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孔子有個學生看到乙個孩子掉到湍急的河裡,就奮不顧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這個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表示感謝,把高興地接受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他太貪心。
孔子卻對他說,你做得對,因為你的行為向社會宣告:只要冒著危險救了人,無論多大的獎賞都可以接受,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救人。
孔子小故事
2樓:得書文化
1、孔子駕碰冊車去晉國,遇到乙個孩子在路當中玩,孔子說:「你不該在路中間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
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
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孩子說:
笑轎巨集我叫項襄。7歲。」於是孔子對學生們說:
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
2、有乙個人掉入水中,孔子的乙個學生把人救起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便收下,別人議論他:「下水救人還要收禮。」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回報,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會有人帆祥願意去救。
3、孔子的學生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官。臨走之前,他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乙個地方。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的小故事?
3樓:哈哈鏡中
孔子學琴。
眾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時也是一位**家,既會唱歌,又會彈琴作曲。他在與人一同唱歌時,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請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聽,然後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針並不是培養一些死讀書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發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師襄學琴,某天師襄交給他一首曲子,讓他自已練習,他足足練了十來天,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師襄忍不住了,說「你可以換個曲子練練了。」孔子答到「我雖然已熟悉它的曲調,但還沒有摸到它的規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又說:
你已摸到它的規律了,可以換個曲子練了。」不料孔子回答「我還沒有領悟到它的**形象哩。」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發現孔子神情莊重,四體通泰,好似變了人樣。
這次不待師襄發問,孔了就先說道:「我已經體會到**形象了,黑黝黝的,個兒高高的,目光深遠,似有王者氣概,此人非文王莫屬也。」師襄聽罷,大吃一驚,因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並未對孔子講過。
孔子也可說是一流的**鑑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莊嚴肅穆的**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4樓:方木十
一、兩小兒辯日。
孔子到東方遊學,看見兩個孩子爭辯不已,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乙個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公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時離人遠。」
另乙個孩子認為太陽剛公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第乙個孩子說:「太陽剛剛公升起的時候像車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來就像盤子一樣,這不是遠的東西看起來小而近的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乙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很清涼,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越近感覺越熱而越遠感覺越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兩個孩子笑著說:「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5樓:網友
草與秧苗 孔子東遊,見田裡放著農具,卻不見農夫,便拾起鋤頭,圍著一顆秧苗,費力的鋤了起來。 不一會兒,農夫回來了,一見大怒,憤憤的說:「你為什麼鋤我的秧苗?
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著秧苗說:「你看,我鋤的明明是草啊。」沒想到農夫更加惱火的說:
我種的就是餵馬的草!」 孔子不禁目瞪口呆。
關於孔子和孟子的小故事
牙牙的弟弟 1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 賜 端木賜,即子貢 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
孔子的故事啟示,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有什麼啟示
用孔子的話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故事是叫庾公乘馬庾 y 孔丘就是嚴格要求別人任意放縱自己的偽君子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有什麼啟示 孔子是一個實事求是,大度無私的人,懂得珍惜時間給與自己的重要性,對朋友言出行必果講信用的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孟母三遷的故事給...
孔子幽默的故事有哪些,孔子幽默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一心想向老子學習,於是便帶著顏回 子路等幾個 到了洛陽。他們等了好幾天,終於見到了老子。一早,老子便把孔子師徒幾人引入大堂,待入座之後,孔子便迫不及待地表明來意 我久慕先生威名,這次帶愚徒幾人特來拜謁。請問先生近來修道進展如何?孔子幾人正準備洗耳恭聽,不想老子卻張嘴大笑道 你們看我這些牙齒如何?...