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上,辯證唯物主義,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時間 2021-09-14 18:12:31

1樓:匿名使用者

唯物主義的根本特徵是主張物質.自然界第一性,精神.意識第二性,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把精神.

意識當做第一性,當做世界的本原,認為物質.自然界是精神的產物。 唯物主義經歷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三種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把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

「原初的物質」作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氣等,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具有非科學性,直觀性,猜測性,侷限性。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把基本粒子的構成,物質結構,物質結構的某種屬性作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解釋物質本原問題上具有科學性和抽象性。這一階段的唯物主義即舊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它是真正科學的,完備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它第一次把唯物論和辨證法,歷史觀有機結合和統一起來,克服了以往機械唯物主義所存在的缺陷,是唯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在認識本質問題上的區別是什麼

2樓:

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都堅持反映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區別:①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把人的認識看成是消極地、被動地反映和接受外界物件.

缺陷:一是離開實踐考察認識問題,因而不瞭解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二是不瞭解認識的辯證性質,離開辯證法來考察認識問題,不能把認識看作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而認為認識是一次性完成的.

這種直觀的消極被動的反映論是不科學的.

②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首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把實踐的觀點引入了認識論,科學地規定了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係,認為主體和客體的關係首先是一種改造和被改造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才產生了它們之間的反映和被反映的關係;

其次,辯證唯物主義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應用於考察認識的發展過程,科學地揭示了認識過程中的多方面的辯證關係.他全面揭示了認識過程的辯證性質,把認識看成一個由不知到知、由淺入深的充滿矛盾的能動的認識過程.

這種以實踐觀點和辯證觀點為特徵的反映論,不僅駁倒了唯心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而且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缺陷,創立了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實現了認識史上的變革.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種能動的反映有兩方面的特點:

一方面,反應具有摹寫性,即人的認識作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觀事物為原型,總是力圖在思維中再現客觀事物的狀態、屬性、關係、本質和規律.反映的摹寫性決定了反映的客觀性;

另一方面,反應具有創造性,人對物件的反映過程,不僅有對於認識物件的接受,而且有對於認識物件的分析、選擇、重組、整合、建構和虛擬.人的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世界,而且能夠創造世界.創造性從根本上把人的反應與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活動區別開來,它是反映的能動性的基本標誌.

意識和物質的關係,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阿炎的情感小屋 1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就是其一。2 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3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映物質。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1 物質決定意識。先有物質 後有意識,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離不開自己的物質基礎 人腦 意識的內...

如何認識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怎樣理解物質與意識辯證關係原理及其意義

心 1 物質決定意識 從意識的起源來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從意識的生理基礎來看,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從意識的本質來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總之,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沒有物質就沒有意識。這深刻地說明了意識依賴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進一步證明了世界的本質不是意...

意識是物質嗎?物質和意識的關係?

這個問題首先取決於從一元論還是二元論的角度來思考。一元論分為唯心論和唯物論,兩者皆認為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屬性 唯心論認為所有可認知的事物都屬於意識範疇,唯物論則認為都屬於物質範疇 二元論則主張兩者具有不同的屬性且相互獨立而存在。以唯物論的角度來分析確實是如你所說,意識可以被看作是物理運動的副產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