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中“夕陽西下”一句在構成意境方面起了什麼作用

時間 2021-10-27 20:13:41

1樓:青妍知識屋

1、作用

夕陽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將前九個意象全部統攝起來,造成一時多空的場面。烘托好渲染氣氛,加重感情的表達。

2、原文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註釋

⑴天淨沙:曲牌名。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的烏鴉。昏:傍晚。

⑶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⑸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4、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2樓:小白讀詩文

烘托好渲染氣氛,加重感情的表達。夕陽本來就是悽美的,加上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就更加地淒涼和傷悲。夕陽西下,夜晚即將來臨,但是與“小橋流水人家”相對的是,遊子還在四處漂泊,無法歸家。

3樓:小萌

夕陽西下,通過畫面的轉切,將全詩的意境加深了淒涼的感覺,幾許夕陽的灑落,能更夠襯托斷腸人的心情,使全詩在意境上保持了連貫性。

天淨沙秋思的意境

4樓:小石頭pk小雨花

1、天淨沙秋思意境:

(1)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裡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閒致。

(2)“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悽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3)“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悽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4)這首小令寓情於景,生動的表現了一個長期流落異鄉的人的悲哀。這首小令句法別緻,前三行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義豐。 “斷腸”二字為詩眼。

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這首小令寄情於物,把悽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

2、原文:

天淨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3、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4、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5、作者介紹:

馬致遠(2023年-2023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5樓:匿名使用者

[元]馬致遠

6樓:匿名使用者

悲情 悽美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溫庭筠《望江南》中與《天淨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境相近的詩句是什麼

7樓:娛樂解說課

溫庭筠《望江南》中與《天淨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意境相近的詩句是“斜暉脈脈(mò)水悠悠,腸斷白萍洲。”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兩句話的意境是相似的。

“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倍添思婦“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這無知的斜暉與悠悠江水每天此時相擁相戀,纏綿於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畫出一幅夕陽無限好的美麗圖畫,不正是人間夫婦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某種象徵嗎。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讓思婦腸斷呢?

”《望江南·梳洗罷》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這是一首寫閨怨的小令。此詞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擷取倚樓顒望這一場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

全詞表現了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後的“腸斷”的感情,情真意切,語言精練含蓄而餘意不盡,沒有矯飾之態和違心之語,風格清麗自然,是溫詞中別具一格的精品。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句話出自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收束中有景生情,表現了遊子思鄉的悲涼情感,一氣呵成。夕陽更生離愁,三個字“斷腸人”總結全詩,直抒遊子心中那無言的悲慼。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秋思賞析?

8樓:不起眼的小過客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裡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

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閒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悽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

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

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悽苦的秋風,信步滿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

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鬱郁不得志,困窘潦倒。於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出自:《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原文:

天淨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作者介紹:

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間),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 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貫滿梨園”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貞書會”的重要人物,也是歷來所說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稱為“曲狀元”。

馬致遠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詞采清朗俊雅,而不濃豔。

馬致遠的散曲大致可分為4大類:寫景、嘆世、閨情、世象,作者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人物形象鮮明等藝術特點。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嘆世之作也能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將,他雖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巨集放為主,他的語言熔詩詞與口語為一爐,創造了曲的獨特意境。

9樓:

馬致遠在創作《天淨沙·秋思》時受到董曲的影響和啟發,這是無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與審美目光進行了重新創作。在景物的選擇上,他為了突出與強化悽慘涼悲苦的情感,選取了最能體現秋季淒涼蕭條景色,最能表現羈旅行人孤苦惆悵情懷的十個意象入曲。

將自己的情感濃縮於這十個意象之中,最後才以點晴之筆揭示全曲主題。他刪了一些雖然很美,但與表達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殘霞,一帶山如畫,使全曲的意象在表達情感上具有統一性。

中國古典詩歌十分講究意境的創造。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的本質特徵在於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與景能否妙合,成為能否構成意境的關鍵。

馬致遠這首小令,前四句皆寫景色,這些景語都是情語,“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

而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作為曲眼更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為人活動的環境,作為天涯斷腸人內心悲涼情感的觸發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

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

10樓:

馬致遠這首小令,前四句皆寫景色,這些景語都是情語,“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而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作為曲眼更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為人活動的環境,作為天涯斷腸人內心悲涼情感的觸發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

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全曲中,暗喻題中“秋”字的最直接的意象是:

枯藤、老樹、西風;與“夕陽”相呼應的是“昏鴉”,與“天涯”相互呼應的是“人家”,最能觸發旅人(遊子)思鄉之情的意物是“人家”。體現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斷腸人涯“。“枯藤老樹昏鴉”與“小橋流水人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面,將哀物與喜物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天涯”人的思想愁緒。

《天淨沙·秋思》通過對一組客觀事物的描寫,表現出遊子在旅途中寂寞悲涼的心情。

馬致遠,字千里,晚號東籬,元代雜劇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詳,以字行於世。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同稱“元曲四大家”。

青年時期熱衷功途。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

死後葬於祖塋。早年即參加雜劇創作,從事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狀元”之譽。雜劇見於著錄的有15種;散曲集有《東籬樂府》。

是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鍊卻容量巨大,寥寥。一說字千里。

關於夕陽西下的詩句,描寫夕陽西下的詩句有哪些?

囟古風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斜陽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遠歸 千嶂裡,長煙落...

夕陽西下的下一句,「夕陽西下」的下一句的惡搞是什麼?

浩星暄妍 斷腸人在天涯 出自元朝馬致遠的 天淨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譯文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餘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

馬致遠《天淨沙 秋思》中描寫馬很瘦的意圖是什麼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裡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 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閒致。12個字畫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