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炎的情感小屋
1、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就是其一。
2、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3、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映物質。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1、物質決定意識。先有物質、後有意識,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離不開自己的物質基礎——人腦;意識的內容只能來自物質世界,離開了物質世界,人腦不會自行產生意識。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的能動作用還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3、物質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第二位的,兩者不能平列,但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強調某一方面
拓展資料
意識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生理學上,意識腦區指可以獲得其它各腦區資訊的意識腦區(在前額葉周邊)。意識腦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識真偽,即它可以辨識自己腦區中的表象是來自於外部感官的還是來自於想像或回憶的。
此種辨識真偽的能力,任何其它腦區都沒有。當人在睡眠時,意識腦區的興奮度降至最低,此時無法辨別腦中意像的真偽,大腦進而採取了全部信以為真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夢境」。意識腦區沒有自己的記憶,它的儲存區域稱作「暫存區」,如同計算機的記憶體一樣,只能暫時儲存所察覺的資訊。
意識還是「永動」的,你可以試一下使腦中的意像停止下來,即會發現這種嘗試的徒勞。有研究認為,意識腦區其實沒有思維能力,真正的思維都發生在潛意識的諸腦區中,我們所感知到的思維,其實是潛意識將其思維呈現於意識腦區的結果。
物質的定義由宇宙的定義對時刻的取值範圍加以t≤r/c的限制,並忽略時間增量後給出宇宙的瞬時狀態。
參考資料
2樓:六六
意識與物質的關係可分為唯物主義持「物質決定意識」觀點,唯心主義持「意識決定物質」觀點。
西方哲學將對世界的認知角度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區分二者就是對意識與物質關係的本質認定。
1.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注意是意志)為轉移的。意識的產生依賴於物質載體,沒有物質則沒有意識。
比如人沒有眼睛,就無法「看」,沒有鼻子就無法「聞」……人看待任何事物的綜合感覺,不僅受器官影響,還受體內激素影響。且人死後,地球仍然在轉,人類滅絕後,宇宙依然存在。
2.唯心主義則認為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為有意識才能感覺到物質的存在。失去意識,物質的存在就沒有意義,等同於不存在。而且因為有意識,物質才能組合成當前世界的樣子。
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是意識的產物,是受更高階的意識分配,萬物才如此地井然有序。
客觀唯心主義者認為意識可以改變物質存在。在生活中任何工作和創造行為無處不體現著意識作用在物質上的結果。
拓展資料:
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即意識對物質具有反(能動)作用。這就是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就是說,一方面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另一方面正確的思想意識能使人的實踐活動順利。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還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相互促進。
物質文明建設為精神文明奠定物質基礎,沒有經濟的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就失去了物質基礎,這體現了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它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這體現了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3樓:
《物質與意識關係的論證。》
任何事物的發展,必有其動力,物質的發展演化也不例外,不管這個推動物質發展演化的動力或者說原初動力來自**,我們先不去研究它,但我們應該知道,「動力」才是世界的主宰,它主宰了世界的發展演化。
有人說「物質決定意識」,也就是說「意識是被決定的物件」,仔細想想,其實很不合理。意識只是被動的「被決定」嗎?顯然不是,意識也具有主動作用。
意識的主動作用在唯物論上的說法是「意識反作用物質」,但「意識的作用」為什麼不能說也是一種「決定」呢?難道意識的反作用是機械的條件反射?但很顯然不是,意識在一定範圍內(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也可以主宰和決定物質的發展演化,意識已經具有一定的動力特性,只不過意識的動力,需要藉助物(如手和工具)來發揮。
物質與意識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動力」是世界的主宰,物質的發展演化必然有動力或者說原初動力的主導,在物質發展演化到一定的程度,部分物質演化出了生命,產生出了意識,而意識的出現,就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動力特性,它通過物質(如手和工具),能夠主宰和決定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夠主宰和決定的物質,讓這些物質能夠為自己所用。而平常我們看到的物質,反映在人腦中的事物,只是為意識提供了可供選擇的資訊和作用物件,真正能決定的還是意識本身。
4樓:吳堡特產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物質決定意識,二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⑴物質決定意識。
這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第一,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科學發展證明,在意識產生以前,物質世界早已存在,而意識只是在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人類出現以後才產生的,不是從來就有的。
