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酒入豪腸
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 嘯成了劍氣,
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憶李白》
同樣的是詩人惜詩人,餘老的這幾句豪句,可說是對李白最好的讚譽。當年這位號稱“謫仙人”的光耀依然萬丈地對映著詩國,達曠千古。
可不幸的是,著一耀目的巨星實在太耀目了,灼傷了一些這個時代妒者的目光。成名,最易的是滅其光耀而蹂之腳下。於是,謗聲四起,向這顆巨星射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幾千年來有多少人不曾試過。韓愈就評過這類丑角: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哪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後,舉頸相遙望。”每一個的他們都興盈而來,敗興而返,甚至引火**。
還是讓我還今日的蚍蜉說幾句罷。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作為歷代文人的準則。雲李白急功近利,一生追逐功名的人,他們自己可曾想過,中國的文人中,有幾個不求功名二字,以濟天下蒼生。“當仕則仕,不以為嫌。
”蘇軾選擇了出仕。今人陳省聲對吳文俊說:“你讀的書不少了,你該還債了。
”這是作為一個文人的責任良知。
他能做什麼?他一生勞碌,輾轉於大唐朝野之間。出仕,也僅作為一個文學侍臣。
他不滿於其中,他滿腹的經綸還需要更大的空間為之舒展,於是他輾轉於官場,以期望其“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之志實現,可昏君佞臣
只能讓他“大道如青天,我獨不能出”而去,帶著一汪江水,一輪明月行吟而去。
他還做過什麼?再那個朝廷,他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文才換取功名利祿,只要他多為皇帝佞臣獻些媚詞。可他守住了文人的良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他有著傲王侯的骨氣和膽量,他藉著醉意,叫高力士脫靴。
呼楊國忠研墨,在文武威嚴的朝中,在皇帝老兒面前指手劃腳,問古今幾何?到這裡,他一生的仕途也完結了,“安能折眉摧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已放鹿名山去了。
他也救過郭子儀一命-------這個平定了安史之亂的將領……
他年少時還仗義劍殺仗勢欺人的富豪而外逃……
……夠了,他追求名嗎?他的詩才文采耀照千古,哪需政治上的邊角!他追求利嗎?對於一個“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他,要錢何用?那麼,他是為了什麼?
為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所不知的黎民百姓!為了守住一個文人的良知!
幸有李白,盛唐的詩壇才有序而雄渾。他象一措主峰,引導著唐詩這片峰嶺直貫雲天。直到今天,這片峰嶺還讓人頂膜朝拜,欽慕不以。
幸有李白,江山明月才變得如此情多嬌。床頭的月光,他停杯相問,他舉杯相邀,“對影成三人”。甚至,明月是他的知音,“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人們甚至將他的死也傳說為水中撈月墮井而亡。他就是那一輪明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他的光耀曠達千秋。
幸有白,盛唐的韻致才如此的淋漓酣暢。我敢說,盛唐時的人是中國歷史上最自信的人物。“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他的詩使唐人的自信心達到了頂峰,他的浪漫主義情調感染著每一個人,沒有他,不可想象盛唐的沃土上會出現怎樣的荒蕪---------
幸有李白,幸有東方古國文明!
在這個沒有詩人的年代,對於那些叫囂著的蚍蜉們,我只願攤開一卷李白的詩稿:好了,且去罷。我也還要借杜甫的口告誡他們:“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
在這個沒有詩人的年代,還好,我們幸有李白。
余光中的《尋李白》作賞析
2樓:月亮沙沙
《尋李白》一詩選自余光中《隔水觀音集》。余光中曾在《蓮的聯想詩集?後記》雲:
“懷古詠史,原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主題。在這類詩中,整個民族的記憶,等於是在對鏡自鑑,這樣子的歷史感,是現代詩人重認傳統的途徑之一。”
《尋李白》的外部結構自由而嚴謹,造句、建節與成篇都比較自由舒展,是所謂自由詩體,但是,第一節與第三節各為十四行,第二節與第四節各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擴充套件了的古典詩歌中的隔句對,這樣,在參差錯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飭之趣了。詩以李白的“失蹤”始,在敘寫詩人的痛飲狂歌與坎坷遭遇之後,復以李白的乘風歸去終篇,反覆迴旋,始終圍繞“尋”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線式的敘述。
《尋李白》的開篇轟然而起,破空而來,擬人的“傲慢”與“羞憤”出人意外地加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還落在”與“人卻不見了”似真似幻,不僅活畫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廣闊的藝術時空供讀者神遊遐想。詩的第二節關於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寫,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節“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的渲染和跌宕之後,第四節詩人更忽發奇想:“樽中月影,或許那才是你的故鄉/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間盛傳李白在採石磯長江中捉月而死的傳說,而余光中的一闋“月光奏鳴曲”,為讀者奏響的竟是一個想像飛騰的奇妙尾聲。
李白詩的想像如行空天馬,超逸絕然,而余光中詩作豐富而具有創作性的想像,確實也頗有“太白遺風”。
余光中認為:“我敢斷言,今曰許多以詩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會下於六十年代那些以詩為名的魔咒囈語。”《尋李白》的語言,密度高而彈性大,煉字煉句具有“新鮮”與“新奇”的美學效果。
