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土地婆婆講故事
想象一下,在乙個寧靜的夏夜,你抬頭仰望夜空,天上繁星點點,如此美景總是令人浮想聯翩。此時,愛思考的你或許會問:天空中這麼多的星星是怎麼形成的呢?
千百年來人們曾以各種方式嘗試著解答這個問題。
較早以科學的方式來解釋天體演化的是大哲學家康德,他對科學理論的哲學式思考使他創立了星雲假說。康德是18世紀著名的哲學家。1755年,他在著作《宇宙發展史概論》中提出了一種描述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
拉普拉斯是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1796年也獨立地提出了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
由於他們在相近的時期各自獨立地提出了相似的學說,因此人們把這一學說合稱為「康德—拉普拉斯星雲假說」,這是乙個由哲學家和科學家共同提出的著名科學假說。
星雲假說認為,太陽系起源於乙個旋轉著的原始星雲,這個星雲由許多各種各樣的小微粒組成。原始星雲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不斷地進行收縮,在收縮的過程中,引力最強的部分吸引了更多的微粒從而形成了較大的團塊。
在太陽系中,這個最大的團塊就是太陽,它具有最強的引力,能夠吸引一群行星圍繞著它旋轉。根據小微粒聚成大微粒的假設,引力強弱不同的其他團塊又分別形成了其他大大小小的行星。於是,原始星雲就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並生活於其中的太陽系。
總結:康德—拉普拉斯星雲假說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然,由於18世紀的數學和科學觀測水平都還比較有限,所以這一假說難免存在缺點和不足
但是,客觀地講,從目前天文學的研究成果來看,這一假說的基本思路還是正確的。
2樓:愛上我企鵝9啊
知道,是大哲學家康德,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哲學家,他對科學理論的哲學是思考使他創立了星雲假說。
3樓:行樂樂樂行
我知道,這個人非常的有實力,而且他平時也非常注重觀察,而且在研究這門科學的時候,花了很長的時間。
天體演化學的創立者之一
4樓:網友
天體演化學的創立者之一是拉普拉斯。
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1749—1827),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1749年,3月23日拉普拉斯生於法國西北部卡爾瓦多斯的博蒙昂諾日,1827年3月5日卒於巴黎,曾任巴黎軍事學院數學教授。他於1795年任巴黎綜合工科學校教授,後又在高等師範學校任教授;1816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17年任該院院長。
拉普拉斯是天體力學的主要奠基人,是天體演化學的創立者之一,是分析概率論的創始人,是應用數學的先驅。拉普拉斯用數學方法證明了行星的軌道大小隻有週期性變化,這就是著名的拉普拉斯定理。他發表的天文學、數學和物理學**有270多篇,專著合計有4000多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專著有《天體力學》《宇宙體系論》和《概率分析理論》。1796年,他發表的《宇宙體系論》,因研究太陽系穩定性的動力學問題被譽為法國的牛頓和天體力學之父。
【天文*概念】人類宇宙觀的演變過程是什麼?
5樓:網友
人類宇宙觀的演變過程是地心說——日心說——現代宇宙理論。
人類早期對宇宙的認識十分幼稚,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國都有關於天地起源和結構的種種傳說,充滿著想象。古代關於宇宙的構造和本原也有過許多學說,最主要是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一學說佔統治地位的時間長達1400年之久。
近代人類對宇宙認識的轉變始於16世紀,哥白尼倡導了日心說,他在《天體執行論》一書中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他的觀察和發現支援了日心說。到17世紀,牛頓開闢了以力學方法研究宇宙學的途徑,建立了經典宇宙學。
20世紀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提出了「有限、無邊、靜態」的相對論宇宙模型。
20世紀以來,天文觀測的尺度大大擴充套件,達到上百億年和上百億光年的時空區域,宇宙膨脹的動態宇宙演化觀念進入了人類的意識。20年代,首先由前蘇聯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弗裡德曼提出了均勻各向同性膨脹的動態宇宙模型。特別是哈勃,發現了紅移定律後,到40年代形成了伽莫夫的宇宙big bang理論,促成了現代宇宙學的誕生。
20世紀70年代,霍金進一步用廣義相對論推演宇宙演變,提出了宇宙起源和終結的論斷,已經被科學界廣泛接受。
6樓:自然的魚人
簡單說:從地平天罩,到地心說,再到日心說,再到現代宇宙觀。
中國古代天文家是如何認識天體演化的?