第二,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沒有人腦就不可能產生意識。意識對人腦這一高度發達、高度完善的物質器官的依賴,反映了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第三,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人腦固然是產生意識的器官,但人腦並不能自行產生意識,這是因為僅有一個健全的人腦,如果不參加社會實踐,完全脫離物質世界,就不能產生意識。⑵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首先表現為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它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其次,更突出地表現為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於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有兩種情形: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推動人們的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⑶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作用,不能等量齊觀。物質決定意識是二者關係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基礎,是第一位的,只有堅持物質決定意識才能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要在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基礎之上承認意識的能動作用,能動作用無論如何巨大,它都是處於第二位的,而不能成為決定作用,始終要受到物質決定作用的制約。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5樓:angela韓雪倩
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會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我們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做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還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反對割裂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
2、物質決定意識,形為物質,神為意識。「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這句說的是物質存在意識存在,物質消失意識也消失。
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物質是意識的承載,正確的意識可以對改造物質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則相反。
3、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又要重視精神的力量。
6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②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裡,意識是由物質產生的。產生意識的物質有兩個不可或缺的組成,一是自然世界這個物質,一是人類社會歷史這個物質。所以有言:
意識是自然發展的產物,也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
在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血緣聯絡、語言溝通、文化文明、生產勞動構成了一張複雜的人類關係網,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社會物質,才是人類意識高階於普通動物的根本原因,是意識產生必不可少的社會條件。在意識產生的過程中,人類勞動是意識產生決定性因素,語言、文字等其它要素對意識的產生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7樓:無聊丨壞人
《物質與意識關係的論證。》
任何事物的發展,必有其動力,物質的發展演化也不例外,不管這個推動物質發展演化的動力或者說原初動力來自**,我們先不去研究它,但我們應該知道,「動力」才是世界的主宰,它主宰了世界的發展演化。
有人說「物質決定意識」,也就是說「意識是被決定的物件」,仔細想想,其實很不合理。意識只是被動的「被決定」嗎?顯然不是,意識也具有主動作用。
意識的主動作用在唯物論上的說法是「意識反作用物質」,但「意識的作用」為什麼不能說也是一種「決定」呢?難道意識的反作用是機械的條件反射?但很顯然不是,意識在一定範圍內(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也可以主宰和決定物質的發展演化,意識已經具有一定的動力特性,只不過意識的動力,需要藉助物(如手和工具)來發揮。
物質與意識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動力」是世界的主宰,物質的發展演化必然有動力或者說原初動力的主導,在物質發展演化到一定的程度,部分物質演化出了生命,產生出了意識,而意識的出現,就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動力特性,它通過物質(如手和工具),能夠主宰和決定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夠主宰和決定的物質,讓這些物質能夠為自己所用。而平常我們看到的物質,反映在人腦中的事物,只是為意識提供了可供選擇的資訊和作用物件,真正能決定的還是意識本身。
如何認識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怎樣理解物質與意識辯證關係原理及其意義
心 1 物質決定意識 從意識的起源來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從意識的生理基礎來看,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從意識的本質來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總之,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沒有物質就沒有意識。這深刻地說明了意識依賴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進一步證明了世界的本質不是意...
意識的物質屬性是什麼?意識是物質嗎
意識是某些特定 複雜的化學 物理反應過程。意識就是物質運動,而運動是物質的普遍屬性,從而意識也是物質的屬性之一。任何物質都在運動,運動是絕對的,所以運動是物質的屬性。但這並不代表具體的運動是物質的屬性。例如我們口唸 山河壯麗 這個詞,單從生理及物理來說這是喉嚨等的一個發聲運動,但是不能說喉嚨等具有 ...
意識和物質可分不可分
在生活中湮滅 可分,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存在,而意識不能。意識是人類對客觀物質的反映,沒有物質就沒有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是唯物主義 不分,就是唯心主義。 分,唯心主義 不分,唯物主義 意識來自物質 卻高於物質。 這個問題像是在問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否可以分離 雖說現今大多數都信奉唯物主義 但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