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杭車中》徐志摩賞析,徐志摩《落葉》賞析

時間 2021-07-04 07:52:22

1樓:永遠的曼巴

通讀全篇,氣韻的流暢使人有種舒適閒寧之感,繪出的畫面令人清新愉快。

“匆匆匆!催催催!”開篇二個重複並列的單字,組合成一股迎面而來的急切的情緒流,而其中的**感更是加強了全篇的氣勢。

在這短短的二節、八行詩中,“催催催j”又在第二節中出現,前後呼應,渾為一體,讀者如同隨著詩人一道在滬杭線上前行。

第一節轉下來的三句詩都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層層描繪車窗外的景緻,先是遠的煙、山、雲影,繼而是水、橋和想象中的櫓聲,最後是鬆、竹和“紅葉紛紛”。

第二節,才是整體的渲染和詩人自我意象的描寫,“豔色的田野,豔色的秋景”在詩人眼中始如“夢境似的分明”,繼是“模糊”,最後“消隱”。

列車在急行,景物在後移,詩人臨窗看到這飛逝的一切,他那顆易動的心,在激動、在聯想,也許是想到了那“水港小橋多”的故里,也許是想到了那慈祥聰敏的狄更生,也許在想著他的愛情和那不可及的叫他痛苦的林徽因。

徐志摩是捕捉意象的能手,他有太多的感情基因,一瞬間的畫面,一剎那的思緒,往往就形成一個既有色彩,又有**的不朽詩篇。

2樓:匿名使用者

滬杭車中①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影,

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

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豔色的田野,豔色的秋景,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催催催!是車輪還是光陰?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① 此詩作於2023年10月30日。發表於2023年《**月報》第14卷第11號,原名

《滬杭道中》。

將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與徐志摩這首《滬杭車中》比較來讀或許是饒有趣味的事。

朱自清用舒緩從容的筆墨描寫了時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印痕,徐志摩卻用極其簡潔的文

字再現了匆匆時光的形態、身姿。朱自清的時光是擬人化的,徐志摩的時光卻是強大的

建築式的。

有誰目睹過時光?儘管時間以晝夜黑白的形式重複升降在我們生命之中,時光的本

質到現代才真正成為人類致命的敏感。如果說朱自清的《匆匆》讓我們注意到時光在細

小事物中的停留和消逝,徐志摩的《滬杭車中》則要我們與時光對視、相向而行。它以

詩所特有的語言將空間豎起,時間化為邃道。《滬杭車中》給人的感受是緊張和尖銳。

這首詩的詩題就是動態空間:滬杭車中。上海與杭州短暫的距離已被現代交通工具火車

不經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本是相對物,此刻簡直就是渾然一體了:“匆匆匆!催催催!”

兩組擬聲詞把這種渾然表達得淋漓盡致。隨著這到來的時空的渾然,時空中原本渾然一

體的自然反被切割成零碎的片斷:“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影;/一道水,一條橋,

一支櫓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更深刻的、實質意義的**乃是人類自身的

安寧的夢境的**。和大自然一樣安寧而永恆的夢境(或說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夢境)

由分明而“模糊,消隱。”“催催催!”這現代文明的速度和頻率不能不使詩人驚歎: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第一段寫現代時空對自然的影響,第二段寫現代時空在人類精神深處的投影,二段

互為呼應、遞進,通過“催催催”這**人驚醒的聲音讓人正視時間。這種強烈的現代時

間意識,正是現代詩創作的原動力。徐志摩曾在《猛虎集》序文中談到時間意識遲鈍的

痛苦:“尤其是最近幾年,有時候自己想著了都害怕:日子悠悠的過去內心竟可以一無

訊息,不透一點亮,不見絲紋的動。”遲鈍和敏感或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事實上詩人

的時間感是現代時間意識的多重摺射。徐志摩寫於《滬杭車中》之後的2023年的《車眺》

和2023年的《車上》所表達的便分別是時間永恆和時間在生命中生生不息的主題。無論

“車”這一意象多麼富於流動動盪的時間感,如下的詩句帶給我們的安寧幾乎是不可擊

碎的:“綠的是豆畦,陰的是桑樹林,/幽鬱是溪水傍的草叢,/靜是這黃昏時的田景,

/但你聽,草蟲們的飛動!”(《車眺》)而“她是一個小孩,歡欣搖開了她的歌喉;

/在這冥盲的旅程上,在這昏黃時候,/象是奔發的山泉,/象是狂歡的曉鳥,/她唱,

直唱得一車上滿是**的幽妙。”(《車上》)則使我們無不為生命與時間同在並使時

間生機勃勃而感動。徐詩三篇寫時間的詩皆以車為象徵,而《滬杭車中》堪稱象徵的一

個小奇蹟:滬杭車這一具體事物及催與匆同聲同義不同態擬聲詞的巧妙運用,實在是詩

人天才的悟性和語言敏感的反應。然而,如果我們讀《滬杭車中》而不去讀《車眺》和

《車上》,便是一個不小的遺憾。它們是徐志摩時間觀的統一體。

既有朱自清洋洋灑灑的《匆匆》,又有徐志摩雕塑建築式的《滬杭車中》,現代文

學史中的時間概念才真正是可觸可感。

徐志摩詩歌《滬杭車上》中“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一句中虛寫和實寫的分別是什麼?

