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節儉是生活技能,該不該勸說老人改變過於節儉的觀念?

時間 2025-02-12 22:15:10

1樓:等呃等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就是老一輩的節儉是生活技能,有網友就問該不該勸說老人改變過於節儉的觀念,我覺得應該去勸說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為什麼我覺得應該去勸說老人不要太過於節儉,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有一些老人捨不得買的東西或者捨不得用的東西,實際上現在已經可以去買或者可以去用了。

而且我覺得老年人已經老了,他正是因為過於節儉,所以有好多東西捨不得用,有好的吃的捨不得吃留給你吃,但這種觀念已經不好了,現在生活條件真正好了起來,這個好的食物不是乙個人吃,應該大家一起吃,但是老年人由於過於節儉就一直捨不得吃,吃不到好的東西,用不到好的東西,我覺得這非常不好。

第二,太過於節儉的話,很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好的事情。

你去想象一下你家裡人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尤其是老一輩的人,你給他買了什麼東西他一直捨不得吃,可能放在這裡一年一直放到壞了他才拿出來吃,而且壞了之後他還捨不得扔掉,非要把它吃掉,但是如果吃一些不好的食物的話,很可能會身體有問題。

所以我覺得太過於節儉,很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好的事情,與其讓這些不好的事情發生,還不如從一開始就讓他不要太過於節儉,就告訴他,有些東西你可以吃可以穿,不要總是省著。

第三,我覺得老人現在應該享受生活。

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呢,可能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所以呢,一直講成了一種節儉的習慣,但是我覺得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老人應該去享受生活了,而不是繼續去過這種苦日子。

2樓:波什嘚嗶嘚

不應該。因為老人都是從那段艱苦的歲月過來的,他們的節儉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沒必要強行改變。

3樓:牽手陽光

不需要勸說,尊重老人的觀念!他們是從艱苦日子裡過來的,這種觀念深入骨髓,病入膏肓。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對老人行為的看法。

4樓:強哥遊戲辣評

肯定應該勸說老年人改變呀,因為老年人如果過於節儉的話,就會給年輕人的生活帶來困擾。

5樓:l哚哚

其實老人也有口是心非的時候,比如體檢,許多老人都說這是花冤枉錢不願意去。但是你帶她去,他們嘴上說花冤枉錢,但是心裡高興你的孝心呢!

對於父母的生活習慣問題,我們不要站在制高點指責。他們是從那個艱難的時代過來也正是他們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們才能順利成長。不過現在物資豐富了,以前的一些習慣也該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了。

6樓:嘉寶寶是我的

不應該,只要不是為了節儉吃喝住行能省就省就沒什麼,因為節儉一直是我們大眾化的美德,只要老人身心健康比什麼都強。

7樓:鑫鑫很愛車

我覺得不用勸說老人改變節儉的觀念。老人節儉是一些老舊的東西,用不上也不扔,願意穿過去自己的舊衣服。老人活了幾十年,心裡有的都是回憶,舊的在他眼裡都是親情。

老人滿心滿眼都是過往,改變他的習慣太過殘忍,要懂他才是孝敬他。

8樓:驚驚驚驚驚鴻

不能說,他們老一輩的人吃盡了苦頭,就算兒女給他們再多的錢他們都會存起來捨不得用,節儉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行為習慣了。

9樓:sel筱

老一輩的節儉是生活技能,應該勸說老人改變過於節儉的觀念。因為過於節儉其實是不利於他們身體健康的,也沒有辦法讓他們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

10樓:阿公尺巴

應該勸說老人改變過於節儉的觀念,因為時代的不同,如今的生活水平比以前也有大大改善,沒有必要過分的節儉。

11樓:風風學姐

我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要老人改變過於節儉的管理,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是不容易輕易改變的。

12樓:劉心安兒

應該,這是因為他們年紀比較大了,而且這些錢留下來的話,自己之後也沒有辦法使用,所以一定要讓他們及時享樂。

13樓:葡萄味的水呀

我覺得應該勸說老人改變過於節儉的觀念,從某些角度來說,過於節儉並不是好事情,尤其對於食物這方面,食物壞了就得扔了,千萬不能夠再吃了。

14樓:八姨愛八卦

不該。老人節儉已經成了習慣,一般人很難改變他們。再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觀念,無須改變。

你身邊的老人節儉到什麼程度?