如“和滿地的難民和傷兵/把胡馬與羌馬交踐的節奏/留給杜二去細細苦吟”一句,虛實互轉,伸縮自如,凝鍊而繁富,它不僅生動地表現了杜詩的內容和風格的特色,與李白詩作了美的對照,同時又概括了安史之亂與以後的回紇入侵,時空闊大而包舉眾端。又如“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不僅是“小”與“長”運用了西方詩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辭法,而且“長安城小”與“壺中天長”又是無理而妙的反向的變形,加之一“怨”,更覺文字向內緊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義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是全詩最光彩照人的筆墨,“七分”,“三分”,“半個”等數量詞運用各呈其妙,而“釀”,“嘯”,“吐”這幾個動詞更可以說詩中之眼,沒有這種雄奇駭俗之句,怎麼解為我們民族的詩的“謫仙”寫照傳神?
余光中的《尋李白》原文
3樓:淡淡不疼
尋李白——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裡,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隻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裡你都預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髮當風
而今,果然你失了蹤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後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當地一彈挑起的迴音
一貶世上已經夠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難堪
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或碎葉城
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
凡你醉處,你說過,皆非他鄉
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
身後事,究竟你遁向何處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勸你不住
一回頭囚窗下竟已白頭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給霧鎖了,無路可入
仍爐火未純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躡葛洪袖裡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許那才是你故鄉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無論出門向東哭,向西哭
長安卻早已陷落
這二十四萬裡的歸程
也不必驚動大鵬了,也無須招鶴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隻霍霍的飛碟
詭綠的閃光愈轉愈快
接你回傳說裡去
詩,應該講究結構的美的經營,結構不具有美學價值的好詩,是不可思議的。《尋李白》的外部結構自由而嚴謹,造句、建節與成篇都比較自由舒展,是所謂自由詩體,但是,第一節與第三節各為十四行,第二節與第四節各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擴充套件了的古典詩歌中的隔句對,這樣,在參差錯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飭之趣了。從內部構造而言,這首詩以“迴旋”與“立體”構成它的間架的特色。
詩以李白的“失蹤”始,在敘寫詩人的痛飲狂歌與坎坷遭遇之後,復以李白的乘風歸去終篇,反覆迴旋,始終圍繞“尋”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線式的敘述。詩的開篇“至今還落在”的“至今”是超越時空的奇想,古今並舉,形成時空的立體感,其它如寫李白作品“千年後”的魅力,寫現代之謎的“霍霍的飛碟”,都是古今互證,易地移時的手法,形成了全詩內在的立體構架,這樣,全詩就不致停留在絕緣的古典的平面,而具有現代的浮雕式的美的效果。
4樓:蕭君紫
朋友。字數超過100了,無法一次性給你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裡,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余光中尋李白典故,余光中的《尋李白》原文
愛吃貓的魚 尋李白 是余光中的一首著名詠史詩。該詩以李白的 失蹤 始,在敘寫李白的痛飲狂歌與坎坷遭遇之後,復以李白的乘風歸去終篇,反覆迴旋,圍繞一個 尋 字曲折成章。詩篇妙思巧構,想象超凡,有敘有議有感有情,在淋漓盡致的傾訴中,展現出李白不凡的風度 獨特的氣質 飄逸的個性 灑脫的情懷。詩人以李白的詩...
余光中的詳細介紹,介紹余光中的媽媽
余光中簡介 余光中,1928 祖籍福建永春,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 後 轉入廈門大學 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3年,與覃子豪 鐘鼎文等共創 藍星 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 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後任詩大 政大 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 ...
余光中的著名的詩,余光中的詩有哪些?
鶘鎖0065惪 鄉愁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詩裡的江南,九歲時 採桑葉於其中,捉蜻蜒於其中 可以從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蘇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蓮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吳王和越王的小戰場 那場戰爭是夠美的 逃了西施 失蹤了范蠡 失蹤在酒旗招展的 從松山飛三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