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初學者,可以把《中醫基礎理論》先大概看一遍,但《黃帝內經》和《中醫基礎理論》雖然在某些理論上有相似之處,差別還是挺大的,看完中基容易先入為主,不易於內經的學習。
建議看原版內經時,參考白話文的內經去理解,之後和中基對比一下就行了。
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靈樞》偏重鍼灸方面,也不好學,先看《素問》吧。
2樓:狂湘雲
說實話,內經可不是那麼易學易懂的東西,它不同於其它書,中醫之於國學,想真正學好中醫還是得接觸一些國學的東西, 也許跟中醫都不搭邊,但是所有的一切和諧自然之道都是相通的。
你要相信,內經是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結晶,並不單單是一本養生的醫書,
推薦老莊的著作去讀一讀。逍遙遊,道德經之類。
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與一本好書相遇也要講緣份。
3樓:財務模型子午正陽
最應該看的就是傷寒論,如用古人(宋元明清)的註解本的,會更好。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本內經就夠你嗆的了…看完再來吧,不著急
5樓:賓豪陶瓷
我也對中醫很感興趣,一箇中醫朋友介紹說可以行看看《圓運動的古中醫》。我看過了,還比較好理解。
想自學中醫,沒有基礎,先看《中醫基礎理論》和《黃帝內經》這兩本書嗎?
6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可以了 我們平時學習的教學計劃是先中醫基礎理論 然後學中醫診斷學 皇帝內經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看完後和中醫診斷學合著看
7樓:青年依舊
《黃帝內經》本身就是中醫基礎,如果看了《黃帝內經》不用看中醫基礎了
8樓:匿名使用者
還是先看《中醫基礎理論》 和 《中醫診斷》 吧, 黃帝內經 可以平時看。。。
中醫基礎理論的新手
9樓:小飛1ny撲
同意奇點的回答,你不要相信那些先看啥【中醫基礎理論】之類的書的話,他們自己都沒有成功,如何去指導別人成功呢! 我也是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中專學的中西醫,大專學習的是臨床醫學(西醫)現在在家裡自己學習中醫,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學習中醫因為有點中專的底子,學起來有點影響,但是學這、學著,漸漸的迷茫了,迷失了方向,自己於是在網上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找了好長時間,終於找到!
說說我自學中醫的體會吧! 如果你是業餘人士 那麼最好先看唐雲的《走近中醫》和劉力紅的《思考中醫》這兩本書。可以幫你建立初步的中醫印象。
接下來,如果有能力,應當直接看古籍。不要去看現代的中醫教材,一般看了你也不會用。而古籍中也不要先讀《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之類的,沒有一點基礎,讀了腦子也是糊塗的。
讀古籍從黃元御的《四聖心源》開始,因為他的書是邏輯性最好的,一看就明白。然後再讀他的《長沙藥解》建立初步的中藥理論。黃元御的書現在沒有單賣的,書店裡都是黃元御全書。
黃元御擅長五行理論。 在下來讀《鄭欽安醫書闡釋》。這本書其實是鄭欽安的三部醫書的合訂本,由唐步祺闡釋。
鄭欽安擅長陰陽理論模型。讀到這裡一般的病你基本都可以自己解決了。 往下就要繼續讀黃元御的《傷寒懸解》和《金匱懸解》,作為一個提高。
這兩本書在黃元御全書中有。 這時,你可以看看《黃帝內經》了,很多東西一看,你就會明白。至於《傷寒論》在《鄭欽安醫書闡釋》和黃元御全書中,他們二位都為其作過注,看著更方便些。
直接讀無注的原本,對初學者肯定不行。 到此,你的中醫水平肯定比外面很多中醫師都高。因為我就是在這樣學,很有感覺!
10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中醫理論不要求太複雜,只要把李德新的《中醫基礎理論》中的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氣一元論」弄通,並能結合《黃帝內經》中的經絡與臟腑知識就可以了。中醫的理論好理解,但關鍵是中醫把理論與**的目標搞錯了。如果按傳統中醫的**,中國中醫**的目標應該為肺與**,主治的方法是調氣與化痰。
但目前**的目標是心臟,手段是活血化瘀。由於顛倒了治病的主次,結果是費力而無效果。越治病越重,越治因病死的人越多。
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黃帝內經》中的一句話「心主神明」,這句話中國的中醫帶入歧路。
學習中醫理論並不難,難的是怎麼進入治病的正確方向,方向正確了,一切疾病都會迎刃而解。
自學中醫可以嗎
11樓:
我是中醫藥大學的,我覺得自學的話最好還是按照大學裡的程式,畢竟我們剛進校門的時候對中醫也是一竅不通,大一的課程就完全是針對我們這些對中醫不甚瞭解的學生的。如果一上來就看些專業性強的書籍或者直接看《黃帝內經》之類,根本不可能看懂!