15樓:交通事故達人

身邊老人節儉到什麼程度。最常見的就是剩飯剩菜捨不得扔掉。一定要放在冰箱裡第二天再吃。

中年人現在看不到怎麼節儉了?只有老年人現在還能看到很節儉的狀態。比如說我的父母。

我們一回家。他們就要作為很多菜。基本上肯定是吃不完的。

依著我們就把它扔掉了但是父母看到以後是絕對不允許的。老人會把剩菜歸一下類然後用一些小盒子裝起來放在冰箱裡。到下一頓繼續熱一下再吃。

我覺得其實中午剩下的到晚上再吃還是可以的。但很多晚上吃剩下的放一夜第二天在吃。可能就不好了特別是新鮮蔬菜類的。

隔一夜以後會滋生很多細菌。吃剩飯剩菜對人的健康肯定是不利的。但是老年人總說他們小的時候基本上吃不上這些新鮮蔬菜。

甚至大公尺和白麵都不能隨便吃。現在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費。如果每頓飯菜在家裡做的話。

想做到。做出來的飯菜一頓完全吃完。好像也不太容易。

特別是家庭人口多的。眾口難調。有的時候總會剩一些飯菜。

還有在節約用水這方面。老人也是想盡辦法來節約用水。例如。

家裡的燃氣熱水器距離洗手間有一段距離。因此每次用熱水器的時候。前面的一些水都是涼的。

每次老人都拿乙個盆或者桶把這一部分涼水接起來。留著衝馬桶或者洗抹布希麼的來用。所以回家的時候總能看到洗手間有乙個桶裡面總有一些水。

節約用水倒是乙個好習慣。但有的時候也總覺得特別的彆扭。還有在洗衣服的時候。

給他們買的全自動洗衣機。老人們覺得費水。只有洗床單或者是比較大一些的衣物時他們才用洗衣機。

平時基本上都是手洗。覺得全自動洗衣機太浪費水洗一次就放掉了。不但浪費水還浪費洗衣液。

這一點。我也很支援他們。畢竟用手洗的話也是他們鍛鍊的乙個過程。

洗的也都是一些小件。這一點都完全可以。覺得我的父母在這方面做得還可以吧。

據說鄰居家。每次洗澡的水都用桶接起來包括洗菜水等等都用桶接起來用來衝馬桶。要是這樣的話我就覺得。

有點過度了。不管怎麼說?節約用水還是要倡導的。

16樓:帳號已登出

對於步入老年的人來說,大多數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由於他們的童年時代物質匱乏,飽受飢餓的困擾。如此,能吃飽穿暖就是他們童年時代最幸福的事了。

正因為有童年飢腸轆轆的經歷,所以他們總是不捨得浪費糧食。吃剩的隔夜飯菜,他們也不捨得丟棄。哪怕要好幾天才能吃完,他們也要放進冰箱,一點一點地消化掉。

我父親在世的時候,也總不讓我們把剩飯剩菜倒掉。他總會說,幹嘛要把能吃的東西掉到,你們不吃我要吃啊!

如此,家裡的剩飯剩菜都被父親一人包乾了。他覺得這些還沒有變味的飯菜還能填飽肚子,非要留下來。就算要好幾天才能吃完,他也不捨得浪費。

可長期吃這些看似沒有變味的剩飯剩菜,影響了身體健康。他本來體質就弱,又長期吃這些隔夜飯菜,無異於雪上加霜。病痛就這樣不斷纏身,讓他痛苦而又遭罪。

每每超市搞活動**的時候,年紀大一點的人的目光就會落在食品上。他們生怕這次活動過後,同樣的食品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買上。如此,他們會儘可能地多買,買回來屯起來吃。

在購買打折食品的時候,老年人壓根沒有考慮到,每一種食品都有保質期。買得太多同樣的食品,就算是喜歡這種口味,因為吃多也會膩不想吃。如此,買回來的食品有可能早就過了保質期還沒有吃完。

就算食品過期了,與生俱來的節省習慣使然,讓老人不捨得把這些食品丟掉,繼續食用。可這過期的食品就一點一點地蠶食著老人的健康。以至於節省那麼一點買食品的錢,遠遠不夠買藥看病。

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時,就得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了。這個年紀的人,完全沒有必要害怕浪費而吃隔夜飯或者過期的食品。這樣的食品不僅沒有營養,還會擊垮我們的健康。

17樓:無級abc老師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不少老人過度節儉的生活習慣,讓想表達孝心的兒女們無所適從。老人們太過節儉。

剩菜剩飯、過期食品捨不得扔;一件衣服穿很多年,即使舊了、不合身了也一直收在衣櫃裡;空調、冰箱和取暖器等家用電器捨不得用,怕費電……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也是老一輩人的生活習慣。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老人一些節儉的習慣,似乎有些「過頭」了。

「能省則省」,一件大衣穿10年

捨不得倒掉剩飯剩菜、捨不得穿新衣服、捨不得用冰箱、開空調、一盆水「迴圈」用很多次……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老年人的節儉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我爸媽在生活中非常節儉,可以說省吃儉用到了極致。蔬菜水果都等打折了再買,日用品都買最便宜的,有乙個豁了口的碗捨不得扔,用了好幾年。」「逛街時,只要看到『**』,我媽都要去看看。