3樓:

《滬杭車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影,

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

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豔色的田野,豔色的秋景,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催催催!是車輪還是光陰?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實寫車外的自然空間(也就是“秋景”,鬆、竹、葉等意象),眼前的空間從分明到模糊,最後消隱,催老了秋容。虛寫人生的時間,從分明到模糊,最後消隱,催老了人生!所以是分別寫的“秋容”和“人生”。

下面的賞析供參考:

沒有誰能目睹過時光。儘管時間以晝夜黑白的形式重複升降在人的生命之中,時光的本質到現代才真正成為人類致命的敏感。如果說朱自清的《匆匆》讓讀者注意到時光在細小事物中的停留和消逝,徐志摩的《滬杭車中》則要讀者與時光對視、相向而行。

它以詩所特有的語言將空間豎起,時間化為邃道。《滬杭車中》給人的感受是緊張和尖銳。這首詩的詩題就是動態空間:

滬杭車中。上海與杭州短暫的距離已被現代交通工具火車不經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本是相對物,此刻就是渾然一體了:

“匆匆匆!催催催!”兩組擬聲詞把這種渾然表達得淋漓盡致。

隨著這到來的時空的渾然,時空中原本渾然一體的自然反被切割成零碎的片斷:“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影;/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更深刻的、實質意義的**乃是人類自身的安寧的夢境的**。和大自然一樣安寧而永恆的夢境(或說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夢境)由分明而“模糊,消隱”。

“催催催!”這現代文明的速度和頻率不能不使詩人驚歎:“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求三首關於秋天的【現代】詩,帶賞析的,越短越好,急啊!!!

4樓:顏汐清淺

《秋晨》 於賡虞

別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聖水難洗的苦孽,

你方從我的背上踏過,

歡迎啊,東曙,你又已復活!

在這最後的瞬間,我睜眼

雙手抱住太陽的腳,看

葉顫,花舞,聽市聲沉醉,

直到落下歡欣的眼淚!

賞析:第一節著重抒寫告別秋夜的心情,以此反襯對秋晨的企盼和歡迎。第一句中“星霜漫天”的定語,抓住了秋夜的特徵。

繁星滿天是令人喜愛的,可是“星霜漫天”就顯得淒冷了。第二句中“聖水難洗的苦孽”,措辭別出心裁,富有暗示性,似乎作者曾用禱告、祈求聖水等各種方式來解除黑夜的痛苦,但終於無濟於事。第三句“從我的背上踏過”,把黑夜的沉重感寫活了,非有深切體驗是想不出這樣新鮮的形容詞的。

前三行把黑夜中的痛苦寫足,為歡迎秋晨作了充分的蓄勢,這樣,第四行就水到渠成了。“東曙”象個人名,雖較生澀,但很簡練,比如“絢爛的霞光”之類也許更有情味。說“又已復活”,表達了慶幸之情,原來作者覺得“東曙”和自己一樣也遭受了一夜劫難。

第二節正面抒寫了作者面對秋晨的情態。先是“雙手抱住太陽的腳”,“太陽的腳”指太陽射進室內的光線。一個動作全盤托出了睜眼後乍見太陽時的心情。

接著寫視覺和聽覺印象。看到枝葉和花朵在秋風中搖擺,作者覺得它們是激動得顫抖,歡樂地舞蹈,都在歡慶終於擺脫了黑夜的折磨;聽到鬧嚷嚷的市聲,作者不覺得嘈雜,卻聽出了人們都在陽光愛撫下“沈醉”。這都是作者心情的外化。

最後寫表情:“直到落下歡欣的眼淚!”由“直到”二 字可知作者一直在看、在聽、簡直看不夠、聽不夠呵。

從“看”“聽”到落淚,這中間該有多少心理活動,都被作者省略了。這一節所寫的都是具象的東西,而無形的情緒和心理活動則隱含其中。

《私語》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顆憔悴的秋柳裡,

一條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將黃未黃的秋葉上,

聽他親親切切喁喁唼唼,

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語情節,

臨了輕輕將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裡,一渦半轉,

跟著秋流去。

這秋雨的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詩情節,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裡,一渦半轉,

