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經到底是一些什麼內容?有用嗎

時間 2021-10-14 22:47:32

1樓:琉璃光

古代的佛經內容和現在的佛經內容是一樣的!

佛經是很嚴厲的對境,不允許更改一字的!所以您想知道古代佛經的內容,看現在的佛經就可以了,只要是三藏十二部的經典。

佛經所講的,是佛陀教化我們眾生離生死,斷無明,證菩提的道理方法,好比是佛陀為我們設計的一艘度河的大船。只因佛法最究竟的內容用我們人類的語言描述不出來的,但為度眾生,還是強為其難,說法傳經,所以最後佛陀說我說法49年,一字未說!好比佛陀那手指給我們月亮看,我們順著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能看到月亮,但一直盯著佛陀的手指,怎麼能看到月亮呢?

2樓:

實際上由於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佛教的教義主要是通過佛經的翻譯版本來傳達的。古代佛經的翻譯本主要是一些外來的傳教僧人,最早的佛經的翻譯可能是漢明帝時代的大月氏國來的迦葉摩騰、竺法蘭在洛陽白馬寺,譯出的《四十二章經》。漢桓帝時安息國安世高和月氏國支讖,譯佛經數十部,約一二百卷。

靈帝時有印度竺佛朗也在洛陽宣講佛教,並著有《牟子理惑論》主張佛教思想與中國文化調和。佛經的翻譯最著名的是印度名僧鳩摩羅什。具傳當時為了把印度名僧鳩摩羅什請來宣揚佛教,還發生過幾次戰爭,徵滅了幾個國家。

早在秦朝,中原人們對佛教是一種什麼東西還不太清楚,只是聽西方來的人說佛教是可以渡人進極樂世界,獲得永生的仙法。在秦始皇時代,始皇帝就派了徐福帶領幾千人去東海仙島尋找長生不老之法,可以他們是一去不返,始皇帝也沒有能長生不死。當時,朝廷聽說有位鳩摩羅什在西域龜茲國宣揚佛教。

鳩摩羅什是一個年輕的天才,他不僅具有超人的記憶力,而且對佛學也有深刻的理解。秦朝皇帝苻堅聽說佛教是如此好的仙法,鳩摩羅什又是一位佛法大師,於是就派遣將軍呂光率領大軍,西征龜茲去搶鳩摩羅什大仙。等到呂光征服了龜茲,請到鳩摩羅什準備返回秦朝,不料這時秦朝發生內亂姚萇殺了苻堅自己當了皇帝。

於是呂光就乘機據姑臧自稱涼國,鳩摩羅什也就留在了涼國。後來姚萇的兒子姚興當皇帝,打敗了涼國,呂光的兒子呂隆投降,這才把鳩摩羅什請進入中原。皇帝姚興親自迎接他到長安,並封他為國師,為了儘快把佛教的仙法在中國施展,還專門派了幾千人協助他翻譯佛經。

最後,皇帝沒有來得及得到長生不老的仙法,而佛教在中國逐漸發展起來了。在鳩摩羅什主持下翻譯的佛經在中國佛教的傳播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由於,佛經的翻譯中有大量的中原文化人蔘加,其中不乏儒家和道家學者,所以在佛經的語言和解釋中就融入了中國的儒家和道家文化思想。

加上佛教本身的培養和教育人的社會性的一些思想,也與中華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很吻合,所以在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兩種思想也不斷交映,相互融通。有一個傳說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早期,中國文化的主流是孔、孟、老、莊的思想。

當時艱鉅的佛經的翻譯工作還在進行中,佛經《涅盤經》還只翻譯了一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進行研讀。在**的前部分對「一闡提」(指有破戒、作五逆罪,不信佛法、因果、誹謗佛法,斷滅善根、不作善法,破壞僧團綱紀等極端罪惡的眾生)的問題,佛祖嚴厲地說他們會在輪迴中永遠不得超生,一再出現排除「一闡提」成佛可能性的**。而有一位文化修養非常高的道生法師從中國的哲理考慮,認為這不符合佛教的完整思想。

應該無任對什麼樣的人,只要悔罪自新便可成佛。就是提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頓悟成佛」思想。這樣就受到只學了一半**的其他佛教徒們的激烈的反對,大家都不能接受與所見**意思不同樣的觀點。