**30元一件的毛衣,她買了好幾件。可買回來以後,她根本就沒穿過幾次,下次看到打折優惠又去買。」

節儉是好事,但過度節儉有時也是浪費。比如說,我們買回去的新鮮蔬菜水果經常捨不得吃,也不捨得開冰箱,最後都放蔫了或者腐爛了,最後只能扔掉。」

過度節儉」,老人表示習慣難改。

捨不得開燈、用水;保健品、食品過期了還捨不得吃;衣服破舊了也捨不得扔;空調幾乎成了擺設;喜歡**廢舊報紙、礦泉水瓶……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不少老年人過度節儉的生活習慣,讓想表達孝心的兒女們無所適從。

18樓:指引少年跌跌撞撞

節約本來是美德,不過有時節約過頭,就會得不償失,不只省不到錢,反而要多付出很多錢。家裡老人過分節儉,1:土豆、胡蘿蔔不削皮。

2:上廁所總是去公廁。

3:牛羊肉放著不吃吃鹹菜,等到放幾個月了快壞了開始瘋狂吃。

4:捨不得用洗衣機洗衣服。

5:飯永遠吃前一頓的,水永遠喝昨天的,水果永遠吃快爛的。

6:一箱子水果從爛的開始吃,然後吃一箱爛的。

7:公司裡發的東西總是攢著,說要留給孫子吃。

8:新衣服永遠放著,從舊的開始穿。

9:不在水龍頭洗臉,用臉盆節水洗臉,能用一天還不倒。

10:水果發黴了,也會把爛掉的地方切除,然後把剩下的吃了。

11:夏天再熱,也不開空調。

12:節衣縮食20年給兒女買套房子。

13:感冒生病了不去醫院。

14:衣服、床單破了總是補補又能用。

15:從來不給自己買東西。

16: 為了省錢,在老家從來不坐車,經常走著。

17:水永遠都是多燒一壺。

18: 飯永遠都是把一頓做夠兩頓的。

19: 水果永遠是論筐買。

20: 老一輩就是覺得冰箱是萬能的,放進去東西永遠可以吃。

21: 買了車,但是不開經常走路坐公交,為了省油。

22: 總是吃鹹菜,做的菜說吃不習慣,沒有鹹菜好吃。

23: 炒菜能不摘葉子的就不摘葉子,經常壞的也有。

24: 別人送的禮品,吃的,總得藏起來,等快壞了才會拿出來。

25: 推地的水,還留著,反覆用。

26: 他們是覺得省錢了,然後生病了,還是苦兒女,也沒省下錢。

27: 不怎麼買肉,只買菜。

28: 菜從剩的開始熱,吃一週剩的。

29:總是攢一堆購物袋當垃圾袋。

30: 內衣一穿好幾年,捨不得扔。

31: 食物發酸了也會吃掉,吃完還沒事。

32:牛奶成箱的不喝,等快過期了天天喝。

33:乙個口罩,能帶1月。

34:牙膏總得用的很乾淨,好多時候都得把裡面的翻過來。

35:一做做一大鍋,讓少做點都不聽,一鍋一吃吃好幾天。

36:洗菜的水,用來拖地。

37:不去醫院,經常自己買藥。

38:說就是年輕人不懂 說就是年輕人吃不了苦 總是苦難崇拜。

39:不捨得用電器,費電。

40:手機經常不用,怕打**花錢。

41:抽紙還經常撕開用。

42:即便只有一點菜湯,也要兌裡點其他的東西,然後一起吃了。

43:兒女扔掉的東西都會撿回來。

44:吃的捨不得,總是留給兒女,對自己從不花錢。

45:涼蓆好多年了,捨不得換。

怎樣抵抗老一輩的迷信,為什麼老一輩的人都很迷信?

讓人識別假 鈔,需要把真 鈔拿來對比,並且使用 假 鈔不能使用,真 鈔才能順暢交易。讓人放棄迷信,我想辦法大同小異。所謂迷信,應該是指偽信仰,即相信虛無的 不可靠的事物。人需要信仰,你不給他真的信仰,他可能就抱著假的信仰不放。我是 徒,信耶穌 多年。教信仰完滿回答了 人從 來 要往 去 人的罪如何解...

上一輩人的事情我該不該管,「別人的事該不該管」

你管不了也沒辦法,自己儘自己的孝心就可以了,你媽媽是來報恩的,所以會盡心盡力的去管你姥姥,其他的人都是來討債的,做好自己就好了,祝你們生活開心愉快!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管也管不了的吧!做好自己,努力掙錢,有機會把你媽媽帶走搬去離他們遠些的地方,就沒法老師欺負你媽媽了。不要,上一輩的事情,無論如何,結果...

老一輩的生活經驗對於現代社會還全都適用嗎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尊重老人的經驗,認為老人說的一些話都是對的。其實,老人的經驗也是有 侷限性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更是 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很多 時候,老一輩的人憑藉生活摸索出來的經驗未必都是正確的。所以,年輕人和老人也就常常因為觀念的不同而產生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