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 辭與賦 的區別?

時間 2025-04-09 09:10:33

1樓:網友

辭,即賦,一種講究句式和押韻的散文。因為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國,又稱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

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後人一般也將辭賦並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一般四句一節,每一節表達乙個完整的意思,讀後稍作停頓;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

1)又如:楚辭(2)古體詩的一種[ci,aformofclassicalpoetry]。如:

木蘭辭(3)在日語中辭又是聲音的意思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裡曾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

2樓:水面清圓蓮

一般來講區別是:辭指楚辭,由屈原首創,代表作《離騷》。賦指漢賦,是漢朝湧現的有韻散文,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張衡《西京賦》《東京賦》,揚雄《河東賦》《羽獵賦》,班固《兩都賦》(是為漢賦四大家)

3樓:萌探小清新

學界歷來「辭賦」連稱,但實際上「辭」、「賦」雖指同一物件,二者的涵義卻大不相同。稱其為「辭」主要是從語言特徵上講的,而稱其為「賦」則是從吟詠方式上講的。「辭」、「賦」上古都有特殊的涵義,「辭」乃經人為加工而形成的言曲旨遠的文飾之語,而「賦」則是從「辭賦」的「不歌而誦」的特徵講的。

4樓:網友

辭與賦都是一種文體,一般情況下,辭的篇幅比較短,賦的篇幅比較長,另外賦的辭藻華麗,氣勢龐大。

5樓:網友

廣義的辭賦是指詩文的總稱,狹義的辭賦是指以屈原、宋玉等為首的楚辭賦體,兩者都包括詩,「辭賦類者,風雅之變體也」(姚鼐語)這句話就很好地揭示了辭賦與詩的關係,「風雅」是指《詩經》中的風和雅兩部分,《詩經》當然是詩,而辭賦作為詩的乙個變體仍沒有脫離詩的範疇,只是賦的重點在於敘述和評論,而詩的重點在於吟詠述志。

後來賦單獨演變成了一種獨立的文體,講究駢對、音律,注重文辭的華麗,稱為漢賦,至唐代後期漢賦又演變成了文賦。文賦和辭賦的最大區別就是辭賦講究四六駢對,句式整齊而講究音律,文賦則不講究駢對和句式,也不要求押韻,純以敘事和議論為主。

辭賦是什麼意思

6樓:的之夢

辭賦,古代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後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

古文,在我國包含兩種含義,一種含義是指春襲滑秋戰國及其以前古書上的文字,主要是《易經》、《論語》、《春秋》、《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孝經》等等古書上的文字,是比較早的筆書文字。另一種含義是指在1954年以前的文言文的統稱(一般不包括「駢文」),它是與駢文相對而言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

辭賦,古代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後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

四六」代指駢文。駢文全篇以雙句為主,注重對偶聲律碼禪皮,多以四字、六字相間成句,故又稱「四六」。

引申為訴訟時的言辭。再引申為一般的言辭、文辭,又引申為一種文學體裁。訟辭中常常為求無罪而找藉口,故又可引申為藉口。

再者,訴訟是為了擺脫罪名,所以「辭」又有推辭、辭卻等引申義,而且這一系列義項以及遲差言辭、文辭等引申義逐漸成為「辭」的常用義。

賦: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

賦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

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

辭賦中的辭是什麼意思?

7樓:116貝貝愛

中國bai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du

辭拼音:cí

釋義:zhi

1、告別:告辭。dao

2、不接回。

受,請求離去:辭職。

3、躲避答,推託:推辭。

4、解僱:辭退。

5、文體的一種:辭賦。

1、辭解[cí jiě]

辭官解職。2、辭指[cí zhǐ]

辭旨。3、款辭[kuǎn cí]

供詞。4、助辭[zhù cí]

助詞。5、置辭[zhì cí]

亦作「置詞」,措詞。

8樓:滄海闌珊客

辭賦中的辭是告別、離開的意思。

9樓:網友

要說最大的區別,就是辭**於楚辭,一般四字為主,中間多用兮字。但句式也相對靈活,但總的說來辭更接近於詩歌。而賦是由荀子首創的文體,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通篇鋪陳,講究押韻,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

後來發展分化為押韻格律不甚講究的文賦和嚴格押韻對仗的駢賦,前者趨向於散文如前後《赤壁賦》,後者趨向於長篇詩歌如《阿房宮賦》。也有的賦逐步脫離主客問答形式如《阿房宮賦》

辭和賦有什麼區別?**等

10樓:網友

人們常說的楚辭漢賦,就是說辭的主體。

辭賦的辭是什麼意思

11樓:快樂無限

辭賦的辭的意思。

中國古代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體裁。

古文中夫的讀音,古文中「夫」的讀音及區別??????

zjc 座 夫f 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夫f 逝者如斯夫。 幽篁君子 與 扶 同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渾鵬海冀超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著的人形 大 上面的 一 表示頭髮上插一根簪 z n 意思是成年男子,是個丈夫了。古時男子成年束髮加冠才算丈夫,故加 一 做標誌。本義 成年男子的通稱 夫f 代 ...

遺在古文中怎麼讀遺在古文中的讀音

求策瑜 遺y 動 遺失 丟失。過秦論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動 放棄 捨棄。師說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名 遺失的東西。樂羊子妻 況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動 遺留。伶官傳序 此三者,吾遺恨也。w i 動 贈送。信陵君竊符救趙 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名 給予的東西。送東陽馬生序 父...

古文中解釋為依舊的有什麼,古文中解釋已經的字有哪些

文以立仁 依舊這個說法本身就是古文詞彙,只不過我們現在還在使用罷了。如 南史 樑昭明太子統傳 天監 元年十一月,立為皇太子。時年幼,依舊居內。唐 趙璜 題七夕圖 詩 明年七月重相見,依舊高懸織女圖。清 孫枝蔚 避亂贈劉二含哲 詩 桂花依舊身無恙,聽說 長安 血似池。古文中,與依舊近義的還有 如故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