7樓:漫閱科技
在天體的演化過程中,中胡答巧國古代天文學家提出由於氣的陰陽兩種屬性,引起輕清者和重濁者有不同的運動和溫度,運動過程中還可能產生碰撞、摩擦等情況,致使形成褲鍵不同屬性的天體舉脊。
天體演化的天體演化學的發展簡史
8樓:悠悠__8靝
法國笛卡兒和布豐在1644年和1745年先後提出天體形成的看法。科學的天體演化學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十八世紀中葉以前,歐洲在學術思想上佔統治地位的仍是萬物不變的僵化的自然觀。
德國哲學家康德於1755年和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於1796年各自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從而在僵化的自然觀上開啟了乙個缺口,這對自然科學和哲學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到二十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太陽系,而且有關各類恆星、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觀測資料和新發現越來越多。隨著理論物理學各分支的建立,現代天體物理學發展起來了。天體觀測研究的新成果推動了天體演化學的發展。
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很活躍。在恆星的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星系的起源和演化問題成為當前的科學前沿之一。
天體演化學是以天文學各分支學科為基礎的,它依據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數學等學科的理論,利用各天體層次(行星、恆星、星系)的觀測資料,**各種天體和天體系統的演變規律,闡述它們各種特徵的由來和發展。因此,不僅有天文學者,也有不少物理學、化學、地學、數學、哲學方面的學者從事天體演化的研究。
天文學家是怎麼研究宇宙的形成的?
9樓:曉航說
很多西方人認為地球和天空是在6000年前是經超自然的創造形成的(至今很多人仍然堅信這一結 論,儘管這樣做了以後他們的智力看起來就和那些相信地球是平面的人一樣)。無論如何,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接受這樣乙個事實,即太陽系是在46億年前由塵埃雲和氣體雲經過乙個自然過程後形成的,而且也許在150 億年以前宇宙形成後這些雲就已經存在了。 在宇宙的開端,在時空誕生後的最初30萬年裡,宇宙是不透明的。
隨著質子和電子互相結合成原子,輻射就可以自由的通過了,於是就形成了乙個可觀測的宇宙。 但是如果我們回到大**的時候並假設宇宙的所有物質和能量都集中在乙個相當稠密的小球中,這個小球非常熱,它發生**形成了宇宙,那麼這個小球是從哪來的呢?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我們一定要假設在這一階段裡有超自然創造嗎? 不一定,科學家們在1920年推出了一門叫量子力學的學科,它太複雜了以至於我們無法在這裡解釋它。這是乙個非常成功的理論,它恰當地解釋了其他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而且還可以**新現象,所**的新現象和實際上發生的完全相同。
1980年,乙個美國物理學家阿蘭。古司開始用量子力學研究了有關大**起源的問題。我們可以假想在大**發生以前,宇宙是乙個巨大的發光的海,裡面什麼都不存在。
很明顯這種描述是不準確的,這些不存在包含著能量,所以它不是真空,因為按定義真空裡應該什麼都沒有。前宇宙含有能量,但它的所有組成部分和真空的成分相似,所以它被叫做假真空。 在這個假真空裡,乙個微小的質點存在於有能量的地方,它是通過無規律變化的無目的的力量形成的。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這個發光的假真空想象成乙個泡沫狀的泡泡團,它可以在這兒或在那兒產生一小片存在物,就像海浪產生的泡沫一樣。這些存在物中有的很快就消失了,迴歸到假真空;而有的正相反變得很大或者經過大**形成像宇宙那樣的物體。我們就住在這樣乙個成功存在下來的泡泡裡。
但是這個模型有很多問題,科學家們一直在彌補和解決它們。如果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會不會有乙個更好的觀點來解釋宇宙從何而來呢? 當然,如果古司理論的一部分是正確的,我們可以簡單地往回走一步問假真空的能量最初是從哪來的。
這個我們說不出來,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證實超自然物質的存在,因為我們還可以再往回走一步問超自然物質是從哪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令人震驚,即「它不來自任何地方,它總是這樣存在的」
10樓:天馬行空
宇宙太過龐大怎麼研究都沒有用,都是在那裡胡猜亂想,胡說八道,類似螞蟻討論銀河系一樣
我國最早使用“教育”一詞的人是誰
漢語 教育 一詞的溯源 始見於 孟子 盡心上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應該是孟子最早使用該詞 很顯然是孔穎達,他是唐朝人,朱熹是宋朝人。孔穎達為 詩經 作注,有 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肯定比朱熹早...
當女生認為你是帥哥時,你怎樣解釋她才會知道你很醜
男兒無醜相 這句話有一些誇張,但也基本貼近現實。因為,稍有一點點思想的女人,都不會僅憑男人的樣貌,草率的選擇自己的配偶。在所有不腦殘的女人看來,男人的德行 才幹和財力,才是衡量一個男人的基本標準。你覺得自己很醜,說明你還找不到自己的優點,也許正是你那不自覺的優點,迷住了那個恰好相中這一點的人。別去糾...
是你愛的人是愛你的人你會選擇誰,一個是你愛的人 一個是愛你的人 你會選擇誰
就像那首歌唱的 愛我的人對我痴心不悔,我卻為我愛的人傷心流淚。無論是愛你而你不愛,還是你愛而不愛你的人,你若和他們任何一方在一起都會痛苦。最完美的結局是找個既愛你你又愛的人共同度過時光,現在看看能否把一方經過時間和自身的努力變成雙方都愛的人,如果能,那當然最好了,如果不能,還是放棄吧,不要把痛苦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