跟著秋流去。

賞析:一年四季,往往在詩人的筆下,秋,是最淒涼不過的了。 蕭瑟的寒風,隨風飄零的落葉,激發了憂傷的情感及澎湃心恬的狂潮。

徐志摩筆下所流淌出的秋天私語,惆惆悵悵。昔日的情思,又從心底湧出,昨天的歡愉,今天的回憶;昨天的哀傷,今天的惆悵;昨天的一眸一笑,今天的絲絲苦味……

秋天是離別的季節,亦是回憶的季節……

《秋天的夢》 戴望舒

迢遙的牧女的羊鈴,

搖落了輕的樹葉。

秋天的夢是輕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於是我的夢靜靜地來了,

但卻載著沉重的昔日。

哦,現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憂鬱。

賞析:遼遠的秋天的背景上,驀然間,落下兩幅畫。一副是輕盈美麗的牧羊女的畫,另一副是沉重的憂鬱的詩人的畫。這兩副畫的情緒截然相反,又相輔相成。

詩人的畫因牧羊女而起,然而牧羊女的美卻勾起了詩人心底沉重的往事。詩人的心由此陷入憂鬱寒冷。

詩意往往就是這樣出人意料,由美的地方出發,結局卻往往令人辛酸。彷彿一首曲子,優美的音符,卻惹的人傷心。

典型的觸景生情的小詩,語言凝練,形象鮮明。

徐志摩《落葉》賞析

5樓:9點說史

《落葉》是在2023年秋天,徐志摩在北京大學任教授期同,應北京師範大學的邀請,所作的講演稿,他企圖回答年學生提出的如何解決生活的枯燥和苦的可題。

《落葉》篇貫串其間的是感情”二字,通篇宣揚人的感情、“真的人生的重要和作用。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的纖微”來綴補這個破爛社會的大網。徐志摩正是基於這種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觀點,執信人的感情的無限作用,在生活本體與大自然裡。

“他認為人若要擺脫人世的苦惱和壓迫,就要爭得自由發展的“純的個性”,最好的途徑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說他“《落葉》詩篇是充滿著浪漫的自白,充滿著康橋時代的懂憬。”這首詩是徐追求愛情、美與自由的集中體現之一。

徐志摩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不但自己感情及其豐富,而且深信感情的力暈可以改造人生,改造世界。所以他的文字熱烈、真誠、富於感人的魔力,被論者認為是感情的散文。

他自己在《落葉》中坦誠地招供:“我是一個信仰感情的人,也評我自己天生就是一個感情性的人。所以他為情所困,為情所累,更為情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2023年11月19日,徐志降乘飛機從南京飛住北平,在濟南遇彌天大霧,飛機撞於自馬山,機毀人亡。當時徐志摩年僅34歲。現在看起來,冥冥之中,《落葉》這部徐志摩的散文集處文作好像早就預示了作者自身的命運!

擴充套件資料

《落葉》表達的情感:

《落葉》這篇講演稿儘管如大多數徐志摩的文章一般力度不夠,又沒有過硬的理論依據,卻依然有著自己的閃光點。《落葉》的風格好似信馬韁,聽憑馳騁。

開篇下筆沉重,卻又透出一絲平淡,接著娓娓道來。一接觸到生活中的苦悶問題,小河般平穩流淌的文章旋然泛起波瀾。

作者完全是以朋友的口氣說話,接下去筆鋒輕轉,開始自我剖析,把無用的落葉比做自己的思想,任憑大家“取捨”,又給人以親切之感。

作者介紹:

徐志摩(2023年1月15日—2023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

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

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林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著的。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滬杭磁懸浮的反腐

2012.5月27日 28日,第4屆 南湖之春 文化經貿活動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舉行。讓主辦者喜出望外的是,這樣一個由嘉興市區組織的一年一度的 例會 兩天工夫竟簽約內資專案21個,註冊資本超過15億元 簽約外資專案11個,註冊資本達2.5億美元。前來的客商數量和引資規模,是往屆的兩倍多。活動期間,不...

五一出遊蘇滬杭好還是南京好呀

愛企查 南京好呀 是2011 08 18在江蘇省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自然人獨資 註冊地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上元大街518號綠野大廈1105室。南京好呀 的統一社會信用 註冊號是9132011558045928xm,企業法人夏迎花,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南京好呀 的經營範圍是 預包裝食品批發...

徐志摩一生中的女人都是誰,徐志摩一生中的三個女人都是誰?

嗨客足球 徐志摩一生中的三個女人分別是 張幼儀 林徽因 陸小曼 徐志摩的一生有三個女人。他的原配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張幼儀,他們的愛情短暫易逝,隨著徐志摩留學外行,這段愛情便名存實亡了 後來在徐志摩的愛情路上先後遇到靜女林徽因,倩女陸小曼,張幼儀與徐志摩的愛情最終宣告終結。張幼儀和徐志摩的離婚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