先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首先要弄明白中醫最基本的理論,比如陰陽、五行、精氣血還有中醫的整體觀念中醫對五臟的認識等等。弄懂了這些,就可以適當看一看《黃帝內經》了,因為中醫的理論基礎就源於《內經》,當然,在這期間應該先學一下醫古文,方便之後的閱讀,要學好中醫,熟讀典籍是非常必要的。
然後是《中醫診斷學》,中醫學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診斷方法,比如脈診、舌診,要好好地學習領悟。
然後可以學《中藥學》,要掌握常用中藥的功效、性味、歸經、用法、用量、禁忌症等等,書上都有,基本就靠背了。
然後是《方劑學》,怎樣對症組方是一門大學問。
最後是《中醫內科學》,內科學是以上各科的彙總,包括了從對各個疾病的鑑別診斷到組方下藥。
中醫的課程還有很多,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想學好中醫學,除了臨床實踐,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從古到今各大醫家的醫學著作,不僅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開拓我們的思路。中醫治病,思路很重要,從一個方向走不通,或一個角度,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學業有成!
12樓:跟左一學技能
自學中醫如何才能學好中醫呢?
13樓:
中醫自學,你是想學點本事,還是,想當醫生。想當醫生靠這個工作,有點難,因為,我們不是正規大學專業醫學,考不了證書,比較難。如果是為了喜愛,為了學點本事,那我是非常贊同的,中醫學搞,利人利己,起碼可以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我的建議,除了看對書籍,還要自己多實踐,拿自己的身體開方給自己調理。我推薦圓運動的古中醫學這本書。
14樓:百小度
可以自學的,中醫本身很多人就是自學,需要學習方劑學、中藥學、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外婦兒科等等。
15樓:商珧玉俊名
我就是自學的,關鍵是要有濃厚的興趣、要比較長的時間積累、要有一定的中文基礎、張仲景的傷寒論是關鍵的關鍵。簡單得很,努力吧!
16樓:傳域傳承
當然可以,學無止境。中醫很難的,如果想學好,是要終身學習的,不過越學,樂趣也就越多
17樓:羅馬城射手
行啊,參加門診教學方式,宋氏一次復位,正骨培訓,中醫培訓班挺好的。
18樓:清道夫
中醫自學是可以的,首先你要清楚真的非常愛好這們學問,同時如果你想取得成就的話,還是需要有天性的,至於學歷嘛,基本上高中畢業差不多了,學習中醫如果基礎你都死記透了,並且會靈活運用到臨床辨證論治的話,再適當加減那麼相對來說你就是高手了,想不出名都難。說得簡單,達到這個境界是需要領悟很多內容的。急於求成是不行的。
沒有學歷可以拜位有成就的師傅,跟隨學段時間,真的有天賦靈性的人師傅都會愛你如寶。當你自己用心去醞釀一個病人的病情,你能做到是其證用其方,有其症用其藥的境界你也可以帶徒弟了。祝你成功
19樓:金牌黑眼圈
支援一樓,不過我個人覺得,若是真的想學好中醫一定要下苦功,常讀,天天讀《黃帝內經》和其它經典,經典是根本。不理解意思不要緊,背下了。當你遇到問題時,這些不理解的文字會自動浮現,幫你解決問題。
還有很多老中醫的講座,網路上有,可以看看。
20樓:藍莓苗藏紅花
可以 看黃帝內經 本草經 傷寒論
21樓:四川鑫帕車燈
1、首先要明白自學中醫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想當醫生,建議放棄,此事太難,且產生嚴重後果要擔刑責。想當醫生還是按正常途徑走,有證,不管水平如何,起碼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坐牢的。
2、我認為自學中醫的價值在於自己有病或者近親有病時,特別是各個醫院都屢治不好的情況下。當然醫院能方便治好又不太貴又不**的醫院處理更省事,這是外話。
第一自己懂點至少能自己把把關,醫生是怎麼治這個病的自己能瞭解一二。現在的醫生不能太過相信,我略懂醫術所以敢這麼說,一是不怎麼為患者負責,為自己風險,錢負責的比較多,二是死板,不願細想,幾分鐘看個病人,按標準方法來。
第二點,自己可以試。這個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多試幾次。做好記錄,總結經驗,找準方向,有計劃的試,比醫生隨便看看,一次就完效果要好。