於是道生法師就到南方的虎丘山隱居,沒有人接受他的觀點,他就對著山上的石頭解使佛法。後來**翻譯完了,果然他的觀點是正確的。這便是所謂「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的故事。魏晉南北朝時代佛教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另外還有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別也來到中國,如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就是這個時期來到中國。達摩在嵩山少林寺隱居面壁九年的故事在中國廣泛流傳。

這個禪宗就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包括老子、莊子和部分儒家思想)很吻合。我們從梁武帝接見達摩時的談話就可以知道這個問題。梁武帝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信徒,他在中國大力推介佛教,甚至壓制道教等其他宗教。

在他的大力支援下,當時中原出現五里一廟,十里一庵的佛教盛況。他聽說從印度來了位高僧,馬上就召見達摩。梁武帝問達摩:

「朕造了許多寺廟,選送了好多僧人,還親自抄寫**,大力弘揚佛法,這算不算有了功德?」達摩回答:「沒有功德。

你這些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看來雖有,實在沒有』」就是說:你這是有心行善,沒有出自本心的行為。就好象一個影子會隨著東西走,但是影子是看起來有,實際上是摸不到,拿不走的。

有就等於沒有。梁武帝又問達摩:「那麼,真實的功德是什麼呢?

」 達摩說「清淨智慧是微妙圓融,本體空寂,無法可得,如是功德,絕對不是世間上有為之法所能求到的」。真正的佛學思想是非常微妙、高深的,是沒有一種確定的方法就可以學到的。所以功德,也絕對沒有什麼明確的做法就可以求得的。

這一佛教思想與中國傳統的道教的《老子》的思想非常相似。老子在《道德經》中就說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所以佛教思想和中國傳統的老子、莊子和儒家思想是很一致的。

這個禪宗就成為中國佛教思想的一個最重要的學派,直到今天它還對世界佛教思想起著深刻的影響。到唐朝時代(公元618——907年),印度的佛教已經發展了幾百年了,出現了多種佛教等派別。

3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牟尼佛的教化,**記錄成文字,就是佛經。讀誦留下來的佛經,就是接受釋迦牟尼佛教化,獲得解脫方法、智慧覺悟的有力途徑。

4樓:匿名使用者

需要你自己看一看才行,大家再怎麼對你講,在你的腦子裡都是抽象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佛經和現代的是一樣的,只是本有不同,質無變化。但古代的要比現代的錯別字少一些。

佛經裡說的每句話都是對的嗎?佛經都是誰寫的?有沒有古代統治階級為了統治需要

那些梵語的佛經,反覆念有什麼用麼?自己都不理解是什麼意思 30

6樓:莫極

學佛bai應以四聖諦和十二緣起du法入門,這是zhi佛教的理論基石。

很多人學dao習佛教,佛版了十多年,除了幾個佛的權名字,什麼都不懂。問他什麼是五禪支,什麼是五蘊,什麼是十二緣起的根本,什麼又是三毒,就一無所知了。這樣沒有正見的唸啊念,有什麼用?

樹立正見相當重要,因為佛教不是鍛鍊嘴巴的宗教,而是對治心的宗教。必須要去深入義理,才可以解佛深意。那麼,根據北傳,《心經》就是很好的一部教材,十分值得去學習。

如果希望深入,則應去學習《金剛經》,在《心經》的基礎上學習《金剛經》是十分有裨益的。之後,便可以進入《華嚴經》《法華經》《大般涅槃經》等篇幅巨大的經典的學習了。

當然,要學習這些經典最好還是能夠得到有批註的書籍,這樣才能使得自己儘量少的錯解經意。

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三藏十二部 部部經典 部部法門 都是消業的 況且法法平等無二 不過修學版要選擇對權機

佛法傳到中土 大德高僧已經將經典翻譯 為什麼你要去學梵語 你的母語是梵語嗎

你已經通曉三藏 是大德 能夠到翻譯經典的地步 若是梵語對我們的機 古代大德為什麼要翻譯

經典 而不直接像如今人一樣 教導大家梵文呢

學的過程中沒感覺有什麼知識能提高也沒覺得消了自己什麼業 這是有求了 有求就是什麼也得不到

因為你在給自己樹立障礙

咒不解釋 也無需知道意思 即便是密宗上師也不會完全告訴你咒的本意 所以只要一心去持就好

太過求感應 與 效果 只會對你自己無有是處

8樓:青海十翼

經讀百變bai其義自現,誦讀時要誠

du心誠意,因

9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佛教關鍵是要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所以建議先要讀一些入門的書籍(如《佛教哲學》等),再從漢譯佛經讀起

10樓:匿名使用者

先去看看六祖的《壇經》吧,上面講的都是我們東方的語言,也是中國唯一的一部佛經,包括所有佛教的經書,你一定能看的懂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信念唄,專心致志的讀會增強你的信念!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或者是心理作用!

