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1 18:04:22

1樓:暮夏淺眠

加權移動平均法就是根據同一個移動段內不同時間的資料對**值的影響程度,分別給予不同的權數,然後再進行平均移動以**未來值。

加權移動平均法不像簡單移動平均法那樣,在計算平均值時對移動期內的資料同等看待,而是根據愈是近期資料對**值影響愈大這一特點,不同地對待移動期內的各個資料。對近期資料給予較大的權數,對較遠的資料給予較小的權數,這樣來彌補簡單移動平均法的不足。

2樓:中博教育

移動加權平均法指企業按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明細分類核算時,以各批材料收入數量和上批結餘材料數量為權數,計算材料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計價方法,每購進一批材料需重新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價,據以作為領用材料的單位成本。

3樓:秒懂百科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材料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

4樓:劍昕丘蕾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5樓:匿名使用者

以庫存為例,每買進一批東西,原來的庫存總金額+買進的總金額)/ (原來庫存的單位數量+買進的單位數量),出貨不計算

6樓:匿名使用者

用存貨舉例子吧

1日買存貨1個單價 5元/個 15日買存貨1個 單價 6元/個 20日買存貨1個單價 7元/個

如果是加權平均法,那麼就在月底確認單價那麼就是 (5+6+7)/3個 這個就是加權平均單價

移動加權平均呢 比較麻煩但是比較準確 還是上邊那個例子 比如16日發出了一個存貨,那麼現在就要確定發出**了,怎麼確定呢就是前邊買的也就是1日和15日的**相加除以存貨數量 (5+6)/2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數量)/月初庫存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

移動加權是分批計算的進一次算一次

單位成本=(原有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進貨實際成本)/原有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不知道表達清楚不,呵呵,文筆不太好

7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和普通的加權平均差不多不吧

8樓:東奧名師

移動加權平均法的優缺點:

能夠使企業管理層及時瞭解存貨成本的結存情況,計算出的平均單位成本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

由於每次收貨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位成本,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貨以後,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公式

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本次進貨之前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之前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的數量)

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移動平均單位成本

月末庫存存貨的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月末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

9樓:中女司寇春芳

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以下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例1:貨品a,期初結存數量10,加權價10,金額為100,發生業務如下:

銷售11;採購10,採購**11;

成本計算過程如下:

銷售時,成本金額為11*10=110;銷售後結存數量:-1;加權價:10;結存金額:-10;

採購後,結存單價位:(-10+10*11)/(-1+10)=11.111111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什麼意思

10樓:高頓

什麼是移動加權平均法

11樓:我的小名叫仙女

用存貨舉例子吧

1日買存貨1個單價 5元/個 15日買存貨1個 單價 6元/個 20日買存貨1個單價 7元/個

如果是加權平均法,那麼就在月底確認單價那麼就是 (5+6+7)/3個 這個就是加權平均單價

移動加權平均呢 比較麻煩但是比較準確 還是上邊那個例子 比如16日發出了一個存貨,那麼現在就要確定發出**了,怎麼確定呢就是前邊買的也就是1日和15日的**相加除以存貨數量 (5+6)/2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數量)/月初庫存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

移動加權是分批計算的進一次算一次

單位成本=(原有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進貨實際成本)/原有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12樓:吉林省萬通技工學校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結存存貨的成本的合計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孑存存貨的數量的合計資料,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自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13樓:漆雕嘉禎巫芙

移動加權平均法就是每進一次材料,如果收入材料的實際

單位成本與庫存材料的實際平均成本不一致,就要計算一次平均成本

材料平均單位成本=(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本批收入材料的實際)/(庫存材料數量+本批收入數量)

14樓:凌漪冠浩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有什麼區別

15樓:卜卦子彈

移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的區別:

1、概念不同:

加權平均法是指某段時間專內的加權。屬適用於**變化不大或要求不是特別精確的成本核算。核算起來比較簡單,省時省力。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按照上一日結存來加權的。適用於**變化大或要求精確核算的成本核算。核算比較費時。

2、計算公式不同:

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結存存貨成本+本批進貨成本)/(結存存貨數量+本批進貨數量)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上次結存數量×上次結存單價+本次入庫數量×本次入庫單價)÷(上次結存數量+本次入庫數量)

本期(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上期結存數量×上期結存單價+∑本期入庫數量×本期入庫單價)÷(上期結存數量+∑本期入庫數量)

16樓:匿名使用者

加權平均法也稱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就是將本月的所有購進和期初平均作為出庫的單價和庫存的單價.適合月末一次結轉出庫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每進一次貨後就進行一次平均,適合月中有多筆出庫業務結轉成本

17樓:為愛執著永恆

加權移動平均法 加權平均

法 移動平均法有什麼區別

最佳答案

加權平均法也稱月末內

一次加權平均法.就是將容

本月的所有購進和期初平均作為出庫的單價和庫存的單價.適合月末一次結轉出庫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每進一次貨後就進行一次平均,適合月中有多筆出庫業務結轉成本.

如果假設每月只有一筆進貨和一筆出貨,那麼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辦法結果是完全一致的.

1.用加權平均法,10月份的銷售成本,在10月份沒有進貨的情況下是以9月末的單價為準的.

2.此時的庫存單價為20.5.

兩者是有一定差別的.主要是體現在你到底是分筆結轉銷售成本還是月末一次結轉.相對來說移動加權平均法更準確.但也更麻煩.

加權平均法例項,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法的例題

舉個例子,大興公司2005年期初存貨10000件,成本為40 000元,本期銷貨60 000件。本期進貨情況如下 日期 單價 數量 4月7日 4.10元 20 000件 5月18日 4.15元 30 000件 9月6日 4.21元 20 000件 11月20日 4.25元 8 000件 採用加權平均...

我想知道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怎麼算

可以多區別研究一下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很容易就能分清兩者的演算法。看一下他們的概念 一 加權平均法。概念 加權平均法亦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

什麼是移動平均法,會計核算中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是什麼意思

奇影匯 移動平均法是用一組最近的實際資料值來 未來一期或幾期內公司產品的需求量 公司產能等的一種常用方法。移動平均法適用於即期 當產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長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節性因素時,移動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 中的隨機波動,是非常有用的。移動平均法根據 時使用的各元素的權重不同,可以分為 簡單移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