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馬致遠(約1250—1324間)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年輕時熱衷過功名,但仕途並不得意,後隱居杭州。他工於雜劇,與關漢卿、白仁甫、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孤雁漢宮秋》等。其散曲豪邁、清逸,被推崇為「元人第一」。這首《天淨沙。
秋思》最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小令定格》說此曲為「秋思之祖」。
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曰:「廖廖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
顧曲麈談》也贊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終無如此自然,故餘以為不可及者此也。」
2樓:匿名使用者
壽陽曲·江天暮雪。
馬致遠(元代)
壽陽曲·遠浦帆歸。
馬致遠(元代)
仙呂】賞花時_長江風送客。
馬致遠(元代)
雜劇·馬丹陽三度任風子。
馬致遠(元代)
雙調】撥不斷_九重天,二。
馬致遠(元代)
南呂】金字經_絮飛飄白雪。
馬致遠(元代)
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
馬致遠(元代)
馬致遠寫過哪些關於秋天的詩歌?
3樓:牡丹jq遊園驚夢
枯藤纏繞的老樹的枝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飄蕩著炊煙的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一位騎著瘦馬的遊子緩緩前行。 夕陽早已往西沉下, 漂毀燃物泊未歸的斷腸人還遠在天涯。
句意:枯藤老樹昏鴉,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樹,乙隻無精打采的烏鴉,撲打著翅膀,落在光禿禿的枝椏上。 【首句就給讀者展示了一幅秋天毫無生氣的蕭索景象,恰與遊子悲涼的心境相吻合。
小橋流水人家, 纖巧的小橋,潺潺的流水,溫暖的茅屋,安謐而溫馨。 【第二句的畫面轉為明淨。這樣生意盎然、充滿人間溫情的家的景象,會激起遊子怎樣的情感呢?
是嚮往吧,但嚮往過後更添悲涼——因為他只是過客,這一切不屬於他纖液。】 古道西風瘦馬。 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馬載著遊子,冒著凌冽段戚的西風踟躕而行。
第三句這幅悲涼的畫面,讓讀者可以想見馬上的遊子悽苦的神情。】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夕陽西下,何處是歸宿?
**是家鄉?念及此,天涯漂泊的遊子怎不愁腸寸斷! 【第四句 收束中表現了遊子思鄉的悲涼情感。】
秋思(元曲)馬致遠詩
4樓:心儀物語
枯藤老樹灰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夜行船秋思》的全文翻譯?以及賞析
一 全文翻譯 第一支曲 夜行船 人生在世百年光陰就象夢中化蝶,回顧往日重溫舊事令人感嘆不迭。今天迎接春天到來,明朝又是百花凋謝。快把罰酒喝完不然夜深燈火要滅。第二支曲 喬木查 想那秦朝宮殿漢代天闕,現在都成了長滿衰草放牧牛羊的原野。不然那些漁夫樵子們還沒有話題閒扯。即使荒墳前留下些殘碑斷碣,也難辨字...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的這首詩裡面小橋流水人家一句的表達效果
蒼璧玄璜 描寫景物,與上下文銜接,形成一幅從前至後的完整畫面,給人以環顧四周的動態感。描繪一幅靜謐的畫面,體現溫馨舒適的景象,與後文西風瘦馬一句形成鮮明對比,令感情更加強烈。總結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這幾個意象本身已經帶給人無盡淒涼蕭瑟之感,此時對比小橋流水人家這樣溫馨幽靜的畫面,更...
馬致遠《雙調 夜行船 秋思》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點
這個部落格例有很詳細的賞析 很詳細,這首詩的百科,自己找意思吧,翻譯也有。 淒涼的意境渲染整篇詞篇 如何準確理解 雙調 夜行船 秋思 中的消極頹廢思想 虎牙醫生曉曉 馬致遠在這首散套中所宣揚的思想情趣與人生態度,是對自己曾經迷戀過的功名富貴的一種自我懺悔,是對內心苦悶的一種由衷宣洩,也是對元代黑暗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