12樓:月明蘭

佛經念之,則佛祖必會感應。

施主,心誠則靈啊!

13樓:匿名使用者

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佛經為什麼要用艱澀難懂的文言文?而且還有很多極生僻的字?

14樓:鰉螟獾

之所以我們現在見到的佛經大都文言文的,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翻譯佛經比較少,很多人還是以古代人翻譯的佛經為主要的學習材料。而且,近現代研究佛教的大師們都精通文言文,古文根底非常深厚,所以不用現代文;而現在真正研究佛經的人一是少了,而是懶得做基礎性的普及工作,所以翻譯佛經的人幾乎沒有。

而市場上能夠見到的一些用現代語體文翻譯的佛經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很好的並不多。

古代翻譯佛經自從佛教傳入中國的東漢時代就開始了,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第一個高潮,其次是唐代,是中國翻譯佛經的最高潮,也是中國佛教最為興盛的時期,以玄奘法師為最基礎的代表。後世新出的經典佛經翻譯作品數量極少。

而且這樣搞容易給人高深莫測的感覺。主要是當年紙張沒有普及,文字越精闢越好。

道經跟佛經有什麼不一樣?

15樓:丶蘇酌

佛教和道教區別

1.對待生和死的態度不同:佛教追求的目標是「涅磐」,脫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062

離生死輪迴。道教對人生總的來說持積極的、正面的態度。

2.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就是,「道曰今生,佛說來世」。

3.基本區別在於:道教主張以生為真實,追求延年養生、肉體成仙。佛教以其悲天憫人的情懷,棄惡楊善的教條,因果輪迴的法則還是令人敬佩的。佛教更像是一朵嬌嫩而精緻的蓮花。

4.命本源不同:佛法有云,只要是勸信眾生一心向善,一切法皆是佛法,善人用惡法,惡法亦善,惡人用善法,善法亦惡。

有易經的時候,還沒有道教呢,所以道士把易經歸為自己的學說,是有些盜竊思想意識的,至於太極圖和陰陽魚,都是道家的運用了易經的思想。

5.佛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所以佛是覺悟的意思.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他不能使我們上天堂,也不能判我們入地獄.

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

擴充套件資料: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有人說又稱老聃。

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202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

202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範;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其把佛教典籍分為經、律、論三藏是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的,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分類,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分類。經、律、論所載內容分別:

一.經,一般被認為是佛說過的話的彙編,它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

二.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範,它的基本原則一般被認為是佛所確定的,而系統化的佛教戒律是後來才逐步形成的。

三.論是對經、律等佛典中教義的解釋或重要思想的闡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認為是菩薩或各派的論師所做,可也有一些極少數的論被認為是佛自己做的。

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稱為法師,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遍通經、律、論三藏的稱為三藏法師,如唐三藏法師玄奘。

我到底是復讀還是應該走專科,請各位給一些建議

只差本科十多分,以你目前的情況,再努力一年,很有希望上去,專科和本科的區別很大,等你進入社會就知道,所以有希望上本科就不要輕易放棄。 我覺得你可以選個較好的專科院校。在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不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復讀付出的辛苦是翻倍的,承受的壓力也會翻倍。如果你真的確信自己能堅持,能夠一改之前的懶散...

古代沉州府在什麼地方,古代的建州到底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就是清朝的發展地

古代沉州府在什麼地方?15哭了一下 沉州府沒有這個地名,如果是陳州府倒是還有。陳州府,舊府名,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大致為今河南省周口市。與本省歸德府 許州直隸州 開封府 汝寧府及安徽省的潁州府相鄰。明洪武元年 1368年 廢宛丘縣入陳州 2 同時沈丘縣併入太和縣,南頓縣併入項城縣。洪武四年 1373...

學廚師都要學什麼內容?請具體一些

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 學廚師必須要懂刀工 翻鍋 正確識別和掌握油溫 投料準確適時 掌握火候 勾芡 出鍋及時 裝盤等等。廚師行業中一般把刀功 勺功 抽糊 宰剔作為廚師入門的必備基本功,而且在從事烹飪行業的人群中,無一不把烹飪基本功當作必修課,常抓不懈。同時學習廚師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和一定承受能力以及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