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的風俗和傳統文化
1樓:社會達人小葉
哈薩克族旅喊的風俗和傳統文化有:敬老,好客,食俗,婚俗,節慶。
1、敬老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
2、好客
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
3、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忌廉、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時喜歡把麵粉做成包爾沙克(油果子)、烤餅、油餅、面片、湯麵、那仁、傑恩特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公尺、麵粉調製成各種食品。
4、婚俗
哈薩克族的婚禮一般要舉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帶領伴郎還有各種賀禮前去娶親,女方會迎接招待他們,接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賀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這一天,調皮的伴娘會把新娘藏起來,伴郎要騎在馬上,與伴娘逗趣對歌,蠃了方能進門接新娘。
5、節慶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納吾肉孜節),在那吾熱孜節裡家家戶戶都要喝用肉、大公尺、小麥、大麥、奶疙瘩、鹽御鎮寬、水等七種物混合煮成的庫吉(稀粥),拋撒包爾沙克、糖跳黑足馬(哈薩克族傳鎮亮統舞蹈)來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哈薩克族的風俗和傳統文化
2樓:懸念動作
風俗有敬老、好客;傳統文化有食俗、婚俗、節俗。
哈薩克族人敬老,進餐吃飯都會先禮讓老人;他們同樣也好客,宰羊割肉來招待登門投宿的旅人或客人。他們的食俗是喜歡把麵粉做成煎餅果子之類的,或將酥油、大公尺做成各種食品;婚俗是新郎要帶有賀禮去娶親,還要騎在馬上與伴娘逗趣對歌,勝了才能進門見心上人。他們在節慶日是要人人喝自制的特有的稀粥,手舞足蹈地來迎新辭舊。
哈薩克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也有相應的禁忌,例如絕不吃豬肉和非宰殺而死的動物;吃飯要席地盤腿,不準伸直;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喝酒,與別人交談時也要杜絕有礙形象的不良習慣。
哈薩克族的風俗 哈薩克族有什麼風俗
3樓:老周在此
哈薩克族人喜歡喝奶茶,更有「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能一日無茶」的說法。在哈薩克族聚居的地方,晚輩們見到長輩,用「阿克薩哈勒」、「阿帕」等尊稱代替。哈薩克族婚俗中強調終身婚姻。
結婚女方有索彩禮的習俗,男方還要給女方的父母送哺乳禮、喜慶禮、給親戚送衣料,女方家根據彩禮的數量置辦嫁妝。
哈薩克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是乙個馬背上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明和風俗。哈薩克族是哈薩克的主體民族,佔其總人口的,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哈薩克族總人口數為1462588人。
哈薩克族源比較複雜,一般認為,主要是古代的烏孫、康居、阿蘭(奄蔡)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人、大月氏以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從13世紀純判碰初蒙古民族強大,到15世紀哈薩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關哈薩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聯合的步伐。
哈薩克族的飲食與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絡,主要有茶、肉、奶和麵食。在哈薩克人的日常飲食裡,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能一日無茶。一日三餐,白天的兩餐,主要是飲用磚茶和茯茶煮出來的清茶或奶茶,奶茶的做法是在煎好的濃茶里加點鹽,兌點奶和奶皮、酥油,伴之以饢或炒麵、炒小麥,這是早餐和午餐。
晚上吃一頓帶有肉、衝做面做談的主食,大量飲茶,冬可驅寒,夏可解暑。
請教哈薩克語單詞的意思,請教一個哈薩克語單詞的意思?
parden?you can ask me kazakh language and english as you wish!so iligai let me translate it for you!kazakh language awlim koship baradi tawdan asip ta...
哈薩克有多少人口,哈薩克的城市分佈?人口分佈?男女比例?
璩賢針霜 國名 哈薩克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kazakhstan 面積 272萬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14個州 2個直轄市 阿斯塔納市和阿拉木圖市 人口 截止2005年12月1日,哈人口為1520.51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佔57.4 農村居民佔42.6 民族 有130個民族。主要是哈薩克...
山西民風民俗的,山西民風民俗的資料
閃電的速度想 每期關注 衣食住行是一個地區主要的民俗形式,亦是形成地方生活習慣和人性特徵的重要因素。其中衣飾和行旅的變異性較大,而飲食則不同,比如,晉東南人連吃三日白麵,就想吃小米飯,而吃慣白饃的晉南人,恐怕連一頓高粱面也吃不慣。晉中人愛吃麵食,醋總是離不開的桌上佳品。再比如民居,山西民居的特色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