習了 知識 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 溫習 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 到這裡 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曰 吾日三省 x ng 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
初一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書下注釋,初一語文論語十二章的意思。要全文。
論語十二章全文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有哪些,初一上冊語文古詩
527844255555552541144588882265527863452453 初一語文古詩有哪些?初一語文上冊的古詩有哪些 二三不離四 觀滄海 次北固山下 錢塘湖春行 天淨沙 龜雖壽 過故人莊 題破山寺後禪院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夜雨寄北 泊秦淮 浣溪沙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如夢令 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