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秀的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我們可從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中,從寥寥幾句寫觀感的語句中,領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潔的情懷。我們可以從首段"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鬆愜意;從對山水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讚頌。
更令人讚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峰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細細品味,作者的這種志趣,既不同於"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入世,又不同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消極遁世,它是一種對輕鬆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嚮往,對歡樂生命的禮讚。它比前者少了份嚴肅,多了份瀟灑,比後者少了份悲觀,多了份開朗,因而更具乙份常人心態,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並感到親切。
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鄙棄名利的思想感情。
對輕鬆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嚮往,對歡樂生命的禮讚。
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能看到美景時的得意之情。也表明了作者拋棄功名、勸友歸隱的思想。
2樓:網友
其實 古代很多好詩好文 ,都是別貶官的人寫出的。
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的一篇。
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都是寫不做官的好處,其實都很想做官,因為做官可以施展自己的報復。
那些被左遷的人也很無奈,所以要寫自己被貶官之後的好,被貶官的逍遙自在,其實掩飾不住的是那種失落感!
與朱元思書中山水的正側面描寫
3樓:豆豆家的小鴿子
《與朱元思書》中山水的正側面描寫如下:
正面描寫的句子: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側面描寫的句子: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內容簡介。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詳)的信中的乙個片段,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該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與朱元思書》中最能體現山水之美的句子是哪一句?
4樓:文學小百靈
《與朱元思書》一句一譯如下: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虛山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白話文:風煙都消散了,天和山的顏色變得一樣了。(我)跟隨著江流隨意的向東或向西飄蕩。從富陽到桐廬,大概有一百里左右的距離,奇異的山水景色,這是天下獨一無二的。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白話文:水是青白色的,清澈的可以看見水底。遊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也可以直接看見,沒有任何障礙。湍急的水流像箭一樣,兇猛的浪花就像駿馬在奔騰一樣。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唯腔鳴,嚶嚶成韻。
白話文:兩岸的高山上,樹密得讓人感到寒冷,群山競爭著高聳。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出清悅泠泠的響聲;美麗的差纖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
文字解讀:此文以善於刻畫見長,語言精美生動。起筆四句,意境清明高遠,寫出人心的澄虛、自由。
而後逆筆一轉,點出具體所在,總括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字。以下寫水的清澈急猛,山的高峻奇偉,環境的幽深秀美。如詩如畫,引人入勝。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徵,把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合,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山水圖,讓讀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兩岸的「山川之美」。
《與朱元思書》中作者是如何通過動靜相襯來表現山川之美的?
5樓:黑珍珠百解妙答
您好親!在《與朱元思書》中,作者王之渙通過動靜相襯的手法來表現出山川之美。讓讀者感受到了山水之間的天然的和諧美。
具體而言,詩中採用了相對矛盾的手法激老鋒。首先,他通過「靜」、「悠然」、「舒捲」等詞語來描述山水的靜秀柔美之處,表現山水的溫婉、靜謐和優雅之美;其次,他又通過「動」、「急促」、「松濤」等詞語來描述山水的雄渾、壯美之處,將山水的生機、活力、豪邁和壯美之美展現出來。
比如詩句:「浩浩湯湯風入松,軟軟弱弱欲倒人」,通過動態的「風入松」,以及動盪的「湯湯」,再用明晌「軟」,「弱」形含賀容,構成強烈的反差,使人感受到一種狂放不羈的豪放性情。而下一句「拔山蓋世,豁然開朗」用「拔山蓋世」形容山勢之高,有一種壯美的感覺,與前一句的柔和相互襯托,更顯得壯碩雄渾。
這些動靜相襯的手法,使得描寫內容更加豐滿、細膩、生動,讓讀者在詩歌中更加感受到山水之美的充分展現,同時也使得描寫更加真實、具體、生動、形象。
《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如何抓住水光山色的特點描摹奇山異水的?
