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票據追索權的行使原因和程式,哪些票據有票據追索權?

時間 2021-08-17 08:24:42

1樓:仲罡國雨信

依照《票據法》第四條的規定,追索權與付款請求權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在一般民事法律關係中,基於同一項債務分別規定兩種不同的債權並不多見,可以說,追索權制度是票據法為了加強票據安全性、促進票據流通性而特設的一項制度,因此,認識與把握該項特別制度對於開展票據業務具有重要意義。有鑑於此,筆者羅列了幾項票據追索權中值得注意的問題,與大家作一番**。

一、追索權的前提

雖然同為請求付款的票據權利,但在行使過程中,追索權與付款請求權相比是處於第二順序的票據權利。原因在於,付款請求權的物件是票據的承兌人或付款人,其承擔的是第一性的付款責任,因此在主張票據權利、要求支付票款時自然首先應由第一順序的義務主體加以主張。按《票據法》第61條,追索權的行使必須是以持票人不獲付款或不獲承兌為前提,只有在持票人的付款請求權無從實現的情況下,才能依法行使追索權。

這裡所講的“付款請求權無從實現”既包括承兌人或付款人主觀拒絕持票人提示承兌或提示付款的情形(《票據法》第61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項),也包括承兌人或付款人客觀事件造成持票人無法提示承兌或提示付款的情形(《票據法》第61條第二款第二項、第三項)。

關於追索權前提條件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持票人未按法定期限及時要求行使付款請求權而喪失了該項權利,就如同免除了承兌人或付款人的第一性付款責任,而加重了其他票據債務人的義務,顯屬不公。而且這屬於持票人自身的過錯,應由持票人自行承擔相應責任,其直接反映就是喪失對部分票據債務人的追索權(《票據法》第40條第二款)。

二、追索權的確權

在行使付款請求權未果後,持票人可以以此為由追索票據債務人要求獲得補償。但是,對於其他票據債務人來講,其並不瞭解持票人不獲承兌或不獲付款的真實詳情,因此只有當有確切證據證明承兌人或付款人不履行義務或履行義務不能,其他票據債務人才得以付款。而且,追索權雖然是法律直接賦予持票人享有的,但行使追索權實質上是一種“權利執行”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取得並出示具有法律證明力的書面檔案從而將持票人抽象的、可能的權利確定為具體的、現實的權利是一項重要要件。這與在一般民事訴訟程式中,申請執行需要以生效法律裁判文書作為依據是同樣的道理。

《票據法》第62條、第65條規定了用以確權的證明檔案型別和有關的法律後果。其中,對於承兌人或付款人應對其拒絕行為作出說明,出具拒絕證明或退票理由書。如果未能出具,一是表明其行為可能是無理拒絕,二是造成持票人因不能出示拒絕證明或退票理由書而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所以理應由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民事責任。

三、追索權的物件

一開始我們就談到,追索權制度是票據法為了加強票據安全性、促進票據流通性而特設的一項制度。這不僅表現在設立該項制度本身,還表現在行使該項制度中法律對保護持票人權益所創造的儘可能多的便利。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在持票人對於追索權物件的確定上,法律允許任意選擇和變更。

首先,持票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任意一個或多個甚至全體票據債務人進行追索。這種選擇不受數量限制,也不受順序限制,只要是持票人認為最有利於保障其權利的就可以要求追索。其次,持票人雖已對票據債務人中一人或多人進行了追索,但這並不意味著未被追索的其他債務人就因此免除了付款義務,持票人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再次對先前未被追索的其他債務人進行追索。

四、追索權的時效

追索權的時效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大內容。筆者將其分為兩項,一是追索權本身的時效,二是行使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時效。

前者指的是《票據法》第65條的內容,持票人應按規定期限提供合法證明進行追索,否則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上述“規定期限”按照理解應是指《票據法》第

17條規定的行使權利期限,分為三種:1.針對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是2年;2.

一般前手的是6個月;3.如果是票據債務人付款後獲得票據權利而再行追索的,則為3個月。雖然《票據法》第65條規定了持票人喪失追索權的情況下仍可以要求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責任的補救措施,但筆者以為持票人行使追索權的前提就是承兌人或付款人拒絕承兌或拒絕付款,甚至於死亡、逃匿、破產、被責令停止業務活動等情況。

因此,前述補救措施的實際意義存在疑問,也就是說即使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責任,持票人也可能無法獲得實際的受償。而且,喪失了對前手的追索權也造成持票人的保障範圍縮小。所以,及時進行追索以儘可能在最大範圍內保障權利是持票人應當加以注意的。

後者是指《票據法》第66條強調的持票人在規定期限內履行追索通知義務的規定,雖然該項規定並不影響持票人行使追索權,但是對於延期通知造成前手或出票人的損失(主要是逾期付款利息的損失)仍要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權的過程中應當合法合規,審慎注意,才能切實有效地維護好自身的權利。

2樓:伏素花孫詩

票據追索權又稱償還請求權是指持票人在提示承兌或提示付款,而未獲承兌或未獲付款時,依法向其前手請求償還票據金額及其他金額的權利。行使票據追索權應具備什麼條件?根據《票據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追索權發生的實質條件包括以下內容:第

哪些票據有票據追索權?

3樓:喵喵喵啊

匯票、支票、本票有票據追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23年5月10日正式頒佈,2023年1月1日起實施。匯票、支票、本票都可以有背書關係。

為了保障票據交易安全,我國票據法採取嚴厲態度,不許匯票、本票發行空白票據,僅許支票發行有限空白票據。

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2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6個月;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被

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3個月。

擴充套件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六十一條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匯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一)匯票被拒絕承兌的;

(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

第六十二條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

持票人提示承兌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絕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出具拒絕證明,或者出具退票理由書。未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

4樓:七色彩虹之毛毛

答:一、具有票據追索權的票據有:

匯票、支票和本票

即銀行匯票、商業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支票和銀行本票

二、有下列情形可以行使票據追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六十一條 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匯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一)匯票被拒絕承兌的;

(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

第八十一條 本票的背書、保證、付款行為和追索權的行使,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章有關匯票的規定。

第九十四條 支票的背書、付款行為和追索權的行使,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章有關匯票的規定。

擴充套件資料:

一、匯票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十九條 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匯票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

二、票據行使追索權的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一)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2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二)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6個月;

(三)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

(四)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日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3個月。

票據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據當事人依法確定。

5樓:藣軙粡膽覓掖付

票據權利在下列期限內不行使而消滅: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2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6個月;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3個月。持票人因超過票據權利時效而喪失權利的,仍享有民事權利,可以請求返還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

新會計準則下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的處理方法

公孫來福桑珍 新會計準則下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的賬務處理方法和會計分錄 帶追索權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予以處置 或貼現 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以債權質押貸款而已,1 處置債權時 賬面應收款不動,收到款項同時增加借款 借 銀行存款 短期借款 利息調整 貸 短期借款 成本 2 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到期時若應...

探視權的行使的規定有哪些,探視權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 探視權,又稱探望權或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 聯絡 會面 交往 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視權制度正式確立於4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其中規定夫妻離異後對子女的探視權制度,該規定保證了非撫養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有利於彌合因家庭解體給父...

怎樣理解黨的幹部必須「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

1 依法辦事和加強道德修養,做到自重 自省 自警 自勵,是對領導幹部工作方式和自律方面的要求。強調領導幹部依法辦事,一方面可以促使領導幹部增強法制觀念,按照法律規範來行使手中的權力,自覺地進行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踐。另一方面,可以促進領導幹部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好地運用法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