其實很多人自學中醫治好了自己的病,因為病就一個,就在自己身上,症狀效果感受瞭如指掌。而中醫有大量的名家醫案,類似的就看看,看了幾十上百個類似醫案,其實什麼情況自己也瞭解七八了。你再有點基本的把脈,看舌,辨證知識,又通學了傷寒論或醫宗金鑑的話,要試驗的治法範圍已經很小了。
並且你是始終圍繞自己的病在找資料,雖然典籍浩如煙海,但跟你這病扯上關係的資訊一般也是有限的,很大概率自己能找對方法。
22樓:蘇琦子
可以的,只要你對中醫是真的感興趣並且願意努力去學習這樣就可以。接下來你可以先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給自己打打基礎,技術方面自學很難可以跟師學比如張震學號脈
23樓:匿名使用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既然有這個打算,是需要好好準備的,畢竟中醫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自學很大程度上只是能夠理解字面意思,中,域,還是建議紮紮實實打好基礎,同時結合實踐。
中醫學入門書籍推薦
24樓:海之聲助聽器
是打算學習中醫嗎?如果想系統的學習中醫的話,需要從頭開始,開始是《中內醫入門》,《中醫基礎理論》,這容是學中醫人必學的課程,其次是《中醫診斷學》,不知道你想學習中醫的哪個方面?是偏重鍼灸推拿還是中醫外治還是理法方藥的應用,這是各有側重的,如果想綜合瞭解,那還需要看《中藥學》、《方劑學》、《鍼灸推拿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中醫兒科》,對中醫有了初步瞭解之後,需要多看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這些都是需要仔細研讀的書,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25樓:青瑜閨女個
其實沒有必要先看,到學校發了教材再看也來得及。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些醫古文、中國版醫學史等等了解一下權。
到了學校就開始專業的了,第一學期應該是基礎課,要學的多著呢,什麼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等等,還要學西醫的課程,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化學等等。
26樓:豆新臺問筠
《中醫基礎理論》,最基本的東西,再學中藥學,方劑學,黃帝內經等等,一步步來
27樓:春生肝夏生心
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
28樓:手機使用者
先了解中醫的發展史,中醫的發展不是空穴來風,易經是中國古代的最早的理論,從此開始才有了中國古代的五彩紛呈。這包括風水,星象等。中醫雖是難懂當時都是古代先聖經過身邊的事物的摸索歸整總結出來的,什麼是二十四節氣,為什麼一天是十二個時辰,一年為什麼是四個季節這是就是年節律,季節節律,日節律。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在歸納我們身邊每天在經歷但是每一天都在重新發生的規律。一點點的去了解,放低自身姿態!
黃帝內經分為多少部,《黃帝內經》共有多少冊?
黃帝內經 分為兩部分。黃帝內經 分 靈樞 素問 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 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 脈象學說 藏象學說 經絡學說 學說 病機學說 病症 診法 論治及養生學 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 ...
《黃帝內經素問注》序譯文
黃帝內經素問注 序,作者唐代中期醫學家王冰,譯文如下 要解除疾病的纏繞和造成的痛苦,使人保全真精 通導元氣,救助百姓達到長壽的境地,幫助瘦弱多病的人來獲得平安,沒有伏羲 神農和黃帝這三位大聖人的學說,就不能達到這些目的。孔安國給 尚書 作的序文中說 伏羲 神農 黃帝的書,叫做 三墳 講的都是大道理。...
黃帝內經講乾燥邪氣要用苦溫是什麼原理
黃帝內經裡一定沒有乾燥邪氣的提法,中醫裡也沒有這種說法。應該稱為燥邪。燥邪為六淫之一,燥邪不一定就是陽邪了。之所以要用到苦溫呢,就是因為苦能堅陰,溫能補陽氣。所謂壯火食氣,氣食少火。陰液不足,或燥邪傷陰,造 的燥症,而少陽之火又可養肝木,溫腎陰,這樣可以達到滋水涵木的作用。 幸聞瑤 平常吃苦吃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