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未來法律
您好,不會的。
單位犯罪只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追究員工的刑事責任的。
單位犯罪處罰原則
(一)單位犯罪的兩罰制
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采取兩罰制。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採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額未作規定。
在兩罰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這裡的刑罰包括自由刑與罰金,主要是自由刑。對個人判處自由刑的,又有以下兩種情況:(1)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判處與個人犯罪相同刑罰。
例如刑法第220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侵犯智慧財產權罪——引者注)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這裡所謂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就是指依照對個人犯罪的規定處罰。
(2)在少數情況下,判處低於個人犯罪的刑罰。例如個人犯**罪的,最重可以判處死刑,但根據刑法第387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此可見,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的刑罰遠輕於個人犯**罪的情況。
(二)單位犯罪的單罰制
刑法在某些情況下規定了單位犯罪的單罰制,即只處罰自然人而不處罰單位。例如刑法第396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這裡刑法規定的犯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但只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而不處罰單位。
(三)單位犯罪的處罰適用
我國刑法關於單位犯罪的規定,在多數情況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都要追究刑事責任。在少數情況下,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那麼,如何認定單位中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呢?
2023年1月21日,《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明確規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在單位實施的犯罪中起決定、批准、受意、縱容、指揮等作用的人員,一般是單位的主管負責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在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並起較大作用的人員,既可以是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職工,包括聘任、僱傭的人員。
應當注意的是,在單位犯罪中,對於受單位領導指派或奉命而參與實施了一定犯罪行為的人員,一般不宜作為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定,對於司法機關在審理單位犯罪案件中正確地認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在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中,還存在一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區分主犯、從犯的問題。在一個單位犯罪案件中,如果同時存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在一般情況下前者比後者的作用大,前者可以認定為主犯,後者可以認定為從犯。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不是當然的主犯與從犯關係。
有時不同職責的人對單位犯罪負有不同的責任,如果一定要區分主犯與從犯,則顯得十分勉強。對這種情況,2023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區分主犯、從犯問題的批覆》規定:「在審理單位故意犯罪案件時,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不區分主犯、從犯,按照其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處刑罰。
」根據這一規定,對於主從關係不明顯的,可以不予區分。當然,如果主從關係明顯的,仍應區分。
2樓:你彬你套
可能會,應為公安機關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留著看守所,除非你沒參與公司的任何事情,作為員工這一點很難做到,公安會對個員工錄製口供,每個回答都有一定的誘導因素,不懂回答不好就有被判刑的可能,記住犯罪是主觀故意,不知道千萬不要亂說,
3樓:風塵世射手
調查取證 不會的 犯罪四要素 必須有主觀故意 客觀實施 達到一定後果 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4樓:漂亮的大肥臀
公司犯法,如果案件與員工無關 公安局不能把與案件無關的員工抓去定罪
關於公安局立案標準,關於公安局立案標準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 有犯罪事實,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 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二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
公安局案件分類
科技情報咖 案件按照是否需要提起訴訟分為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案件。訴訟案件是指需要通過法院的訴訟程式以解決糾紛的案件。非訴案件既包括無爭議 無糾紛的法律事務。按照案件的主體可分為民事案件 刑事案件 行政案件。民事糾紛又分為 離婚糾紛 勞動合同糾紛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刑事案件又分為 危害...
有人冒充公安局打電話要我去一公安局
大王叫我來巡山論 矛盾 問題?你去是證實情況 真假。在沒有證實前 都不算冒充吧!有陌生人打 自稱是公安局刑警隊讓我去公安局,我能否去? 現在詐騙 太多了,還是謹慎一點為好的。如果有什麼刑事案件和你有關的刑警應該會自動上門的。不要理會對方,這也是為了安全起見的。 咕咕汪汪咕咕 我今天也接到這樣的 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