6樓:煙雨飄香劍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作者承上文揚起的文勢一宕,要言不繁,交代出地點、距離,以及其特點——「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至此,文章雖是簡筆淡墨,然而,山水之形並跡貌已初步顯現出來。
第二段寫"異水".先抓住其"縛碧"的特點,寫江水之色,"千丈"寫江水之深,"見底"寫江水之清,"游魚"寫江水之淨。然後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勾勒急湍猛浪的激越美。
這遲擾樣描寫,靜中有動,動靜結合,顯示出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絕旦並壯觀之美,突出表現了乙個"異"字。
第三段寫"奇山".首先從形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彷彿有無窮的奮發向上的生命力,它們彷彿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層巒疊嶂。其次從聲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
再次從色的角度寫山林中有日無光之奇。山外雖然睛空萬里,山中卻別有景象。作者的筆鋒又從動到靜,寫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濃陰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時見日"的幽暗的景象。
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乙個"奇"字。
《與朱元思書》中什麼字最能概括兩文所描寫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點?
7樓:網友
《與朱元思書》中絕字最能概括兩文所描寫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點。
1、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與朱元思書》)
2、僕去年秋始遊廬山,到東西二林①間香爐峰下,見雲水泉石,勝絕第一,愛不能捨。因置草堂,前有喬松十數株,修竹千餘竿。青蘿為牆援②,白石為橋道,流水周於舍下,飛泉落於簷間,紅榴白蓮,羅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殫記。每一獨往,動彌旬日③。平生所好者,盡在其中。
不唯忘歸,可以終老。此三泰④也。計足下久不得僕書,必加憂望⑤,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其餘事況,條寫如後雲。
微之⑥微之!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
舉頭但見山僧一兩人,或坐或睡。又聞山猿谷鳥,哀鳴啾啾。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⑦塵念,此際暫生。
選自白居易《與元微之書》⑧)
註釋】①東西二林:指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②牆援:
籬笆牆。③動彌旬日:常常滿十天。
泰:安適。⑤憂望:
掛念,盼望。⑥微之即元稹,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
形容時間短暫。⑧此信寫於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間被貶江州(今九江市)時期。
3、兩文都是情景交融的山水小品文,都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山水的熱愛之情。除此以外,吳均《與朱元思書》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和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淡泊名利,嚮往寧靜閒適生活);白居易《與元微之書》表達了作者對摯友微之的懷念和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曠達之情。
與朱元思書中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8樓:可愛的zzz聖
總領全文,總述自富抄陽至桐廬水bai
上之遊的總體印du象:「奇山異水,天下獨zhi絕」.是全文的主旨句dao.
概括了作者在富春江的所見所感,交代了富春江的總特點。起到了山和水的奇和異 ,天下里就只有它有。 很高興為您解答!
9樓:sunny桉藍
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概括了富春江的特點。
作品簡介:與朱元專思書》是南朝梁文屬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駢體文,該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視之情,對友人的規勸。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作者簡介:吳均(469~520年),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時的文學家、史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稱讚。
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受梁武帝欣賞,任為奉朝請。
著有《齊春秋》三十卷、注范曄《後漢書》九十卷等;有《吳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並未流傳下來。保留下來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藝文類聚》裡。
10樓:陰貞蔚昕
總領全文,總述自富陽至桐廬水上之遊的總體印象。
與朱元思書作者在欣賞了奇山異水後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11樓:網友
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鄙棄名利的思想感情對輕鬆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嚮往,對歡樂生命的禮讚。
全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之徒的藐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智趣。
參考資料。
12樓:匿名使用者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物者,窺谷忘返。
作者觸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對功名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13樓:匿名使用者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對追求功名利祿者的蔑視,也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14樓:網友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隱含了作者淡於名利、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
古文與朱元思書裡的對偶句,與朱元思書中的對偶句 比喻句 擬人句 誇張句
q王小年 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翻譯 湍急的江流比箭還快,迅猛的波浪像飛奔的馬。2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翻譯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發出泠泠的響聲 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3 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翻譯 蟬長久不斷地叫著,猿猴也長久不停地啼著。4 鳶飛戾天者,望...
與朱元思書中,任意東西,意是什麼意思
阿沾 意 是意願的意思。任意東西 情境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願,時而向東,時而向西。與朱元思書 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作。原文節選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譯文 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
《與朱元思書》中寫水,體現了水的什麼特點
帥氣的小宇宙 與朱元思書 中寫水,體現了水的明靜和 清澈。南朝吳均 與朱元思書 中寫水的原文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白話譯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遊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